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清朝皇帝為了得到一隻海東青一擲千金,明朝皇帝為何白給都不要

“羽蟲三百有六十,神俊最數海東青。性秉金靈含火德,異材上映瑤光星”。這首詩的作者是清朝康熙皇帝,内容是在贊美一隻雄姿英發的海東青。海東青,是生活在北方的一種著名的猛禽,經過馴化之後,它憑借閃電般的飛行速度和兇悍的捕殺技巧,可以成為人類很好的捕獵助手。中國古人很早就意識到這一點,馴化海東青的曆史極為悠久。

清朝皇帝為了得到一隻海東青一擲千金,明朝皇帝為何白給都不要

海東青學名矛隼,是隼類中體型較大的一種猛禽。成年海東青體長約有50到60公分,體重約1.5公斤到2公斤,翼展可達1米到1.5米左右。海東青具有鳥類中罕見的飛行速度,高空平飛時速可以突破140公裡,俯沖時速甚至可以突破200公裡,飛行高度也可達5000米以上。絕大多數鳥類和一些小型獸類都被囊括在它的攻擊範圍之内。

清朝皇帝為了得到一隻海東青一擲千金,明朝皇帝為何白給都不要

海東青生性适應寒涼氣候,畏懼酷熱,中國的東北三省是它們的最主要栖息地之一。古代的東北先民很早就掌握了馴化海東青的成熟技巧,并把它作為貢品獻給皇帝。海東青的雄俊姿态和高超的捕獵既能,很快使得它成為帝王将相們最鐘愛的寵物。

清朝皇帝為了得到一隻海東青一擲千金,明朝皇帝為何白給都不要

早在唐朝時,皇帝們就設定了專門的“五坊”,包括雕坊、鹘坊、鹞坊、鷹坊和狗坊,其中的鹘坊專門馴養海東青。遼國皇帝出身遊牧漁獵部族,天性喜歡打獵,海東青更是紅極一時,放出海東青捕捉高空飛行的大雁、天鵝等是遼國帝王們最熱衷的消遣之道。遼國天祚帝耶律延禧,更是喜愛海東青到了癡迷的程度。

海東青還在曆史程序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遼國末年,皇帝為了滿足對海東青的喜好需求,向女真人強迫征收大量的海東青。女真人把境内的海東青幾乎都捉到絕迹,依然無法滿足遼國人的需求。憤怒的女真人在一代枭雄阿骨打的帶領下,揭竿而起,同仇敵忾,武力反抗遼國,并最終導緻遼國覆滅。

清朝皇帝為了得到一隻海東青一擲千金,明朝皇帝為何白給都不要

清朝皇帝起家于關外東北,對于海東青非常熟悉,有着與生俱來的愛好。每到秋天,清朝皇帝都會禦駕親臨木蘭圍場,進行規模浩大的圍獵活動,歲以為常,很少間斷。在此背景下,清朝皇帝對海東青的需求自然非常迫切,海東青身價水漲船高,一隻普通的海東青價值白銀30兩,品相上好、毛色純白的“玉爪”,更是價值千金,清朝皇帝為了得到它們可謂一擲千金。

清朝皇帝為了得到一隻海東青一擲千金,明朝皇帝為何白給都不要

然而令人困惑的是,明朝皇帝卻對海東青絲毫不感興趣。早在明朝國中期,遼東的女真人還是刀耕火種的原始部落,每年都會派遣使者向明朝進貢一些珍貴的土特産,以表示臣服。海東青作為遼東的标志性動物,自然也出現在貢品清單中。

成化元年,明憲宗在位期間,女真部落都督查阿奴前來京城朝見皇帝,随行帶來一大批名貴特産,其中就包括兩隻海東青,結果被明憲宗斷然拒絕。不僅如此,成化五年,明憲宗下發谕旨,曉谕禮部,明文規定“勿貢花木鳥獸”,“除馬及貂皮常貢外,海東青、兔鹄,今後不許來進”,此後形成定制。

清朝皇帝為了得到一隻海東青一擲千金,明朝皇帝為何白給都不要

明朝皇帝為什麼不喜歡海東青,甚至白給都不要?因為明朝皇帝認為,“架鷹走狗”外出遊獵,屬于不務正業的耽于逸樂之舉,“此等野禽,能令人蕩心于田獵”,擔心會沉迷于這些寵物中玩物喪志耽誤國事,故此予以拒絕。時至今日,海東青已成為受國家保護的珍稀動物,愛護這種大自然的精靈是每個國人的職責。

參考資料:《明代女真朝貢制度研究綜述》《清朝野史大觀》《柳邊紀略》《明憲宗實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