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人去難逢:悼張繼青

張繼青先生走了,時在正午,節分小寒。

其實我與張先生隻見過兩面。

在2018年春末,我接到人民網的邀請,負責執導一組名為《聽見中國》的系列紀錄片中關于昆曲的一集。我組建了一個人數不多的團隊,在仲夏奔赴南京。那次拍攝,時間将近兩個月,主人公是張繼青的弟子單雯。拍攝過程中我們對張先生做了一次訪談,後來在“紫金文化藝術節”上拍攝了張先生與單雯合作的《牡丹亭》中最脍炙人口的“皂羅袍”一曲,那是張先生最後一次登台。

人去難逢:悼張繼青

昆曲大師張繼青(1939.1-2022.1)在《牡丹亭》中飾杜麗娘。

故園無此聲

登台前,我陪着張先生一起去吃江蘇大劇院的演員餐,張先生還指點我唱“宕三眼”的用氣方法。她是那麼的親切,用單雯的話講,就像是一個鄰家的老奶奶。可當她穿上自己帶來的一件在旁人看來非常普通的對開襟紅毛衣,戴上兩個海螺狀的金質耳環,化上一點淡妝,從舞台後帶着那個慈祥的微笑、緩緩走出的時候,我們團隊中之前從未接觸過戲曲的人都驚呼,那真是光芒萬丈。本雅明的“光暈”,誠非虛言。單雯是彩扮,而張先生是清唱,可我卻覺得那一刻,神性降臨在張先生身上,“原來姹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舉手投足,是最後一瞬的煙花,是漫天飛舞零落的山櫻。這就是杜麗娘。

人去難逢:悼張繼青

2018年,張繼青(左)與弟子單雯登台表演,這是她最後一次站上舞台。

兩次拍攝的接送,我都在車裡,車的旅途連接配接起張先生在紫金大戲院旁、小火瓦巷中略顯局促的住宅,古樸幽深也漸次蕪落的江甯府學,和恢弘壯麗睥睨長江的江蘇大劇院,從白下到建邺,從秦淮河到揚子江。這三個地理空間,同時也是時間的錨點,到底哪一個更加厚重、更加長久呢?滾滾東流的巨川,逝者如斯!

人去難逢:悼張繼青

南京城市天際線、秦淮河與明城牆。

我時常以為,昆團與屬地的氣質有相輔相成的趨向性。南京遠離上海的喧嚣沸反,遠離北京的金阙朝天,不争不搶,獨自芳華。我曾經對一位南京的友人說,南京是放大了的秦淮,她深以為然。秦淮的波光槳影,鐘山的鳥鳴花落,一則是于過客的來去中的冷眼,和冷眼下的仍蓬勃跳動的熱烈的心髒;一則是亘古不易的天地八荒間栖息的自己,和自己神接的空谷中履疊的厚重的時間。看淡而不冷漠,迷醉卻有堅守。這種環境,适于滋養純淨厚樸的藝術。

我與張先生談戲、談人、談昆曲的狀況,我的情緒較之張先生更加激動,張先生總是那麼平和,用一種淡淡的微笑回應着。但我永遠無法忘記當張先生進入久違的江甯府學,也就是江蘇省昆劇院駐地的時候,當西廂房的機器還在調試,屋内的溫度因為燈光而逐漸上升,她走出屋外,長久地注視着府學中那片翠綠的草坪時,眼中噙淚的畫面。我知道,她與我的感情是一樣的,隻是她無法言說。

上世紀府學院落中此起彼伏的吊嗓聲浪,兩邊廂房中不住的練功腳步,都已化作草坪上青翠的露水,東南角的幾壟菜畦,歪脖石榴樹上晾曬的布服。南京,相比于上海、北京,已經夠慢的了,但仍是匆匆。體悟和成長都需要時間,而時間卻像沙漠中的海綿,水分幾無。張先生曾對我說,她們當年的演出有很長的間隔期,是以也可以充分總結,不斷提高。而現在的青年演員們都很忙,社會活動多、演出多。上級交辦、市場需求,奔忙的縫隙是留給他們積澱、學習的餘裕,雖然他們都努力、盡心,但餘裕畢竟極少。雖然同在一城,相隔不過數裡,彼此間見面的次數還是有限的,更不用說那些不在一城的青年演員了。也許張先生的晚年更像一個等待的人,而等來的是少數。多少老藝術家也是如此呢?

