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對越反擊戰,共有48名越軍投奔我國,最大心願就是能過上好日子

1979年2月17日我軍開始進行了對越反擊,到3月16日撤軍回國,這算是戰争第一階段的結束,但是自我軍回國的那一刻開始,越軍又在邊境搞些小動作,由此摩擦不斷,後來又發展成為兩山輪戰,一直打到1989年才算結束。

在這十年間,有一些越南官兵因不堪黎筍集團的殘暴統治,選擇了投向光明,根據廣州軍區政治部外籍軍人收容所的記錄,一共收容了48名越軍。其中10人是軍官,14人是士官,21人是士兵,還有3人是民兵。

經過審訊得知,他們投奔我國就是想過上好日子,而促使他們走出這一步的原因卻不相同,總結起來可以分為五類。

對越反擊戰,共有48名越軍投奔我國,最大心願就是能過上好日子

一類是不滿越南當局的民族政策,别看越南的領土面積不大,民族可不少,一共有54個,我國疆域是其30多倍,也才比他們多兩個。

越南的主體民族是京族,政策也主要維護京族,但是在越軍當中,少數民族官兵比重并不低。少數民族官兵明明做了同樣的事,甚至要更出色,提拔的卻永遠是京族人,這樣的打壓讓其少數民族官兵非常不滿。

而且越南的少數民族一般都住在中越邊境,受到中國的影響很大,是以幹脆橫下心來投奔中國。有一位連副政治員就是很明顯的例子,他就因為家住在中越邊境,被越南當局懷疑有親華迹象,一直刻意打壓,後來還被強迫複原,複原之後又不安排工作,是以他最後就來到了中國。

對越反擊戰,共有48名越軍投奔我國,最大心願就是能過上好日子

一類是想過上更好的生活,在對越反擊打響前,越南還是很威風的,有中國和蘇聯的援助,其人民生活水準也不錯。但是黎筍集團一味的窮兵贖武,控制寮國後,一邊跟高棉打,一邊還挑釁中國,最終逼得解放軍南下。

兩線作戰是最耗國力的,越南才統一沒多久,根本沒有底子去給他揮霍。解放軍在其國土的時間不長,不過把越南北方大部分的工業設施摧毀,如果越南當局能認識到該走的路,老百姓還不至于那麼苦,但是偏偏他既不從高棉撤軍,又繼續跟中國邊境摩擦,完全沒辦法恢複民生。國家8成以上的戰略物資都是靠蘇聯援助。

錢也全是靠蘇聯,僅僅是1978-1980年間,蘇聯的軍援數額就達到19.7億美元。到了1985年,越南欠了蘇聯50億美元,當然,越南沒錢還,蘇聯也不好意思催。

對越反擊戰,共有48名越軍投奔我國,最大心願就是能過上好日子

有老大哥輸血,還勉強能維持,問題是後來老大哥自己也撐不住了。阿富汗這個帝國墳場讓蘇聯深陷其中,慢慢就對越南“斷供”了。

這可是要了越南的老命,時間都用來打仗了,根本沒考慮民生,越南本是一個農業國,糧食都全靠進口了,現在還沒錢了,那老百姓和普通士兵隻能是勒緊褲腰帶過日子了。

越南在1985年個人所得不足一百美元,被聯合國認為是世界最窮國家之一,這年還把轉業軍人的補助給斷了,引起軍人的極度不滿。沒辦法啊,沒錢了,别說轉業軍人,就連前線的士兵吃的米都是褐色的、摻了沙子,浮腫病和衰弱病慢慢在越南軍營蔓延。

這種情況下,越南軍人怎麼會不羨慕對面的中國呢。當時的中國已經通過改革開放走上了高速發展的道路,跟越南的每況愈下完全是鮮明的對比,是以有16人是因為想過上更好的生活而來到中國。

對越反擊戰,共有48名越軍投奔我國,最大心願就是能過上好日子

一類是家中親屬遭到迫害,上面說過越南的經濟是非常糟糕的,政府沒辦法就把手伸向了人民,規定每家每戶按比例上繳家禽,一位越南公安學校的學員就是因為家境貧困,其父沒辦法達成上繳名額,被公安給殺害。是以他一氣之下殺了兩名公安跑到中國來了。

一類是感念中國的好,想回到當初同志的年代,中國當初對越南真的可謂仁至義盡,給他們援助的大米難以數清,派人、給錢幫他們打跑侵略者,沒想到越南轉而将槍口對準我國。這主要歸罪于黎筍集團,在越南其實也還是有親華人士的,在黃文歡來到中國之後,一些越南軍人以他為榜樣跑了過來,希望他能帶領越南再次“革命”。

對越反擊戰,共有48名越軍投奔我國,最大心願就是能過上好日子

最後一類是自己被迫害,一位越軍營财務助理員就是無妄之災,因為部隊的公款私款都遭到了盜竊,上級就懷疑是他,拿不出證據卻把他開除黨籍,還想将他送上軍事法庭,是以他橫下心槍殺了幾人後跑來了中國。

總的來說,大體就是這五類,後來這48人有一半被安排在我國做勞工,成為了中國人,有的通過其他途徑去往香港,還有10幾人最後選擇再回到越南。

其實越南的近代,隻要跟着中國就能過得很好,像其抗法、抗美,都是親中而成功的,他們現在經濟增速快,也完全是靠模仿中國,如果沒有黎筍那一段就好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