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何輸掉上甘嶺戰役?美上尉:志願軍炮火太猛每秒一發,誰能頂住

抗美援朝戰争進行到1952年下半年的時候,美軍已經在戰場上付出了巨大的傷亡代價,但勝利依然遙不可及。是以當克拉克接替李奇微出任“聯合國軍”總司令後,美軍就不再主動進攻,而是在開城和志願軍進行停戰談判。但美第八集團軍司令官範弗裡特依然對戰局抱有幻想,認為憑借火力優勢,美軍仍有可能在局部戰場取得勝利。

為何輸掉上甘嶺戰役?美上尉:志願軍炮火太猛每秒一發,誰能頂住

此外,範弗裡特不願意停戰還有一個私人的原因。他唯一的兒子小吉米擔任轟炸機飛行員,卻在“空中絞殺”行動中被志願軍的高炮轟得屍骨無存。老年喪子的範弗裡特急于報複,是以克拉克一上任,他就提出了包括“大棒”和“還鄉”在内的一系列進攻計劃,不料均被克拉克否決。但範弗裡特依然不死心,又在十月初提出了“攤牌行動”計劃,準備奪取15軍45師把守的上甘嶺陣地。

範弗裡特這一招十分狠辣,完全出乎了秦基偉的預料。戰前,他判斷美軍的進攻方向在平康河谷一帶,因為這裡的地勢平坦開闊,美軍的機械化部隊能充分發揮優勢。而上甘嶺卻是數百米的高地,山路崎岖難行,美軍的坦克根本無法上山,隻能當固定火力點使用。基于這個判斷,秦基偉把主力和全軍絕大部分炮火都放在了平康河谷一帶。

為何輸掉上甘嶺戰役?美上尉:志願軍炮火太猛每秒一發,誰能頂住

不料範弗裡特卻出人意料地把戰場選在了上甘嶺,并投入了數百門重炮和上千架次的飛機對45師的防禦陣地狂轟濫炸,火力之猛超過了二戰最高水準。45師在頑強堅守了七天之後,被迫放棄表面陣地,退入坑道防禦。之後美軍用盡了種種辦法,妄圖消滅我坑道部隊,以徹底控制上甘嶺,但都以失敗告終。

我坑道部隊在缺水缺糧的情況下,以極大的勇氣和毅力堅守了二十多天,為反擊部隊赢得了充分的準備時間。10月30日中午,随着秦基偉一聲令下,15軍150多門大口徑重炮齊聲怒吼,成噸的鋼鐵彈丸狠狠砸在被敵軍占據的597.9高地上,頓時響起了一片鬼哭狼嚎之聲。随後炮火開始延伸,我反擊部隊的沖鋒号聲也嘹亮地響了起來。

為何輸掉上甘嶺戰役?美上尉:志願軍炮火太猛每秒一發,誰能頂住

敵人認為我軍的步兵要開始沖鋒了,急忙從地堡和工事裡爬出來搶占陣地。不料我軍已經延伸的炮火突然掉過頭來往回炸,将剛進入陣地的美軍炸了個七零八落。原來我軍戰前就制定好了計劃,炮火延伸後步兵假裝沖鋒,把敵人誘騙進陣地後,炮火再反跳回來對敵人進行二次轟炸。吃了大虧的美軍惱羞成怒,集結起重炮準備反擊,不料又掉入了秦基偉的算計當中。

22門喀秋莎火箭炮,短短8秒之内就把350多發大口徑火箭彈傾瀉到了敵人的炮兵陣地上,瞬間将其摧毀。這種毀滅效果令秦基偉十分滿意,如果不是庫存不足加上這種炮彈十分昂貴,秦基偉真想讓炮兵掄開了打。喀秋莎轟炸過後,我11個連的反擊部隊如下山猛虎一般沖向已經被炸懵了的敵人,僅用了不到兩個小時就全部收複了597.9高地。

為何輸掉上甘嶺戰役?美上尉:志願軍炮火太猛每秒一發,誰能頂住

美七師上尉尼基在這次大反擊中被我軍的炮火炸斷了一條腿,之前他跟随美七師多次和我軍交手,但從來沒有遇到過如此猛烈的炮火。多年後他回憶這場戰役的時候仍然心有餘悸,直言:“中國軍隊的炮火像下雨一樣,每秒鐘一發,可怕極了,我們根本沒有藏身之地。”在尼基看來,美軍之是以輸掉上甘嶺戰役,原因就在于志願軍的炮火太猛了。

但實際上,上甘嶺戰役期間,美軍的火力和志願軍相比,占據着碾壓性的優勢。飛機就不說了,因為志願軍一架也沒有。再看炮火,戰役期間,美軍向我軍陣地傾瀉的炮彈高達190多萬發,火力最高密度每秒六發;而我軍還擊的炮火不過40萬發,雙方之間的火力差距一目了然。美軍之是以輸掉上甘嶺戰役,根本原因就在于“鋼多氣少”。這場戰役結束後,美軍徹底被打服,再也沒有主動發起過進攻。範弗裡特也因為上甘嶺戰役的慘敗黯然離職,提前結束了自己的軍事生涯。

為何輸掉上甘嶺戰役?美上尉:志願軍炮火太猛每秒一發,誰能頂住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