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關羽再加一個張飛也守不住荊州,劉備帳下5員猛将,唯有1人守得住

關羽再加一個張飛也守不住荊州,劉備帳下5員猛将,唯有1人守得住

在現代社會,很多人經常都會說大意失荊州,以此來表示自己的失誤和痛苦。而這句話的出處就是當年關羽北伐導緻荊州被奪,然後導緻劉備集團之後一路走滑坡,甚至連諸葛亮都不能扭轉。

是以,不少人認為,如果當年不是讓關羽去守荊州,而是換個别的人來,可能劉備集團的命運會被改寫,三國未必會歸于司馬炎。

那麼問題來了,在真實的曆史記載中,如果要換掉關羽,那麼誰能夠頂替呢?

關羽再加一個張飛也守不住荊州,劉備帳下5員猛将,唯有1人守得住

根據曆史記載,當時蜀漢集團大概有五個可用之人,這五人被稱為蜀漢五大猛将分别是老大關羽,老二張飛,老三黃忠,老四趙雲,老五魏延。

也許有人會問,在三國演義中有五虎将之說,為什麼馬超沒有列進來?因為在真實的曆史記載中,馬超雖然得到了劉備的尊重,但一直都隻是招攬貴族人才的一個排面人物,是以他自始至終都沒有得到重用,隻是一個花瓶。而作為後起之秀的魏延,在當時頗有實力,在劉備稱王的時候就已經成為了中流砥柱。

關羽再加一個張飛也守不住荊州,劉備帳下5員猛将,唯有1人守得住

那麼我們來看看這蜀漢武大将軍,他們哪個更适合鎮守荊州呢?如果不看後來的結局,個人以為,但凡是一個有眼光的統治者都會選擇關羽,或者是關羽和張飛一起上。為何這麼說呢?因為劉備集團不僅僅要考慮實際情況,而且他還需要思考政治上的平衡。

要知道,當時的關羽是劉備集團軍中最有威望的人,而且關羽和劉備又是極好的兄弟關系。也隻有關羽鎮守荊州才能夠更好的起到威懾作用,手底下的軍頭才不敢反抗。

關羽再加一個張飛也守不住荊州,劉備帳下5員猛将,唯有1人守得住

而且比較有意思的是,當時劉備和荊州已經分隔開來,雙方的交通不友善,是以如果有人要鎮守荊州,就必須要有相當大的自主權。正如史書所記載,劉備給予了關羽假節钺的權力,相當于關羽已經擁有了獨立稱王的資格。

事實上也正因為有這樣的權利,是以劉備還沒有來得及下指令結果,關羽就抓住機會北伐了。雖然此舉成就了關羽的傳說,但也導緻了劉備集團救援不及,導緻關羽灰飛煙滅。

關羽再加一個張飛也守不住荊州,劉備帳下5員猛将,唯有1人守得住

是以,關羽是政治上最合适的考慮,但卻并不是實際情況上最優秀的統帥。這一點有點類似于後來的明朝北伐,所有人都知道開國公爵丘福不是最合适的統帥,但當時的格局他作為功臣之首卻成為了最能夠帶兵的人。但其結果同樣也是導緻十萬人灰飛煙滅,最終朱棣禦駕親征。

那麼問題來了,假若劉備已經知道了後來的走向,是以他可以以實際情況進行考慮,那麼除了關羽以外,其他的人有誰能夠更加勝任呢?

關羽再加一個張飛也守不住荊州,劉備帳下5員猛将,唯有1人守得住

首先張飛一定會被開除,因為相比較于關羽來說,張飛和他是一個性質的統帥,而且張飛還沒關羽那麼穩重。

去除了張飛以後,黃忠,魏延與趙雲,這三個人其實都可以。這幾人都非常的穩重,而且不會随意的像關羽一樣冒進,更不會導緻後方不穩。

但是,這三人之中又有對于實際情況的适應之分。根據曆史記載,當時的荊州格局是非常錯綜複雜的。首先,荊州面臨着曹操集團的壓制,而且還要面臨東吳集團随時可能反水。是以,真正的統帥不僅僅要考慮來自于外部的内外夾攻,同時也要思考該如何在本地紮穩腳跟,在防禦得當的情況下适當的支援劉備的戰争。

