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他一戰揚名天下,成為時代英雄,赢得兩個國家對軍人的至高褒賞

1950年11月29日,美陸戰第一師向它的部隊下了死指令,必須立即設法從中國軍隊的包圍中突圍。在這種情況下,當時駐紮在柳潭裡、下竭隅裡和古土裡的美軍一齊出動,向志願軍堅守的死鷹嶺、富盛裡等多個陣地發起猛攻。

與此同時,志願軍第九兵團司令員宋時輪也向自己的部隊下了死指令:根據敵情的新動向,我軍重新部署,既要堅決抗擊敵人的連續進攻,保住我軍陣地,又要準備攻殲被圍之敵,大量殺傷敵人!

就在11月29日的戰鬥中,志願軍部隊中出現了一位名叫楊根思的特等功臣、特級戰鬥英雄。

他一戰揚名天下,成為時代英雄,赢得兩個國家對軍人的至高褒賞

楊根思是江蘇泰興人,1922年出生在一個貧農家庭,其祖父、父母均被地主或軍閥逼死。少年的楊根思隻好背井離鄉,先後流落在上海、蘇州一帶做苦工。

1944年,22歲的楊根思參加了新四軍。在抗日戰争、解放戰争中,他參加過淮海戰役等大小戰鬥幾十次,屢立戰功,多次榮獲戰鬥模範、爆破英雄稱号。

抗美援朝戰争開始,楊根思報名參加了志願軍。入朝後,他任第二十軍五十八師一七二團一營三連連長,年方28歲。

在圍殲下碣隅裡美軍的戰鬥中,楊根思奉命帶領一個排扼守緊靠下碣隅裡東面的一個小高嶺。

他一戰揚名天下,成為時代英雄,赢得兩個國家對軍人的至高褒賞

小高嶺海拔1071.1米,可以俯瞰下碣隅裡敵軍的動靜,同時這裡又是下碣隅裡敵軍潰逃的必經之路,志願軍正好可以憑借其地形優勢、居高臨下地大量殺傷敵人。

戰鬥打響後,楊根思看到敵人出動了,正步步向小高嶺湧來。他指令自己的戰友:“準備戰鬥!堅決堵住,不準放走一個敵人!”

敵機在小高嶺上空出現了,扔下一顆顆炸彈,敵人大炮射到小高嶺接連不斷,硝煙四起,彈片、山石橫飛,一時打得志願軍将士擡不起頭來。

在飛機和大炮的掩護下,敵人開始向小高嶺發起猛攻。楊根思戰鬥經驗豐富,他利用敵軍接近我陣地飛機大炮失去優勢時,組織猛烈火力幾次都把敵軍打了下去。

他一戰揚名天下,成為時代英雄,赢得兩個國家對軍人的至高褒賞

但敵人不死心,用重型轟炸機和遠端火炮向小高嶺陣地大量傾瀉炸彈、炮彈、燃燒彈。霎時間,硝煙彌漫,遮天蔽日;沙石飛舞,土動樹翻;烈火熊熊,綿延連片。

志願軍戰士有的身上起了火,順勢打個滾把火壓滅;有的被埋在土下,戰友們把他們拉出來繼續作戰;有的挂了彩,包紮一下也不下火線……

就這樣,楊根思率領的這個排堅守在自己的陣地上,巋然不動,連續擊退敵人的進攻。

打到後來,楊根思發現彈藥已經不多,就囑咐戰士們注意節約子彈。

他一戰揚名天下,成為時代英雄,赢得兩個國家對軍人的至高褒賞

就在這時,敵人又狂叫着沖上山來,志願軍的火力已無法壓倒敵人,怎麼辦?楊根思别無選擇,于是指令:“上刺刀!”

當敵人離志願軍前沿隻剩十來米時,楊根思大吼一聲:“同志們,為了祖國的榮譽,拼命的時刻到了!”随即帶領自己的戰友與敵人展開了白刃格鬥!

志願軍戰士的刺刀向敵人的胸膛紮去,槍托、鐵鍬在他們的頭上開花。敵人要逃,滾下的石頭又砸得他們骨斷筋折,志願軍勇士以頑強的鬥志,以少勝多,又一次把敵人趕了下去。

然而這時小高嶺陣地上志願軍将士已大部陣亡,剩下的隻有兩名傷員。他們既不氣餒,也不退卻,橫心一條心:“人在陣地在!”

他一戰揚名天下,成為時代英雄,赢得兩個國家對軍人的至高褒賞

當他們射完最後一順子彈時,敵人又發動了第9次進攻。40多名美軍士兵已經爬上山頭,而志願軍的增援部隊尚未到來。

在這緊急的關頭,已多處負傷的楊根思決心與敵人同歸于盡,用生命保衛陣地。他迅速抱起最後一個炸藥包,拉響了導火索,縱身沖入敵群。

随着轟隆一聲巨響,一大片敵人被炸死,楊根思自己也壯烈犧牲。英雄用鮮血和生命守住了小高嶺,為保證整個戰鬥的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

1952年5月,志願軍上司機關為楊根思烈士追記特等功(這是志願軍曆史上第一位特别功臣),并追授“特級戰鬥英雄”稱号(志願軍曆史上第一位特級英雄)。同時,他還是第一位獲友邦頒發“共和國英雄”稱号、金星獎章和一級國旗勳章的志願軍戰士。

他一戰揚名天下,成為時代英雄,赢得兩個國家對軍人的至高褒賞

除此之外,這位烈士生前所在的連隊也被命名為“楊根思連”,此舉開創了我軍曆史上的先河,因為這是我軍首個以英雄名字命名的連隊。

可以說,楊根思一戰揚名天下,在榮譽上創造了四個“第一”,赢得了中朝兩個國家對軍人的最高褒賞,成為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家喻戶曉的時代英雄。

值得一提的是,楊根思的英雄事迹不僅影響和教育了整個志願軍,直到今天仍然被國家銘記表彰、被人民感戴不忘。

2009年,楊根思入選“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

2019年,他又被評為“新中國最美奮鬥者”之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