天天看點

茶與城:喜茶·城市消費報告

茶飲已成為城市裡消費者最重要的生活休閑方式之一。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釋出的《2021新茶飲研究報告》顯示,國内新茶飲門店規模已經達到37.8萬家,占現制飲品店門店總規模的65.5%。公開資料顯示,2021年現制茶飲市場的消費金額更是較上一年增長了150%,遠遠超過了此前行業預期的20%至30%年複合增速。

喜茶,是近年茶飲市場快速增長過程中最重要的一個品牌。它在2012年開創了強調真奶、真茶、真果等産品概念的新茶飲賽道,也在十年的發展中不斷推出新的産品概念,成為這一代年輕人中标志性的生活方式品牌。在喜茶的産品與品牌伴随其門店空間在中國城市不斷鋪開的過程中,它與這些城市發生了充分的資訊交換,也成為了城市消費力成長與消費場景疊代更新的一個典型切面。

第一财經·新一線城市研究所聯合喜茶,以喜茶的門店和相關情況為基礎,聚焦19座一線城市和新一線城市,展開這份《茶與城:喜茶·城市消費報告》的研究與分析,嘗試描繪中國城市中新興消費業态的發展趨勢,以及不同城市之間消費性格的差異。

城中茶:

喜茶與城市新消費業态共生

茶飲已成為城市新消費的主要業态

在城市非正餐的消費時段裡,茶飲已經是餐飲行業的主力業态。

我們對19座城市重點商圈裡的餐飲門店類型做了梳理,從非餐廳業态來看,茶飲門店占據了絕對主導的地位:除了上海和重慶,所有城市重點商圈的茶飲門店占比均在40%以上,明顯高于咖啡店,其中東莞的茶飲門店占比高達62.17%。

隻有在全球咖啡館最多的城市——上海,重點商圈内的咖啡館數量超過了茶飲門店,但兩者的絕對規模也幾近相當。

茶與城:喜茶·城市消費報告

從規模和數量來看,茶飲門店在這些一線和新一線城市的新消費場景與潮流碰撞的重點商圈已經找到了明确的存在感,組成了城市新消費的重要業态。

用喜茶指數衡量城市消費活力

在衆多茶飲品牌中,喜茶無疑更具标志性意義。

我們甚至可以用“喜茶指數”來衡量一座城市的消費活力——若将一座城市裡每百萬人口擁有的喜茶門店數設定為“喜茶指數”,那麼這一測度喜茶門店密度的指數越高,也意味着城市裡能夠支撐這類新消費業态的客群更為活躍。

19座城市中,一線城市的喜茶指數穩居前四,其中深圳的喜茶資源最豐富,每百萬人口擁有喜茶門店多達6.15家。一線城市外,擁有37家門店的杭州喜茶指數達到3.10家/百萬人,與北京的3.11家/百萬人十分接近。

茶與城:喜茶·城市消費報告

對比新一線城市研究所釋出的城市商業魅力指數來看,喜茶指數與各城市綜合商業魅力表現也基本呈正相關。

不過對于一個仍在快速成長的品牌而言,喜茶指數在未來也有很大的變化空間——相比頭部咖啡品牌,哪怕是喜茶指數最高的深圳,其喜茶門店的規模和覆寫範圍也還有不小的拓展潛力。

喜茶是城市商業生态的重要組成

對于城市來說,重要的商圈往往是人流與消費集中的高地,考察這些城市消費核心節點的業态及門店布局,對了解城市消費的特點和趨勢變化有着重要意義。而對于品牌來說,與門店數量擁有同等價值的是門店的點位分布——展現出一個品牌對城市商業熱點的判斷與同步。

喜茶在一定程度上已經成為城市新商業體的“标配”。

以上海為例,絕大部分2021年有新商業項目開業的熱門新商圈均已有喜茶門店。同時,在武漢、西安、重慶等喜茶進駐相對較晚的新一線城市,喜茶新店與城市新商業空間擴張也高度同步。

尤其是武漢,過去一年這裡增加了5家喜茶新門店,其中有4家落址于新商業體内,喜茶新店與新商業體的同步率高達80%。

茶與城:喜茶·城市消費報告

而在喜茶進駐較早、門店較多的城市,它的新店政策已不止于新開業的商場——喜茶正将新店拓展到傳統商業更新項目、社群商業體、辦公空間、公共服務空間等更加多元的空間。

過去一年,上海的21家喜茶新店中,有28.57%分布在傳統商業更新項目,14.29%拓展至社群商業體。而在杭州,有20%的喜茶新店開在了寫字樓、園區等辦公空間。與此同時,喜茶還開進了多座城市的機場航站樓,為更多旅途中的人提供一杯靈感。