關羽再加一個張飛也守不住荊州,劉備帳下5員猛将,唯有1人守得住

說實話,這是一個很不好處理的局面,如果過于保守很容易錯失與劉備配合的時機,但如果一味冒進,卻又會變成另一個關羽。是以,想要在此處成為一個優秀的統帥,就必須要有着強悍的作戰能力,不錯的防守能力,而且還要有優越的行政能力,甚至行政能力要有一百分,而軍事能力要有九十八分。

以此觀之,魏延曾經多次擔任太守,其行政能力是不錯的。但是魏延的特長是軍事方面,而且魏延基本上沒有幹過留守後方以及管理後勤的活。是以,如果他擔當荊州的老大,那麼他隻能完成鎮守荊州的基本任務卻無法協調和劉備的配合,也就是說隻能守住一個基本盤,當然有機會的時候也能像關羽一樣打打秋風。

關羽再加一個張飛也守不住荊州,劉備帳下5員猛将,唯有1人守得住

至于說黃忠老爺子,他同樣也是更加擅長進攻,雖然防禦能力也不錯,行政能力也是有的。但是相比較于魏延來說,黃老爺子的進攻屬性更加報表,但是行政管理方面卻更加薄弱,很明顯又欠缺一些。

那麼接下來就隻剩下一個人選了,就是趙雲,趙雲是否合适呢?如果從曆史記載來看,趙雲絕對是合适的。大家可千萬不要說最近的網絡文章影響,覺得趙雲就是一個文官,好像也沒什麼了不起的。

關羽再加一個張飛也守不住荊州,劉備帳下5員猛将,唯有1人守得住

事實上,此人在曆史上的名聲頗大,被稱為完美将軍。為何這麼說呢?因為,曆史上曾經不止一次記載,趙雲是一個擅長行政能力,而且頗有謀略,同時又具有進攻能力,的防守能力,而且還擅長搞後勤和留守工作的全面型人才。

例如,趙雲在跟随劉備的三十年時間裡,先後參加過博望坡之戰、長坂坡之戰、江南平定戰,在這些戰争中,他主打守護和殿後,長坂坡救小主子自然不用說,期間也是多次帶領騎兵運送劉備的家小和後勤辎重,中間沒出過什麼問題。

關羽再加一個張飛也守不住荊州,劉備帳下5員猛将,唯有1人守得住

随後,因為功勳卓著被劉備重用,開始獨自領一軍出戰。從入川之戰、漢水之戰、箕谷之戰。趙雲的戰争天賦頗為不凡,被史學家稱之為常勝将軍,這可不是羅貫中吹的。

而且,以偏将軍任桂陽太守,以留營司馬留守公安,以翊軍将軍督江州,期間還多次出謀劃策,幫助劉備安定百姓。可以說,在留守後方管理後勤,以及行政管理工作方面,趙雲甚至可以和法正等人相媲美。

關羽再加一個張飛也守不住荊州,劉備帳下5員猛将,唯有1人守得住

按照現在流行的話來說,趙雲是一個多邊形戰士,但沒有任何短闆,而且還是常勝将軍,再加上人品和交際又搞得很不錯,這樣的人不去守荊州,誰去守?

個人以為隻要趙雲鎮守荊州,至少東吳方面不會那麼快撕破臉皮,外交方面還能拉扯。甚至與曹魏方面的較量,還可以打得有來有回,盡可能的配合劉備一方。當然最最重要的是,趙雲絕對的服從指令,不會像關羽一樣擅作主張,這也是很重要的一點。

關羽再加一個張飛也守不住荊州,劉備帳下5員猛将,唯有1人守得住

是以,再不考慮政治的前提下,其實趙雲才是最适合防禦荊州的人。但可惜,在很多時候,最合适的人未必是最能上場的人,因為軍事服務于政治,劉備不是一個軍人,而是一個漢中王。

圖檔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删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