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7軍:起于膠東,揚名山東!在長津湖折斷了美國“美利堅之劍”

1950年11月27日的夜晚,美麗而安靜,皎潔的月光照亮在了長津湖上,就在這樣一個美麗的夜晚,展開了一場激烈的生死之戰。

27軍79師駐紮在了長津湖西南岸附近的柳潭裡,79師的任務就是和友軍共同攻擊美軍陸戰第一師。

27軍:起于膠東,揚名山東!在長津湖折斷了美國“美利堅之劍”

79師師長肖鏡海在戰前動員會上面說:

“别看美國人武裝到牙齒,可是我們并不怕它。我們可以己之長,攻敵之短,發揮近戰、夜戰的特點,打他個措手不及,把他們趕下山頭。”

晚上22時,随着彭德清軍長進攻的指令,我軍向敵人駐守陣地發起了猛烈的進攻。

不過美軍陸戰1師等部隊的武器比志願軍的先進,數量也多,火力非常猛,造成了志願軍巨大傷亡。

但是戰士們不畏艱難,不怕犧牲,都勇敢地沖上了敵人的陣地。235團1營戰士,穿着不能夠禦寒的腳底布鞋,在厚厚的雪坡上沖鋒陷陣,他們不顧槍林彈雨,不斷攻擊敵人的陣地。

27軍:起于膠東,揚名山東!在長津湖折斷了美國“美利堅之劍”

1282高地之前,戰士們好不容易沖過了敵人的兩道防線,和敵人絞殺在了一起,有的戰士甚至扔掉了沖鋒槍和手榴彈,和敵人扭打在了一起,互相投擲炸彈。

機槍班長陳忠賢的重機槍因為太冷,而不能使用,但是他巧妙地率領了3名戰士用手榴彈炸毀了敵人的重機槍陣地,然後又用敵人的重機槍消滅了敵人,仗打得讓他急紅了眼,大罵:

“狗日的美國鬼子,我為弟兄們報仇來啦!”

最後終于把1283陣地拿下了,不過敵人馬上就派來了增援部隊,1營又遭到了敵人機槍的掃射,戰鬥減員非常的厲害,基本失去了戰鬥力,整個3連僅剩下六七個人,終于在2連增援部隊到達後守住了陣地……

27軍:起于膠東,揚名山東!在長津湖折斷了美國“美利堅之劍”

與此同時,236團6連副排長張振華率6班勇敢機智,從側翼繞到了敵人背後,在沒有犧牲一個人的情況下擊斃了27名敵人,占領了1240的前哨陣地。副團長章塵又率領3營一舉突破陣地,幾乎全殲敵人……

而237團經過和敵人的慘烈争奪,占領了1403高地。

就在這個嚴寒的季節裡面,

27軍折彎了美國這把“美利堅之劍”

27軍的80師則在長津湖東岸的新興裡、内洞寺向美7師部隊發起了猛烈進攻。

27軍:起于膠東,揚名山東!在長津湖折斷了美國“美利堅之劍”

此次戰役,27軍自戰鬥開始到戰役結束,在零下30度的極寒條件下,殲敵5000多人,繳獲了大量武器裝備,更是在新興裡的戰鬥中,創造了全殲美軍一個加強步兵團的先例,更是給号稱有美軍“王牌”,

有160年曆史的海軍陸戰第一師以殲滅性打擊,造成了陸戰一師超過1.17萬人的傷亡。

這一極限生死之戰,

讓第九兵團損失慘重,幾乎被打殘,老兵傷亡過大,不得不退出了主力作戰部隊。

第九兵團首先開始作戰的就是20軍和27軍,今天就來追尋一下27軍的由來和經典戰役。

1937年12月26日,膠東特委組織和發動的天福山武裝起義開始,山東人民抗日救國軍第三軍正式成立!

27軍:起于膠東,揚名山東!在長津湖折斷了美國“美利堅之劍”

第3軍揭開了膠東人民武裝抗日的序幕,給濟南和青島的日寇後背插上了一把鋒利的尖刀。

1938年9月18日,第3軍和其他部隊在掖縣改編為八路軍山東人民抗日遊擊隊第5支隊,這是27軍建軍史上一個重要的裡程碑。

大青楊戰鬥

1938年10月,駐紮在青島的敵人倉谷次太郎督率僞軍2000餘人向八路軍駐大青楊部隊實施秘密包圍,戰鬥在16日清晨打響。

趙一萍,原名馬蘭馨,1925年加入共産黨,1928年任少共青州地委委員,在組織了栖霞縣香夼組織山東蓬萊人民抗日救國軍第三軍二路一大隊,任大隊長,1938年任六十一團團長。

27軍:起于膠東,揚名山東!在長津湖折斷了美國“美利堅之劍”

61團團長趙一萍作戰勇敢沉穩,面對敵人的進攻毫不慌張:“同志們,不要着急,要鎮靜,我們先隐蔽好,等敵人靠近了再打!”