茶與城:喜茶·城市消費報告

新消費品牌朋友圈,喜茶周圍都有誰

相比過去以購物為主的業态組成,近年來城市商業綜合體經曆了業态的劇烈變化,産生了諸多城市消費的新圖景。頻繁出現在這些場景中的除了喜茶,還有它的“好朋友”們。

觀察現有的喜茶門店,我們發現超級猩猩健身、泡泡瑪特門店、西西弗書店和新能源汽車體驗店均和喜茶高頻次地同步出現。截至2021年11月,19座城市中超過一半的泡泡瑪特門店開在了喜茶周邊。同時,你可以在近40%的喜茶門店周邊找到一家或多家新能源汽車體驗店。

與喜茶一樣,這些品牌和業态也深受城市年輕消費者青睐,它們共同構成了覆寫休閑餐飲、運動、娛樂、文化和出行等核心消費領域的新消費生态圈。在這裡,我們把它們定義為喜茶的“共生業态”。

我們嘗試将這些生态圈具象化,并展開量化分析:首先,以喜茶為中心,觀察其周邊200米範圍内的品牌門店分布,将喜茶和至少一種共生業态同步出現的單元定義為一個城市“新消費生态圈”。然後,按照業态的豐富程度,将新消費生态圈依次劃分為1至4級。

其中,1級新消費生态圈指除喜茶以外,僅出現一類共生業态;4級新消費生态圈則是集齊喜茶和全部四類共生業态的空間。

茶與城:喜茶·城市消費報告

基于以上規則,我們整體梳理了19座城市的新消費生态圈總數與類别,以此衡量城市的新消費發展水準。

結果顯示,上海、深圳和北京新消費生态發展優勢十分明顯:三座城市不僅在生态圈總量上與其他城市拉開差距,它們擁有的3級和4級兩類高品質生态圈也顯著多于其他城市。

這裡需要指出的是,19座城市中,4級新消費生态圈僅有5個,分布在上海、深圳、北京和成都。深圳擁有兩個4級新消費生态圈,分别位于來福士廣場和卓悅彙,這兩個商場都是近年在招商和調改上主打年輕消費空間的項目。

茶與城:喜茶·城市消費報告

茶中城:

對喜茶的偏好折射出不同的城市消費性格

點單方式、茶飲選擇、口味定制……一杯喜茶可以延展出無數種消費場景。将城市中的各種消費場景彙聚、疊加後,我們尋找到一些描繪不同城市消費特征的線索。

關于喝喜茶,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姿勢”

我們選擇了産品偏好、品茶多樣性、養生态度、分享意願、到店偏好和品茶時間集中度等次元的資料,設定了9個不同角度的消費者行為名額,嘗試通過消費者的偏好來為19座一線和新一線城市分類。

在詳細操作分類之前,我們先來看看各個具體的資料次元之中,不同城市呈現出的喜茶偏好特點。

// 多肉葡萄有效解決口味“南北之争”

在喜茶單品的偏好上,所有城市的口味達到了空前的一緻:19座城市的暢銷單品第一名均為多肉葡萄;此外,進入所有城市暢銷單品第二、三名的均為多肉芒芒甘露和芝芝莓莓。不過喜茶2021年的多肉青提等産品,在上線後銷售情況也十分亮眼,并沉澱在暢銷榜單上。

// 珠三角&長三角:海納百川式喝茶

作為喜茶的招牌品類之一,在各個城市,喜茶采用鮮果制作的果茶都是最受歡迎的品類。

西安、鄭州、長沙、武漢和北京5座城市對果茶尤其偏愛,這些城市的Top10飲品中幾乎全是果茶。對比之下,珠三角地區的廣州、東莞、深圳和佛山除占主流的果茶外,更多的人選擇芝士茶、純茶等非果茶品類,茶飲消費更多元。

為量化城市的品茶多樣性差異,我們基于16種喜茶單品在各城市的銷量占比計算出了各城市的茶飲銷售多樣性指數。分析結果也顯示,茶飲消費最多元的前5座城市是廣州、佛山、深圳、甯波和上海——珠三角和長三角城市經濟發達、流動人口多,消費多樣性更強。

茶與城:喜茶·城市消費報告

// 包郵區增新人設:喝茶要免糖

喜茶提供了對于飲品中糖、芝士等不同程度的可選項,消費者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在點單時定制。是以,茶飲點單中的糖分選擇,直覺反映出人們的甜味喜好之外,還在一定程度上展現出城市消費群體的養生态度。

我們觀察了各個城市訂單中不同糖分選擇的占比,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有嗜甜傳統的包郵區,反而表現出最大的養生決心。

上海、甯波和杭州是19座城市中糖分選擇最為克制的三座城市。尤其在上海,超過一半的訂單選擇不同程度的減糖或免糖,其中免糖訂單占訂單總量的18.88%。對比廣州、深圳12%以下和東莞低于10%的免糖占比,包郵區人民的養生态度格外鮮明。

