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可不可以把沙池變成斜的?或者沒有什麼明顯的限制?這個案例或許是個好的解答。

幼稚園的沙池很多時候都是在平地上搭建而成,或者特别一點,将沙池設定在深坑裡。不過,除了這種做法,沙池是不是還可以變得更與衆不同一些?不要被“池”限制,在斜坡上建玩沙設施?或者讓沙池自由一點,沒有什麼明顯的界限?
這周找到一個很特别的戶外玩沙設施分享給大家,給大家解答一下上面的問題。
位于神奈川橫濱市的川和保育園創辦于1942年,幼稚園以可以激勵兒童主動去創造遊戲,獨立玩耍的環境而聞名。
保育園中曾經擁有一個“帶坡度的沙池”,或者不應該稱之為沙池,而應該叫做玩沙設施。幼稚園的園長叫此處為“大漏鬥”,強調玩沙設施中沙子漏出來的這種情況。從圖檔,我們也可以看到,這處設施沒有非常明顯的邊界,沙子也是可能會随時溢出的情況,整體看着也非常的樸素,但是并不影響幼稚園戶外的一處亮點。
這個沙池的設計最重要的一點是帶有坡度,這個坡度不是斜坡,而是由在階梯式的地面上鋪上沙子形成的坡度,這樣的設定可以讓孩子們在玩耍時也能讓身體保持平衡。沙池右側有沿台階向下流淌的小溪流,一旁還按照兒童的步幅嵌入汀步,孩子們往上運水時腳下也能保持穩定。
除了完成一些遊樂設施的設定外,工具是非常重要的,它們的存在可以激發興奮的情緒,幫助遊戲内容變得無限豐富。為了讓玩沙變得有趣,幼稚園為孩子們準備了許多工具:水桶、鏟子、噴壺、挖水道的竹筒。這些東西為孩子們增加了玩耍的方式。
2018年幼稚園進行了搬遷和重建計劃,由sum design和TENJIN STUDIO共同設計,新學校建築和周圍的森林環境創造讓教育自然發生的理念在新的空間中得到有力地延續。
設計師根據自然地形包圍的場地形狀,将建立築設計成一個環繞花園,建立築和背後的森林有相連的過道,将幼稚園和自然建立了一種強聯系,當人們進入幼稚園,人們就能感受到豐富的大自然的溫馨氛圍。
建立築前方巨大的開口成為新的戶外活動場地。泥土直接展露在人們的眼前,中間成為了新的玩沙設施所在地,就像一個完全沒有處理過的大型沙堆。
沙池的坡度有陡有緩,但都是孩子們可以爬上去的坡度,沙池周圍散落着工具置物架,木闆、鏟子、平坦且大面積的石塊,操作台以及手推翻鬥車等等,水池就在沙池的不遠處,孩子們可以輕易地将水運到沙池處,在沙池上研究水的流向哪裡?
不論是新的玩沙設施還是舊的玩沙設施,造型如何變化,它們都發揮了不規定孩子的玩法但激勵了孩子們自己思考、自主玩耍的作用,原因就在于這個沙池沒有限制,具有多種選擇,而且也由于沒有限制,會有很多偶然狀況發生,這也使得玩沙過程變得更有趣。
這也許是重視遊戲、反複推敲環境構造的結果吧。
近兩年,沙池上又新增了一個大型設施,幼稚園的孩子們擁有了更多的遊戲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