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在戰争中,最絕望的事情就是被圍攻。一般遇到嚴防死守的士兵們,等待就是消磨他們的最好辦法。但是在二戰中,有一場戰役,讓一座城被困了将近九百天,你知道發生在哪裡嗎?這場戰役,就是著名的列甯格勒保衛戰。

當時,德軍已經通過閃電戰陸續征服了歐洲的許多國家。是以,信心滿滿的他們,決定将侵略目光轉向蘇聯。畢竟蘇聯面積寬廣,收複後一定可以為德軍提供更多的資源。是以,德軍制定了詳細的進攻計劃,并打算三個月内就将蘇聯徹底拿下。而德軍當時主要的戰略目标,就是列甯格勒。
列甯格勒不僅是重要的工業區和交通區,還是無産階級革命發源地。對于擅長煽動民族主義的希特勒而言,沒有什麼是比摧毀一個民族的信仰更好的打擊手段了。是以,對于列甯格勒。德軍是抱着勢在必得的态度進攻的。由于蘇聯布下的重重防禦打亂了德軍的計劃。德軍便決定轉換軍事戰略,先圍困再進攻。
在德軍的圍城下,在列甯格勒駐守的蘇軍和生活區的居民們,迎來了兩年多的黑暗時光。一旦遭到封鎖,最大的影響就是物質不能及時運送,甚至有可能遭到攔截。是以,饑荒是列甯格勒戰役中,作為嚴重的問題。雖然政府給居民們發了補助糧食,但是這些糧食都是面包,而且其中還夾雜了木屑。蘇聯的冬天寒冷且漫長,沒有熱騰騰的吃食,很多人不是餓死就是病死。
除了吃,最重要的還有保暖。在物資缺乏的情況下,群眾無法用電也無法燒煤。而用來當做籬笆的木材,還被人們搶光拿去燒柴了。政府的補助無法解決溫飽後,群眾便将目光轉向了動物。即便是四害之一的老鼠,人們也毫不猶豫吃光,據說還出現了互相殘殺的慘狀。
在這戰場戰役中,死亡的列甯格勒群眾就有100多萬人。待在家裡的人尚且如此,那些堅守在戰場上的蘇軍,每天過着怎樣的生活就更不用提了。蘇軍150萬的傷亡,幾乎是二戰中最為慘烈的一次戰役了。好在這900天的圍困,終于在蘇軍後期的絕地反擊中結束了。
雖然這場戰役死傷慘烈,但是蘇聯人絕不屈服的精神,讓後世紛紛感到敬佩不已。如果不是蘇軍給了德軍重重的一擊,也許很多歐洲國家還會長時間生活在噩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