茶與城:喜茶·城市消費報告

// 拼單面前無社恐:喜茶成為都市人社交方式

拼單是近年逐漸興起的喝茶“新姿勢”,它為三五好友聚會、公司人下午茶等多類社交場景提供更為便捷的下單管道。某種程度上,拼單消費的規模展現出城市消費者的社交分享偏好;拼單圈層大小能夠衡量城市的社交圈尺度。

過去一年,拼單主要在頭部城市流行。4座一線城市包攬了19座城市所有拼單訂單的81.65%。在它們之外,杭州和佛山是新一線城市中更熱衷拼單的城市。

茶與城:喜茶·城市消費報告

拼單積極性最高的6座城市也都是對年輕人吸引力頗高的城市。根據不同參與人數的拼單訂單占比測算,我們還發現,城市拼單量與其平均拼單人數總體呈正相關:拼單越多的城市,單個訂單的拼單人數也越多。

// 在快節奏生活中,坐下來喝杯茶小憩一下,靈感就來

總體來看,盡管外賣越來越多地占據快節奏城市人的餐桌,但喝喜茶的主要陣地還是在門店。“喜茶GO”微信小程式資料顯示,線上點單、門店自取是顧客消費喜茶的最重要場景,在訂單中占比最高。喜茶的門店空間也成為了城市茶飲消費者小憩片刻的重要場所。

// 除了廣東人,成都人也會“三點幾嚟,飲茶先啦”

點喜茶的高峰時間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座城市的生活節奏。

從19座城市的共性表現來看,午飯後1點到3點間的這段時間,是最高峰的點茶時間——其中有15座城市的工作日茶飲銷售高峰集中于此時間段,14座城市周末的茶飲銷售高峰集中于此時間段。

進一步計算高峰時段銷量與平均銷量的比值,我們發現最愛紮堆喝茶的是廣東人和成都人:深圳、廣州、佛山、東莞和成都是品茶消費時間最集中的5座城市,它們的高峰時段訂單量均為時均訂單量的4倍有餘。

茶與城:喜茶·城市消費報告

六種城市喜茶性格,你的城市中了哪一種

從城市與喜茶的互動之中,我們已經能夠從不同的側面點狀地看到不同城市消費性格差異。為了更綜合地描述城市之間的特征偏好,這裡我們引入了聚類分析的算法。這種模型可以通過各項名額資料之間的異同,自動将偏好表現更接近的城市分為一類。

帶入了産品偏好、品茶多樣性、養生态度、分享意願、到店偏好和品茶時間集中度等9個名額資料後,我們得到了6種城市類型:

茶與城:喜茶·城市消費報告

【既要又要型】北京和上海:兩大一線城市,線上點單和拼單更為活躍、分享圈層夠大,品茶類型也較為多樣,屬于既要效率又重視分享的城市。

茶與城:喜茶·城市消費報告

【紮堆嘗鮮型】廣州、深圳、佛山和東莞:包括了19城裡的所有珠三角城市,品茶口味尤其多樣,對減糖養生不太敏感,同樣重視效率和分享,喝茶的時間非常集中。

茶與城:喜茶·城市消費報告

【佛系休閑型】成都和重慶:成渝雙城的周末品茶氛圍濃厚,也有積極的養生态度,其他各項名額均位于中遊水準。

茶與城:喜茶·城市消費報告

【朋克養生型】杭州、蘇州、南京、甯波、武漢:武漢和長三角的新一線城市被歸為一類,它們養生積極性高,消費力強,拼單相對活躍并且有較大的分享圈層。

茶與城:喜茶·城市消費報告

【專一長情型】西安、長沙、鄭州:熱衷價值更高的産品,對喜茶經典的鮮果類茶飲青睐有加。

茶與城:喜茶·城市消費報告

【打卡社交型】天津、青島、沈陽:喜茶進駐的時間不算太長,更願意到喜茶門店打卡,到店消費的偏好度更高,同樣更偏好喜茶的經典産品,多樣品茶的需求還不突出。

資料名額的聚類結果,與我們一般意義上對城市地域屬性的了解相一緻——來自同一地區的城市總是具有更為相似的消費偏好。

同時,城市的商業能級和喜茶的進駐時間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了城市人對喜茶的态度:在那些喜茶還沒有全面鋪開的城市,人們對待喜茶的态度也更像是初次見面的朋友,先熟悉它最突出的特質與産品,再慢慢将其融入生活。

你能從喜茶門店數量最多、密度最大的那些城市裡看到結果:隻需要幾年的時間,一座城市的消費觀念、消費模式以及消費空間載體都會發生新的變化。這是茶與城的互動,也是茶與人的互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