等敵人靠近80米的時候,趙一萍大手一揮:“開火!”各種槍械開始朝着敵人射擊而去。

在這些槍支中,最出名的是一隻被稱為

老黃牛”的馬克沁水壓重機槍

,這一隻從吳佩孚老家繳獲而來的重型機槍,在戰鬥中屢立戰功,現陳列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

27軍:起于膠東,揚名山東!在長津湖折斷了美國“美利堅之劍”

戰鬥是激烈的,敵人的火力也猛,很多指戰員也受傷了,直到下午4點,61團連續打退了敵人3次大規模進攻,到了傍晚敵人無力再次進攻隻能倉皇撤退到平度縣城。

大青楊戰鬥是膠東抗戰史上的第一次大戰,震動了膠東半島,第5支隊聲威大震,在膠東戰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頁。

1945年,膠東主力部隊奉命進軍東北之後,留下的部隊組建為山東野戰軍第5師、第6師和警備第3旅,1947年1月,山東野戰軍和華中野戰軍統一整編為華東野戰軍,膠東部隊整編為華東野戰軍第9縱隊,許世友任司令員,林浩任政治委員,聶鳳智任參謀長,轄第25、第26、第27,3個師,共計3.1萬人。

27軍:起于膠東,揚名山東!在長津湖折斷了美國“美利堅之劍”

許世友,生于1905年的湖北省麻城縣許家窪(今河南省新縣許家窪)。1928年參加工農紅軍第十一軍,1933年7月任紅九軍副軍長兼二十五師師長,1938年擔任八路軍第一二九師第三八六旅副旅長,1940年9月調任山東縱隊第三旅旅長,1942年2月任山東縱隊參謀長。

聶鳳智,生于1913年的湖北省黃安(今紅安)縣呂王鎮(現屬大悟)花橋村 ,1928年加入共産主義青年團,1929年參加紅軍,1933年加入共産黨,1940年任"抗大"一分校膠東支校校長,1943年聶鳳智任膠東軍區第13團團長兼政治委員、膠東威海軍分區司令員、第5旅旅長。

27軍:起于膠東,揚名山東!在長津湖折斷了美國“美利堅之劍”

1947年元旦剛剛過去,蔣介石飛赴徐州,布置了所謂的“魯南會戰”,集結了整個華東戰場的全部兵力,共計23個整編師,53個旅,南北并進,妄圖夾擊解放軍在臨沂、蒙陰地區。

1月16日,9縱在許世友等人的帶領下經過六七百裡的長途行軍抵達了魯中南麻一線待命。華野主力在2月10日主動撤離臨沂。

南線的敵人在臨沂南面80公裡的戰線上,用40個團的兵力在飛機和坦克的掩護下以每天10裡地的速度緩慢前進,2月15日,敵人抵達臨沂,這讓蔣介石和陳誠大喜過望,立即傳令嘉獎有功人員。

27軍:起于膠東,揚名山東!在長津湖折斷了美國“美利堅之劍”

雖然蔣介石在嘉獎,可是駐紮在濟南的王耀武卻是個狡猾的老狐狸,他仿佛感覺到了什麼,于是指令李仙洲集團全線後撤,蔣介石和陳誠大為惱火,嚴令王耀武南進……

許世友這個火爆脾氣上來了,自打部隊駐紮,一直沒有接到陳毅和粟裕的進攻指令,大罵:“

王耀武這個龜孫子,縮來縮去,是他媽的‘鳥’王牌部隊!

他憋着火給陳毅打電話:“

陳軍長,我是許世友啊,這兩天屁股上都坐出繭子來了,什麼時候揍李仙洲那驢日的呀?

