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的9月,河南固始縣的東南部,滾滾的濃煙彌漫了整個天空,而附近本來郁郁蔥蔥的山林都已經變得光秃秃一片。
這裡剛剛結束了一場慘烈的戰役,日寇正在焚燒堆積在戰場上的屍體。因為屍體實在太多,日寇竟然砍光了附近山上所有的樹。但是,這些木材依然不夠用,毫無人性的日寇又劫掠了附近十幾個村莊,将村民們居住的房屋全部拆了,才燒完那些堆積如山的屍體。

滾滾濃煙遮天蔽日
這場慘烈的戰鬥就是震驚中外的富金山戰役,也是武漢會戰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在這場戰鬥中,英勇無畏的中國軍人以傷亡1萬5千人的代價阻擋了日寇整整10個天,為後方的部署争取了時間。
這場戰役沉重打擊了日寇嚣張的氣焰,激發了廣大中國軍民的愛國情懷,堅定了全民抗戰的決心,在整個抗日戰争中譜寫了可歌可泣的偉大篇章。
今天,我就來講講這場悲壯慘烈的戰役,望大家勿忘國恥,永懷先烈!
一、 白崇禧判斷失誤,日寇直擊要害
1938年8月29日清晨,當時擔任第五戰區代理司令的白崇禧帶着一臉的倦容來到了司令部。此時的白崇禧臉色蒼白,緊鎖的眉頭預示着未來兇險的前景。昨晚,他一宿沒有合眼,因為一份加急的電報讓他有點不知所措。
白崇禧
電報全文:
“8月28日,日本華北方面軍,第2軍筱冢義男第10師團,攻克六安。情況緊急,請速派援兵。
”
六安處于大别山的北麓,而大别山是武漢的重要門戶,可以說過了大别山就是一馬平川直通武漢。此時,情況如此緊急,白崇禧卻有點慌了神,因為他出現了緻命的失誤。
之前日本在華中調兵遣将,讓白崇禧誤認為日寇不會派重兵攻打大别山的北麓,而是會攻打南麓,這樣就可以首尾呼應,對武漢形成包抄之勢。
是以第五戰區的主力部隊幾乎全被白崇禧部署在了大别山南麓,如今大别山北麓可以說是兵微将寡,與日寇的實力簡直是天壤之别。一旦大别山失守,那麼武漢就危在旦夕。
如今日寇舉大軍直擊白崇禧要害而來,怎能不讓他慌亂?
二、日寇來勢洶洶,71軍臨危受命
形勢危急,曆來有“小諸葛”之稱的白崇禧也沒有更好的辦法了,隻能讓駐守在大别山北麓的軍隊強行接戰。
當時孫連仲的第三兵團正在那裡休整,他們剛剛經曆了徐州會戰,部隊陣亡了近一半,還沒有補充兵源就接到了阻擊日寇的指令。
孫連仲
而日本這邊,則由筱冢義男和荻洲立兵率領戰鬥力極為強悍的兩個師團兵分兩路出擊。這兩個師團的兵力超過了10個聯隊,一般中國軍隊的一個師即便是裝備精良、訓練有素也隻能勉強跟日本的一個聯隊五五開。
此時孫連仲的第三兵團僅僅隻有七個師左右,而且剛經曆過大戰,面對來勢洶洶的日寇,相差太過于懸殊。
接到指令的孫連仲是個非常有血性的将軍,他剛剛在徐州會戰中以頑強的意志力死守台兒莊,予以了日寇第十師團毀滅性的打擊。雖然敵衆我寡,孫連仲也沒有猶豫,立刻就敲定71軍前去阻擊荻洲立兵率領的第13兵團。
71軍是碩果僅存的幾個擁有德械裝備的軍隊之一,可以說是第三兵團最後的精銳,他們曾經參加過南京保衛戰。而荻洲立兵的13師團則剛剛在南京犯下了人神共憤的罪行,每個中國人民都恨不得食其肉寝其皮,血海深受不共戴天!
71軍的軍長宋希濂在這危急存亡的關頭,臨危受命,毅然帶領部隊走上了抗擊日寇的最前線。
宋希濂
三、血戰富金山,中國将士以命搏命
宋希濂接到的任務是阻擊日寇十天,為後方部署第二道、第三道防線争取時間。他一來到前線就馬不停蹄地勘探地形,最終敲定了易守難攻的富金山作為最後的決戰地點。
在敵衆我寡的情況下,宋希濂想要守住十天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他立刻下令堅壁清野、修築工事、嚴陣以待!而宋希濂的指揮部則設立在距離富金山僅僅兩公裡遠的千年古刹妙高寺之中,如此近的距離日寇完全打得到指揮所,大家都勸他另換個地方。但是宋希濂不為所動,因為他知道,如此的硬仗隻有以命搏命才能有一線生機。他要告訴戰士們,他們的指揮官在跟他們并肩作戰!這種時候唯有士氣,才能彌補戰力上的不足。
與此同時,前來支援的51軍114師也到了。宋希濂将自己的36師部署在正面、88師部署在右側,114師則部署在左側。以三角形的陣型,死守富金山。
1938年9月1日,荻洲立兵的13師團兵臨山下,他決定正面攻上山去,大戰一觸即發!
