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老漢為軍長守墓40年,直到80歲終于盼來英雄後人!遷葬時放聲大哭

很多小人物,都有一些不平凡的事迹,有這樣一個老農,他是中條山下的小人物,但卻做着一件值得所有人尊敬的事。

老漢為軍長守墓40年,直到80歲終于盼來英雄後人!遷葬時放聲大哭

中條山

抗日戰争還在持續時,日軍秘密抽調25萬兵力,朝中條山肆虐而來,企圖在黃河北岸将中國守軍J滅。戰鬥打響後,中國守軍第3軍的軍長唐淮源帶領着士兵與日軍展開了激烈的對決,一日一夜後,形勢有所變化,日軍趁機将第3軍團分割成兩部分。

老漢為軍長守墓40年,直到80歲終于盼來英雄後人!遷葬時放聲大哭

唐軍長

沒有援軍,沒有友軍,唐淮源隻能邊戰邊退,找機會苦苦突圍,五日之後,唐淮源的部隊已經突圍到縣山附近,但所遇敵人已經多于自己人力的數倍,突圍陷入了絕望。彈盡糧絕突圍無望之下,唐淮源絕望之際,告訴手下的三個師長:不成功便成仁,中國軍隊沒有沒俘的師長,隻有陣亡的師長,第3軍也絕不會開這個頭。

老漢為軍長守墓40年,直到80歲終于盼來英雄後人!遷葬時放聲大哭

唐淮源和手下的兵與日軍殊死拼鬥,由于人力懸殊太大,三次均是敗退,士兵們也一個個相繼犧牲,唐淮源在大雨泥濘中陷入絕望,無奈之下選擇壯烈殉國,幾天後,辎重營長楊繼虞帶着老百姓張永新,貓着爬到了山腰,将唐軍長埋葬在那裡。

老漢為軍長守墓40年,直到80歲終于盼來英雄後人!遷葬時放聲大哭

楊繼虞臨走時留給張永新1塊大洋,希望他能暫時幫忙照看軍長的遺體,不久,他就會回來将軍長的遺體帶回去好好安葬。

張永新是一個農民,一個小老百姓,但是他也是一個男人,身上有着天生的熱血和骨氣,中條山戰鬥中,他也貢獻過力量,給守軍搬彈藥,也拿起武器和鬼子直接開幹過。

張永新推開了楊繼虞手中的大洋,他說道:“守護軍長的遺體是我的榮幸,請營長放心,我一定看好軍長的遺體!”

老漢為軍長守墓40年,直到80歲終于盼來英雄後人!遷葬時放聲大哭

但是楊繼虞這一走,便再也沒有回來,而村民張永新卻從未忘記當日的承諾,他十年如一日的守在軍長的墓地旁,等待着軍長的後人來,而這一守,就是整整40年。

在漫長的時間裡,張永新也曾多次去鎮上和縣裡打聽楊營長的消息,但數十年都沒見楊營長回來,張永新也被歲月花白了頭發。

老漢為軍長守墓40年,直到80歲終于盼來英雄後人!遷葬時放聲大哭

當年埋骨地

直到1988年,已經80歲的張永新老人,他向兒孫們說出,自己一生唯一的遺憾就是沒有讓唐軍長的遺體,魂歸故裡,他對不起唐軍長,更對不起楊營長的臨行囑托。

為了讓80歲的老人,能夠不留遺憾,張家人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尋找各個部門群組織的幫助。終于在衆人的幫助下,張家人最終打聽到了消息,并寫信通知了唐軍長的兒子唐伯華。

老漢為軍長守墓40年,直到80歲終于盼來英雄後人!遷葬時放聲大哭

張永新夫婦(坐着者)以唐迦音的家人

但是唐伯華已經去世了,信最終被轉交到唐伯華的女兒,唐迦音手中,唐家人借到信件,流下了激動的眼淚,因為他們也整整找了40年。

1988年8月26日這一天,唐迦音和丈夫李元标等許多人,一起去往中條山,見到了唐家的大恩人,張永新,這個守護着他們親人40年的老人。

老漢為軍長守墓40年,直到80歲終于盼來英雄後人!遷葬時放聲大哭

當年遷葬時的情形

唐家人的出現将張永新這一輩子唯一的牽挂放下了,在迎接唐家人的那日,他穿着平時不舍得穿的新衣服,還同唐家一行人合影留念。

英雄能夠魂歸故裡是所有人的心願,所有經報批,在1990年4月5日,唐軍長的遺體得以安息,被遷到雲南江川縣烈士陵園安葬。

老漢為軍長守墓40年,直到80歲終于盼來英雄後人!遷葬時放聲大哭

将軍墓

張永新這一生最大的願望得以完成,在遷墳那日,張永新終于忍不住,放聲大哭起來,這是他守護了40年的唐軍長,40年的守護責任,在這一天結束了。放下了心中的牽挂,但也不舍這份情。

張永新一個普通農民,為了一個承諾,堅守了40年,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我們向這個可愛的老人緻敬!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