聽到許世友的聲音,陳毅哈哈大笑:“

你這個魯智深哪,心急喝不了熱粥。眼下,王耀武這家夥卻比陳誠清醒,像條泥鳅滑來滑去。他這是在試探我們的虛實和動向。但我們有條原則,不管他怎麼變,這一仗是一定要打的。

27軍:起于膠東,揚名山東!在長津湖折斷了美國“美利堅之劍”

正在許世友發愁的時候,19日早上華野指令第九縱隊單獨控制博山以南,以全力準備打擊博山來援之敵。

本來已經制定了作戰計劃,可是戰場情況變化非常快,20日敵人77師已經運動到了部隊周邊。

打不打成了問題,敵人已經到了自己眼皮底下,過早害怕敵人逃跑,不打,敵人就跑了去增援萊蕪。

權衡利弊,許世友和8縱司令王建安商量“打”,以避免更大的損失。

率先打響戰役的是25師副師長肖鏡海,以73團主攻,74和75團輔助。同時8縱由西南進攻,魯中軍區警衛5團策應。

27軍:起于膠東,揚名山東!在長津湖折斷了美國“美利堅之劍”

兩支部隊趁機将敵人77師包圍,77師是73軍的嫡系,73軍又是蔣介石的嫡系,是全副美械裝備,是以師長田君健非常驕橫,一點也看不起共産黨部隊。

等将敵人完全包圓之後,許世友下達了進攻指令:

“給我狠狠打,紮緊口袋,不讓田君健的一兵一卒跑掉!”

77師被打蒙了,這讓73軍軍長非常的着急,但是他卻不敢派遣部隊支援,再去增援就是自投羅網了,隻能看着77師被一口一口吃掉。

25師和26師在許世友的指揮下,突擊隊冒着敵人的槍林彈雨穿插分割,快速對敵人進行圍殲,戰鬥持續到了深夜,許世友一直不停的接收着部隊的戰況彙報:

“巷戰尤為激烈,已接近77師師部。”

“已沖進77師師部,正在尋找田君健等匪首。”

“田君健已被我亂槍擊斃。”

27軍:起于膠東,揚名山東!在長津湖折斷了美國“美利堅之劍”

當聽到77師師長被槍斃之後,許世友非常高興,他沒有想到國民黨的王牌師這麼的不禁打,戰士們隻用了12個小時就結束了戰鬥。

到了第二天中午,逃跑的一個營也被消滅,9縱圓滿完成了任務。

剿滅了77師,9縱兩天沒有戰鬥,許世友和聶鳳智就感覺不舒服了,此時的許世友想的是:

自己第9縱隊第一次參加大兵團聯合作戰,可能陳毅和粟裕兩位首長不大放心自己的部隊,是以沒有把主攻任務交給自己,而是交給自己打阻擊,這是一種考驗,後面肯定會交給自己仗的……

許世友想的沒有錯,陳毅和粟裕對于9縱的确有點這方面的考慮,9縱是一支新部隊,不像1到6縱都是新四軍老班底,彼此熟悉,打發也互相熟悉,配合默契,指揮起來也順手。

27軍:起于膠東,揚名山東!在長津湖折斷了美國“美利堅之劍”

這一戰,9縱完美地完成了阻擊任務,還幹脆利落地吃掉了敵人,這讓陳毅和粟裕非常滿意。但是好事多磨,好鋼需要千錘百煉……

許世友愛喝酒,脾氣暴躁,可是這個時候卻非常的耐心,他堅決服從大局,一切聽指揮,一旦戰機來了則迅猛如虎,總能圓滿完成上級賦予的任務。

萊蕪戰役時,敵人已經基本被消滅,許世友接到了華野的通知:敵73軍還有數千殘部向着博山方向逃竄,9縱接到的指令是火速圍殲該部分敵人。

憋了這麼多天的許世友興奮的不得了:

“這一股敵人來得正好!”

由于天黑了,敵人又是慌不擇路,正在暗自慶幸逃出了萊蕪的包圍圈,卻不知道新的包圍圈 又向他們張開了。

當地人跑到了埋伏圈裡面的大沙河灘旁的時候,25師73團官兵就從山坡上沖了下來:

“繳槍不殺,我們優待俘虜!”

“弟兄們,不要為蔣該死賣命啦!”

“歡迎你們加入華東野戰軍!”