日寇先使用重炮對着山上的工事一頓狂轟濫炸,随後大部隊沖上山去。為了能一舉擊退敵軍,戰士們死死握住手上的機槍,冷靜地等待着。直到日寇沖到50米左右的距離時才萬彈齊發,如此近的距離,日軍根本沒有想到。伴随着機槍聲,第一排日寇都被打成了篩子,他們立即選擇了撤退。
第一波進攻的失利并沒有消滅日寇的精銳,之後的兩天,日寇向正面陣地發起了無數次的沖鋒,但是始終未能沖破我軍的防禦。
荻洲立兵此行是沖着争頭功去的,出發前他就放下狂言,要第一個打進武漢城。如今,還沒到武漢城就被堵在了這小小的富金山,荻洲立兵惱羞成怒,直接調來24架飛機,開始了高空轟炸。
富金山一帶被狂轟4天,特别是宋希濂的指揮部,屹立了千年的妙高寺直接被夷為平地,唯有正對着前線的大門依然傲然獨立!
富金山正面,36師的工事在轟炸下無一幸免,被全部摧毀。但是英勇無畏的戰士們沒有一個害怕的,他們用彈坑、泥土,甚至戰友的遺體作為掩體,繼續與日寇戰鬥。
四、毒氣戰中,屹立不倒的中國軍人
雙方激戰第7天,整個富金山都充斥着血腥味和火藥味。71軍損失慘重,但是陣地始終在他們手裡,沒有被日寇奪去一寸。戰士們流出的鮮血都将泥土染成了紅色,真正诠釋了什麼叫做:
一寸山河一寸血
!
而日寇那邊,荻洲立兵從來沒有遭受過如此的打擊,他曾經率先打進武漢城的狂言已經變成泡影。如果再不想辦法,别提武漢城了,連富金山都不一定過得去。
于是,他緊急請求支援,将圍攻富金山的兵力擴大到兩萬多人。并且不再強攻正面,而是來到了左翼,主攻51軍的114師。荻洲立兵還采取了最為無恥的戰法:
毒氣戰
在進攻前,日寇向中國陣地投擲了大量毒氣彈,當陣地裡沒有動靜的時候再戴着防毒面具沖過來。然而,當日寇沖到陣地裡的時候都傻了眼,114師的将士們直接從戰壕中殺出,與日寇展開白刃戰。
原來114師的師長之前在與日寇的交戰中吃過毒氣彈的虧,早就有了防備,他給每個戰士都準備了一條毛巾,然後讓每個班都配備一桶水,關鍵時刻用濕毛巾捂住口鼻以防不測。
在毒氣下,雙方的白刃戰極其慘烈,114師以犧牲大半的代價擋住了日寇的攻勢。
日寇被在毒氣中依然英勇作戰的中國軍人戰鬥吓破了膽,立即選擇了轉移目标,去後方偷襲,但最終也未能得逞。
五、“36師要永遠站着!”
戰鬥來到第8天,日寇的援軍已經為筱洲立兵補充了五次兵源。此時的荻洲立兵實力大增,他調動所有主力,再次對着正面發動總攻!
連日來的激戰,36師的精銳已經損耗殆盡,将所有傷員算上也隻剩1000人不到。面對日軍的鐵騎,他們已經沒有了抵抗的能力。陣地連連失守,這場戰役眼看着就要失敗了。
就在此時,一個勇毅的身影站在了陣地上,那就是71軍的軍長宋希濂。他看着傷痕累累的戰士和遍野的屍體說道:“
36師要永遠站着!絕不能趴下!狠狠地打,弟兄們才能死而無憾!
此刻軍長親上前線,36師剩下的戰士們一個個視死如歸!兩萬日寇的全力進攻,竟被這1千将士狠狠地摁在了地上!
日寇當然不會就此罷手,日夜攻打,但是36師的戰士們沒有一個趴下的,他們就跟宋希濂所說,永遠地站着!
9月11日淩晨,荻洲立兵再次下令全力攻打,36師堅守到至早上9點。此時,富金山守軍隻剩下主峰上的最後一個陣地,彈盡糧絕的36師全體上刺刀,跟日寇展開白刃戰!
最終,36師出色地完成了阻擊日寇10天的任務!軍長宋希濂指揮部隊撤出了富金山。
這一戰71軍共傷亡15000餘人,日寇共傷亡10000餘人,戰後當地留下了觸目驚心的“萬人坑”。
阻擊戰的主力部隊36師,僅僅剩下800餘人,他們以幾乎全軍覆沒的代價,守住了中國人的尊嚴,鑄寫了中國軍人的榮光!他們永遠站在了富金山的陣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