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殘酷的1972年,10萬越軍瞬間蒸發,武元甲為何如此冒進?

越南戰争是冷戰時期影響世界的曆史事件,二戰後強大的美軍陷進越南戰争的泥潭近二十年,最終還是灰溜溜地撤退了。在1972年越南戰争進入尾聲的時候,北越的武元甲大将卻發動了大規模南下的攻勢,想要将美國的勢力徹底驅逐出去,這就是著名的“複活節攻勢”。在越南戰争期間,這幾乎是北越進行最大規模的反擊行動,出動的軍隊人數達到了15萬人的規模。

然而,這場“複活節攻勢”的結果,卻說明這是越南戰争期間,越南犯下的最嚴重的錯誤。

殘酷的1972年,10萬越軍瞬間蒸發,武元甲為何如此冒進?

面對北越突如其來的攻擊,原本已經打算撤退的美軍怒不可遏,随即利用其強大的海空力量進行了大範圍的火力覆寫,用“刀山火海”對抗“人海”。戰役的結果可想而知,15萬大軍有一半人直接在火海中喪生,北約許多城市幾乎從地圖上抹去了。總的士兵傷亡人數至少有10萬人。

一直以謹慎忍耐為主的武元甲,為什麼會突然指揮隊伍發起這樣冒進的行動呢?很快武元甲就被解除了職務,成為了這場失敗進攻的背鍋俠。但是實際上,武元甲是堅決反對這次攻擊的,實在是上面硬要出擊,武元甲才帶兵上陣的。

殘酷的1972年,10萬越軍瞬間蒸發,武元甲為何如此冒進?

究竟是誰給了北越這麼大的勇氣?

越南戰争中,美軍的火力讓北越吃盡了苦頭,是以一直以來,北越都在以遊擊戰為主和美軍周旋。但是在1972年,形勢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首先是美國國内的反戰情緒很高,72年還是美國的大選之年,北越判斷在這種局面下,美軍不可能發動大規模的軍事行動。而且美國在越南的駐軍戰鬥部隊隻有6000人。相反,北越剛剛取得了藍山七一九作戰的勝利,士氣正高。蘇聯又在這個時候給予了大量武器支援。這讓北約有了一種幻覺,認為自己可以一鼓作氣,徹底将美軍趕出越南。

殘酷的1972年,10萬越軍瞬間蒸發,武元甲為何如此冒進?

然而,事情的結果卻并非像北越預料的那樣。尼克松得知北越發起正面作戰後,很快意識到這就是一群送上門來的經驗,于是直接以火力覆寫的方式結束了這場戰鬥。這場勝利甚至還給尼克松提高了支援率,幫助尼克松赢得了1972年的總統連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