9縱首戰大捷,以極小的傷亡,殲敵近萬,圓滿完成了華野交給他的任務。

27軍:起于膠東,揚名山東!在長津湖折斷了美國“美利堅之劍”

孟良崮戰役

孟良崮戰役是指1947年5月在山東蒙陰孟良崮剿滅敵人整編74師的戰役。

1947年5月12日,華東野戰軍發出了殲滅國民黨整編74師的作戰指令,9縱隊接到的任務是狙擊敵人兩天,想盡一切辦法吸引住整編74師,完成阻擊任務之後再攻占雕窩後,然後協同其他部隊一起從正面進攻74師。

按華野前指指令9縱守備部隊白天堅守,入夜又撤出陣地,圓滿完成了對敵輕牽硬拉、牢牢拖住張靈甫的任務。

27軍:起于膠東,揚名山東!在長津湖折斷了美國“美利堅之劍”

14日,9縱隊圓滿完成了阻擊張靈甫的任務。

許世友打電話給陳毅:“軍長的戰法真靈啊,對張靈甫這家夥欲擒故縱,使其欲攻不克,欲罷又不甘心,真乃高見!”

“世友啊,下一步就該你猛吃大肉啦!”

“謝謝軍長,我們一定揍得張靈甫靈魂出竅。”

一會兒,聶鳳智跑來問許世友:“怎麼樣,今晚還撤不撤呀?”

“野司叫打就打,叫撤就撤,沒什麼二話可說的。”

74師被包圍之後,陳毅司令員發出了“殲滅74師,活捉張靈甫”的号召。這讓全軍指戰員興奮異常。

27軍:起于膠東,揚名山東!在長津湖折斷了美國“美利堅之劍”

許世友是随着部隊的進展而靠前指揮,此時的戰場已經成為了絞肉機,雙方都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就在這個時候,許世友突然發現敵人想要奪路而逃,急忙下令25和26師合力攻擊……

這一仗打到了下午,敵人增援的25和83師都被包圍。孟良崮戰役也到了關鍵時刻。

陳毅這個時候給各縱隊指戰員打電話說:“

……聚殲74師,成敗在此一舉。望各縱同心協力,浴血奮戰,拿下孟良崮。

又打電話給許世友:

“老許啊,蔣介石拼死和我們決戰,把我們反包圍了,情況十分嚴重。現在,打援、阻援部隊打得很艱苦,很頑強,敵各路援兵仍節節抵抗,全殲74師,成敗在此一舉!我們能争得的時間不多了,你們的情況怎麼樣?能不能把孟良崮拿下來?”

“請陳總放心,即使打到最後剩我1個人,也不讓敵人跑了。再說,我手下還有1個師沒有上,74師别想從我這裡跑掉1個人!”

27軍:起于膠東,揚名山東!在長津湖折斷了美國“美利堅之劍”

“好!現在要不惜一切代價,把孟良崮拿下來。你們打掉1000,我給你們補1000;打掉2000,我給你們補2000,誰打下孟良崮,誰就是戰鬥英雄!”

放下電話,許世友意識到了這是最後的突擊時刻,許世友給25師師長肖鏡海說:

“你們師長當團長,團長當營長,營長當連長,帶頭沖!”

“堅決執行司令員指令,誓死攻上孟良崮,一定全殲敵74師!”

沖在最前面的是9縱25師73團,他們最先沖上了孟良崮,将紅旗插在了主峰上面,緊接着其他各縱先後沖上了山頂。

敵人大部投降,張靈甫被擊斃,同時被擊斃的還有74師少将副師長蔡仁傑58旅少将旅長盧醒等。

27軍:起于膠東,揚名山東!在長津湖折斷了美國“美利堅之劍”

這一場孟良崮戰役,9縱在坦埠阻擊以及雕窩山、蘆山、孟良崮主峰的攻堅戰鬥中,連續鏖戰5晝夜,殲敵6780餘人,内俘3001人。

陳毅司令員稱贊:

9縱猶如猛虎

1948年,許世友和譚震林率領的華野第7、第9、第13縱隊改稱山東兵團。聶鳳智繼任9縱隊司令員。

濟南第一團

改編為山東兵團之後的3月,以第9縱隊為主攻的周村戰役就打響了……

周村,位于膠濟鐵路的心髒地區,北靠桓台、長山、鄒平,東鄰張店,正面是博山,南面是章丘、濟南。

27軍:起于膠東,揚名山東!在長津湖折斷了美國“美利堅之劍”

由于下大雨,原本應該提起到達得9縱晚了時間,使得周村的敵人由3000人增加到了一萬五千人。

打還是不打,都成為了問題。在常委會上面大家各抒己見,有的認為不能打,但是聶鳳智認為這一仗應該早點打,打遲了,就給了敵人準備的時間,加上其他敵人的增援,那麼全局就被動了。聶鳳智認為,趁着敵人還沒有反應過來,連夜發起進攻,仍然具有主動性。

最後,聶鳳智打破沉默說:

“戰機難求,稍縱即逝,等不得了!”

