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戰争期間,整編第74師是國軍五大主力之一,在張靈甫的帶領下,該師先後在江蘇和山東等地多次和我軍作戰,給華野制造了不少麻煩。1947年5月,華野覓得戰機,在孟良崮将孤軍突進的74師包圍,經過三個晝夜的激戰,将該敵全殲,張靈甫兵敗身亡。74師全軍覆沒,對國軍的士氣是一個極大打擊。

老蔣為了提振士氣,在孟良崮戰役結束後不久,就重建了74師,下轄第51、第57和第58三個整編旅,總兵力兩萬多人。雖然還是全美械裝備,但國軍内部不少人卻對重建後的74師并不看好,認為該師新兵居多,戰鬥力肯定和老74師沒法比。但誰也沒有料到,重建後的74師竟然在濟南戰役中打出了國軍在解放戰争中最死硬的一仗,以兩個營的兵力硬抗華野一個師,我軍師長還在戰鬥中犧牲。
濟南戰役爆發前,王耀武手中雖然還有将近11萬人的兵力,但濟南實在太大了,這點兵力根本不夠用,而且這11萬人當中,還有不少是戰鬥力低下的保安部隊。王耀武認為憑借自己手中現在的這點兵力根本就守不住濟南,為了尋求援軍,1948年9月14日,王耀武乘飛機親赴南京,當面向老蔣訴說了自己的難處,并懇請将重建的74師空運濟南,幫自己守城。
考慮到濟南重要的戰略地位,老蔣最終答應了王耀武的請求,并對他說:“我即下令74師邱維達部由徐州空運濟南。濟南既有堅固工事,再有援兵,完全可以守得住。”王耀武傳回濟南後,立即給邱維達發電,讓他做好随時登機的準備。邱維達是王耀武的老部下,曾經擔任過整編第74師的副師長,孟良崮戰役爆發時,他正在臨沂負責新兵團的訓練,是以僥幸逃過一劫。
74師重建後,在王耀武的大力舉薦下,邱維達出任師長。此時得知老上級有難,邱維達心急如焚,恨不得立馬飛到濟南去。當時74師隸屬邱清泉的第二兵團序列,歸“徐州剿總”劉峙指揮。劉峙為了增加自己手中的兵力確定徐州,将74師扣住不放。王耀武多次催促,劉峙都不買賬。王耀武一氣之下,向老蔣告了劉峙的狀。
在老蔣的一再嚴令下,劉峙不得已将74師“吐”了出來,但他“吐”得很慢,直到9月18日,才空運了兩個營給王耀武,而且還都是徒手兵,連輕武器都沒有帶。此時濟南戰役已經進行到了白熱化的階段,王耀武根本沒有時間和劉峙打嘴皮官司,他匆忙召見了帶隊的172團團長劉炳昆,讓他帶領這一千多徒手兵先領武器,然後去據守商埠地區的制高點郵電大樓。
郵電大樓當時又稱為第二綏靖區司令部大樓,該樓共有三層,每層樓窗都有射擊孔,構成了綿密的火力網。樓頂上則是用鋼筋水泥修建的輕重機槍火力掩體,并配有三門山炮。負責進攻郵電大樓的是三縱第8師,一個師對兩個營,我軍在兵力上占據絕對優勢。為了減少不必要的傷亡,8師師長王吉文多次讓政勞工員對劉炳昆喊話勸降,但敵人十分頑固,拒不投降。
王吉文見狀,立即指令部隊發起強攻。敵軍在劉炳昆的指揮下,居高臨下瘋狂射擊,戰鬥進行得十分激烈。戰至中午,在我軍的連續爆破下,郵電大樓的西半部隻剩下了鋼筋水泥架子,但敵人仍負隅頑抗,死戰不退。王吉文師長沒有料到敵人竟然如此死硬,為了盡快結束戰鬥,他親自趕到前線就近指揮,不幸被敵人的子彈擊中,壯烈犧牲,年僅32歲。
王吉文14歲就加入了紅軍隊伍,經過土地革命戰争、長征和抗日戰争的艱苦搏殺,由一名普通的戰士成長為華野著名的戰将。平日裡他對戰士們關懷備至,愛兵如子,深得戰士們的喜愛。現在師長不幸犧牲,戰士們全都紅了眼,一個個嗷嗷叫着向敵人沖去。沖進樓内的戰士們和敵人展開了逐層争奪,在敗局已定的情況下,劉炳昆還組織殘部向我軍反沖鋒。
整個解放戰争中,國軍如此死硬的戰鬥實屬罕見。雖然我軍最終攻占了郵電大樓,并全殲了這一個營的敵軍,但也付出了重大的傷亡代價。如果不是劉峙的阻撓,74師兩萬多人就有可能全部空運到濟南,屆時濟南戰役将會難打得多。多年之後,時任三縱司令員的孫繼先回憶起郵電大樓戰鬥時仍對王吉文師長的犧牲痛惜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