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患癌後再次出現新的惡性良性腫瘤,是怎麼回事?不妨聽聽醫生的分析!

在中國有這樣一句俗話:屋漏偏逢連夜雨,船遲又遇打頭風!

對癌症患者來說,患癌已經非常不幸了,更不幸的就是癌症發現即晚期!

除了這種情況之外,在臨床上還有更加不幸的病例。患者之前原本出現了某一器官的癌變,但沒過多長時間,其他器官又再次發生了癌變。别的器官癌變,并不是當初原發癌變器官的轉移竈,而是該器官出現了新的原位癌,這種情況在臨床被稱為:二次原發性惡性良性腫瘤!

患癌後再次出現新的惡性良性腫瘤,是怎麼回事?不妨聽聽醫生的分析!

那麼問題來了,患癌後再次出現新的惡性良性腫瘤,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有大量的研究調查顯示,如果已經患上了某一器官的原位癌,患者再次出現新的原位癌幾率是健康人群的11倍以上。在美國近20年以來,8%以上的癌症患者都合并了第二次的原發惡性良性腫瘤。

而在所有癌症類型中,二次原發惡性良性腫瘤出現幾率最高的是肺癌、其次則是消化道癌。二次原發惡性良性腫瘤和首次原發惡性良性腫瘤比起來,它的死亡率更高,有近50%的患者,都因二次原發惡性良性腫瘤出現、病情惡化、并發症出現、器官衰竭走向了死亡。

患癌後再次出現新的惡性良性腫瘤,是怎麼回事?不妨聽聽醫生的分析!

而之是以癌症患者更容易出現新的癌變,是因為癌症的病發因素相當之複雜,且目前臨床應用到的癌症治療手段,其實都是典型的雙刃劍。比如手術、放化療等等,它們的确是清除了惡性良性腫瘤、抑制了癌細胞的增殖和擴散,但與此同時也會給患者的身體造成傷害。

特别是放化療,在治療的同時,會損傷患者健康的細胞、導緻免疫系統受損。

患癌後再次出現新的惡性良性腫瘤,是怎麼回事?不妨聽聽醫生的分析!

而且,目前在醫學上很多時候,都是窺一斑而見全豹,他們隻是關注眼前的治療效果,但對後期産生的連帶效應并沒有重視起來。舉一個簡單的例子,目前常用與控制乳腺癌的藥物“他莫昔芬”,長期應用會造成子宮内膜異常增厚,增加癌變風險。

但是,臨床并不會因它存在副作用,就放棄對藥物的使用。同樣的,在其他治療癌症的藥物中,類似于他莫昔芬的現象也較為常見。

患癌後再次出現新的惡性良性腫瘤,是怎麼回事?不妨聽聽醫生的分析!

除了癌症治療的影響之外,最可悲的事情就是,任何臨床治療都僅僅隻是針對了癌症本身的控制。即便是實作了臨床治愈,患者體内的遺傳基因、惡性良性腫瘤易感體質也沒有發生改變。

特别是遺傳基因在患者癌變中占據了重要因素的人群,就算是原位癌得到了治療和控制、實作臨床治愈。由于體質沒有發生改變,後期也會再次出現癌變,隻不過是時間早晚問題而已。

患癌後再次出現新的惡性良性腫瘤,是怎麼回事?不妨聽聽醫生的分析!

除此外,不良的生活和飲食習慣沒有改善、生活環境沒有變化、性格沒有改變等等,這都會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到患者的預後效果,促使癌症複發、二次原發惡性良性腫瘤出現。

最後還要提醒癌症患者,癌症的複發率相當之高,且有二次原發惡性良性腫瘤的風險存在。是以,即便是癌症得到了控制、實作了臨床治愈,患者也應當按照醫生建議,定期進行針對性的複查,以免癌症複發而不自知。特别是治愈後的1年内,複查應當頻繁一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