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朱元璋微服私訪遇瓜農,相談甚歡,離開後為何吩咐除掉他?

朱元璋是明朝的開國皇帝,我們都知道,他曾經也是一個被命運狠狠的踩在地上的底層人物。

接連遭遇的不幸,接連失去親人,最終為了活下去,他出家當起了和尚,可是世道不太平,想靠當和尚來混口飯吃,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像朱元璋這樣的新進和尚,就要被打發出去“遊食”。說是一邊遊曆一邊化緣,其實也就是逃難的和尚,是以這時候的朱元璋,與其說是和尚,還不如說他是一個乞丐。

朱元璋微服私訪遇瓜農,相談甚歡,離開後為何吩咐除掉他?

命運幾經波折,朱元璋也差點在這亂世中死去,可最終他還是活了下來。看着四處都是反元的隊伍,他也給自己算了一卦,卦象告訴他,隻能走反元的路。

就這一條路,一走,便走出了一個新的朝代,他也從一個乞丐變成了一個皇帝,成了中國曆史上唯一一個草根皇帝。

朱元璋出生于底層,他也知道底層百姓的生活有多不容易,是以,當自己手握江山的時候,他很想知道,經過自己的一番治理,百姓的生活到底有沒有變好,或者是變得更差?

朱元璋微服私訪遇瓜農,相談甚歡,離開後為何吩咐除掉他?

有一天,帶着這樣的疑問,他吩咐人自己要微服出巡,簡單安排一下。既然是微服出巡,那目的就是要體察一下民間生活,不能暴露了身份,那樣體察的結果才是有效的。

帶着幾個人,朱元璋一行人,漫無目的的走着,瞧瞧看看哪哪看着都是一片繁榮,百姓安居樂業,生活富足的景象。朱元璋看着就舒服,可是心想,這城裡頭估計也看不出什麼,于是決定去鄉村裡走一走。

朱元璋微服私訪遇瓜農,相談甚歡,離開後為何吩咐除掉他?

城裡到鄉間,沒有車馬,走過去還是很辛苦的,是以路上他們人也累了渴了,找個地方歇歇腳,恰好不遠處有個西瓜地,高興的朝着西瓜地走去。

西瓜地旁邊是一個老農,一副鄉村農夫的打扮,卷着衣袖坐在田埂上吃西瓜,那副吃相,和流下來的西瓜汁,看的衆人直流口水。

朱元璋微服私訪遇瓜農,相談甚歡,離開後為何吩咐除掉他?

朱元璋走上前去詢問,老伯,我們路過此地,又累又渴,想在你這歇歇腳,解解渴,您看行不行?

瓜農擡頭看了一眼這群人,個個穿着不凡,心裡想着,這些貴人都是從哪來的?嘴上卻回答朱元璋,可以,可以。朱元璋再問,買個西瓜,行不行?瓜農當然說可以,還親手幫他們挑了一個好瓜,還幫忙切好,瓜農将切片的西瓜中,最好的一塊遞給了朱元璋。

當然這是因為瓜農不傻,看到這群人,就知道朱元璋是他們的領頭人,是以将這最好的一片瓜給了他。

朱元璋微服私訪遇瓜農,相談甚歡,離開後為何吩咐除掉他?

但在朱元璋的眼中,他想着自己本來隻是微服出巡,想不到在這樣一個荒蕪的鄉間,卻被一個平凡的瓜農看出來,自己就是一群人中的老大,這個人還真是厲害。于是就來了興緻,幹脆一同坐在田根上,和瓜農頗有味道的聊了起來。

這聊着聊着,把朱元璋給驚呆了,因為他們從瓜聊到了國,一個瓜是需要一整個西瓜地打理好才有一個好的味道,而治理國家也一樣。瓜農說的很隐晦,但是朱元璋一路走來,怎能聽不出瓜農所說的,這瓜農的見識,看似不那麼簡單,不像是一個簡單的瓜農。

朱元璋微服私訪遇瓜農,相談甚歡,離開後為何吩咐除掉他?

朱元璋作為一國之君,最重要的當然是一個國家的人才,是他最看重的。是以他心中有收攏瓜農之意,想着對瓜農奉上高官厚祿,招他入朝為官,然而讓人想不到的是,這個瓜農拒絕了朱元璋的好意,無論說什麼也不願意接受邀請。

朱元璋就這麼被瓜農拒絕了自己,隻好灰溜溜的走了。

回到皇宮中的朱元璋對瓜農一事,仍然放不下,越想越覺得不對勁,一個瓜農能說出那樣的話,面對朝廷的招攬卻是那麼的淡定自若,他應該已經猜到了自己的身份。另外這個瓜農對于權力和金錢的誘惑,不為所動,絕不是一個普通的人物。

朱元璋微服私訪遇瓜農,相談甚歡,離開後為何吩咐除掉他?

朱元璋越想越後怕,要是瓜農早就猜到了自己的身份,那萬一想要謀害自己,豈不是早就沒命了?再者,這麼一個不凡的人物,在外面呆着,對于剛剛将江山穩定的朱元璋而言,也是一個隐患,要是他不能被自己所用,那必定也留不得。

于是朱元璋就派人傳回西瓜地,要處死瓜農,可是那人早已不見了蹤影,朱元璋聽說瓜農早已離去,更加肯定了這個人是“劉伯溫式”的人物,或許比劉伯溫更加厲害,心中不免有些後悔。可是既然已經錯過了機會,那剩下的也隻有後悔了。

朱元璋微服私訪遇瓜農,相談甚歡,離開後為何吩咐除掉他?

這個故事的真實性還不得而知,因為朱元璋作為一國之君,總有一些人不懷好意,借着許多子虛烏有的事情來推他至風口浪尖,讓他成為一個濫殺無辜的不仁皇帝。是以看得曆史,需要自己理性的思考,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就是朱元璋所治理的國家,很多實行的政策對百姓都是有利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