有的同志還是擔心打成了消耗戰,讓兵團責難。

最後還是聶鳳智一錘定音:

“作為軍事指揮員,在作戰方面有要機斷專行的決定權。今天由我下決心,錯了當然由我負責。若兵團将來查下來,我可以立‘軍令狀’!”

為了確定指戰員臨時猶豫不決,特意專門下令:“原先下達的作戰指令并沒有撤銷。将作戰指令重新下達一次。每一支部隊,都要多派幾個通信員去送。一定要盡快發送,保證各部連夜冒雨突擊。”

27軍:起于膠東,揚名山東!在長津湖折斷了美國“美利堅之劍”

此時周村的敵人卻對于圍困在外面的敵人毫不知情。這一場突擊之戰打得非常成功,很快73、75團紛紛攻入周村。緊接着74團、79團、80團、76團、75團先後突入周村,打破了敵人的防線。到了傍晚,全殲了敵人……

許世友得知9縱在周村的戰役打響,十分的高興地說:

“周村這一仗打得好!這一打,戰役全局就活了。”

後來聽說當時為了打還是不打有着分歧的時候,許世友說:

“打是對的,我就怕你們不打。不打,要軍法從事。”

周村這一仗,打得還是非常有必要的,攻下了周村,膠濟鐵路西面的敵人群龍無首,聶鳳智硬是把一場“助攻”打成了一場“主攻”。

27軍:起于膠東,揚名山東!在長津湖折斷了美國“美利堅之劍”

周村打了下來,緊接着西面就是濟南了,在濟南戰役的作戰會議上面,山東兵團的任務是“助攻”,這讓聶鳳智感覺不舒服,不過,這是上級的指令,自己再去搶就有些不合适了,但是自己可以再次把“助攻”變成“主攻”。

于是他給9縱下達的作戰指令時,他就把“助攻”變成了“主攻”。接到指令的下級紛紛打電話詢問,得到的都是聶鳳智明确的回答:

“沒錯!”

聶鳳智并不是随意更改指令,在他看來,如果助攻部隊老是盯着“助攻”這兩個字,那麼打仗的時候就束縛了自己的手腳,不利于對主攻部隊的幫助,把“助攻”變成“主攻”,整個部隊的精神狀态就不一樣了,有利于減輕西線主攻部隊的壓力……

27軍:起于膠東,揚名山東!在長津湖折斷了美國“美利堅之劍”

聶鳳智把情況上報給了許世友等人,許世友大為贊賞:

“好!就這樣打!西面一把刀子,東面一把刀子,兩把刀子朝裡戳,戳爛它的五髒六腑!”

濟南戰役打響之後,25師的74團和75團猛攻濟南的東大門茂嶺山、硯池山;26師向回龍嶺一線攻擊前進。

茂嶺山、硯池山,是濟南守将王耀武炫耀的可以守半個月的堡壘,結果很快就被解放軍占領。

27軍:起于膠東,揚名山東!在長津湖折斷了美國“美利堅之劍”

聶鳳智将

“助攻”改成“主攻”

的打法起到了作用,王耀武判斷不出解放軍到底進攻的是哪個方向,一會他認為在東線,一會認為在西面,守軍就被他調來調去,被解放軍戰士戲稱“調兵大遊行”。

9縱的猛攻,加速了濟南城的陷落,也加速了西線的吳化文部2萬餘人的起義。逼近了濟南城的戰士們,很快又發動了進攻,不久,濟南外城就被許世友提出的“牛刀子戰術”攻破,時間僅僅7天7夜。

外城攻破之後,解放軍繼續向内城進攻,很快就被9縱73團率先攻破,王耀武經營多年的所謂濟南放心,很快就被9縱戰士摧垮了。

中央軍委,為了表彰攻克濟南的偉大勝利,就在濟南大捷的當天,

命名9縱25師73團為“濟南第一團”。

27軍:起于膠東,揚名山東!在長津湖折斷了美國“美利堅之劍”

1949年淮海戰役之後,9縱隊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27軍,聶鳳智任軍長。

之後随9兵團作戰……

27軍是一支英雄的部隊,創造多項戰績,它的前身九縱也是多次創造奇迹的部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