得知張先生去世的消息,于我真是晴天霹靂一樣。我不是一個追星的人,與張先生也隻見過數次,為何會有這麼濃烈的情感?以至于當天一旦獨處,便淚流滿面?隔日清晨的夢醒時分,朦胧的意識中想到張先生的逝世,還是止不住地潸然。這到底是為什麼?我想,這種悲痛不完全指向張先生一人。

人去難逢:悼張繼青

江蘇省昆劇院,原江甯府學故址。

常懷千歲憂

張先生以“三夢”(《牡丹亭·驚夢·尋夢》和《爛柯山·癡夢》)著名,是以白先勇的“青春版”《牡丹亭》找她指導,“校園版”《牡丹亭》找她指導,蘇州沈國芳的“傳承版”《牡丹亭》找她指導,可是她幾十年的演出生涯,并不隻有《牡丹亭》啊。她不止一次地說過,想把身上的正旦戲傳給青年一代,不知道她的願望後來實作了沒有?

人去難逢:悼張繼青

張繼青在《爛柯山》中飾崔氏。

中國有八大昆團,誇張一點講,現在已經快隻剩下八個版本的《牡丹亭》了。用俞平伯的話說,這到底是複興,還是“绲亂”?俞振飛曾多次提到,過去蘇州全福班老藝人,号稱能演800出折子戲,也不到存世1700多種劇本的一半;到“傳字輩”仙霓社能演400多出,僅占存世劇本的四分之一;而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在台上能見到的整理改編的整本戲僅僅《十五貫》《長生殿》《牆頭馬上》《牡丹亭》《西園記》《西廂記》幾種。不少人都說,中國的昆劇傳承乃是“代際減半”,怎不令人痛心!

我曾經問過一些昆劇演員能演多少個折子,其數目大約都是十幾,不會超過二十,而傳統折子的數目還要更少。能達到這個水準的恐怕已經是現在昆劇演員中的佼佼者了。況且大家學的戲、演的戲太相同了。錢投了,人多了,戲卻越傳越少。一半的原因,與市場的上座率有關。《牡丹亭》《玉簪記》知名度高、上座率高,自然演的多、學的多。而從今天普遍實行的“項目制”中,人們能找到另外一半的原因。兩條并行的軌道,其本應互補,而非合流于同一個工具理性的邏輯,隻不過一則來自市場,一則來自科層。

數百年的傳統其實就累積在這“生年不滿百”的人身上。而人用海德格爾的話說,是終有一死者。也許這樣說會非常殘忍,但張先生的去世最讓我們感到痛心的,恐怕是拉開了那群我們自以為還能永遠看下去、永遠等着我們去拜訪請益的老藝術家們漸次凋零的序幕。畢竟幾天前,上海的老藝術家們還一唱三歎、異彩紛呈。而張先生在舞台上,尤其是在前些年“大師版”《牡丹亭》中的表演狀态,絕對是那一代老藝術家中最好的一個。我們必須要從慢悠悠的享受中驚醒,時不我待了。我們承受不起整整一代的零落,尤其是這一代的零落。

人去難逢:悼張繼青

1921年,張紫東、貝晉眉、徐鏡清等人成立了昆劇史上的第一所學校“蘇州昆劇傳習所”,圖為昆劇“傳”字輩藝人合影。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是以,張先生逝世後,很多曲友在悲痛之餘都提出要趕緊發起搶救性的記錄工作,并強調要依靠民間的力量。自己聯系、自己拍攝、共享留存。各地的昆曲社團,高校的團學組織,都可以并且應當有所行動。也許今天的我們無法像張紫東、貝晉眉、徐鏡清諸先生一樣,借民間之力重新系統培養一批新的“傳字輩”,但我們可以為老藝術家留聲留影,不對标制作精良的視訊節目,而提倡略微粗糙的說戲、演戲錄像。現在需要的是雪中送炭,不是錦上添花。其實,各地的電視台,尤其是市、縣兩級的廣電系統本也應當參與到這種搶救工作當中,與其制作一些毫無意義的娛樂節目,不如利用技術優勢群組織能力為中國的未來紮紮實實做一些貢獻。

不要等待,不要遲疑,隻是為了不要悔恨。

張先生的一生是與昆劇緊密相關的。老一輩的藝術家們,其事業也就是生活,也就是全部的人生。與我們今天相比,她們把自己看得很小,而把事業看得很大,而對待生活和事業便隻有“認真”二字。自己決斷自己退出舞台的時間,需要多麼大的勇氣,又是秉持着一股怎樣的對觀衆負責、對藝術負責的态度。這種認真和對待藝術的謹嚴,是張先生留給我們的精神力量。我們隻有接過這份認真,保護好這門藝術,不要讓這門藝術的豐富和幽微随之而去,才是對張先生最好的告慰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