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全國首例!艾滋病兒童腎髒移植手術成功進行

對患兒來說,這隻是萬裡長征的第一步。

撰文 |汪航

來源 | “醫學界”公衆号

作為廣西醫學科學院·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醫院移植科主任,賴彥華曾主刀過上千例器官移植手術,但為感染艾滋病兒童做手術,不止是他,這在全國都是第一例。

全國首例!艾滋病兒童腎髒移植手術成功進行

賴彥華主任

手術對象是一名十歲左右的兒童。由于不幸感染HIV病毒,患兒長期進行抗病毒治療,後又被診斷出腎病,逐漸發展為尿毒症,進入長期血透治療階段,“嚴重影響學習、生活以及生長發育。”

多家醫院轉診後,家屬向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醫院移植科求助。

幾個月前,當患兒家屬找到賴彥華主任時,他回憶稱:“小孩免疫力低下,出現了相關的并發症,而且剛經曆過一次嚴重的肺部感染,住在當地ICU裡,非常危重。”

他告訴“醫學界”,得了尿毒症的艾滋病兒童,接受血液透析的難度較大,很多醫院不具備為艾滋病感染者做透析的能力。另一方面,家屬也正在尋找腎移植的機會。

據悉,雖然我國腎移植手術技術已十分成熟,但HIV感染者的腎移植例數相比于歐美國家仍然較少。

查閱國外相關文獻後,賴彥華主任認為患兒“理論上具備手術條件”。此後,他與醫院腎内科、血液淨化中心和感染科等科室進行會診評估,制定了診療方案。

全國首例!艾滋病兒童腎髒移植手術成功進行

器官移植團隊分析患兒病情

“腎移植之後要吃大劑量的免疫抑制劑,會讓患兒的免疫力下降,如果肺部感染沒有治好,反而會加重病情,危及生命。”

此外,“由于HIV病毒會攻擊人體免疫細胞,如果病毒複制量大的話,患兒的免疫力也将非常低下,有可能會導緻病毒進一步增加,後果同樣不堪設想。”

從第一次接診這個患兒開始,賴彥華主任團隊花了近8個月時間來監測患兒肺部感染的吸收變化情況、體内的病毒數量及免疫功能改善情況,評估和調整患兒的透析方案,確定手術安全性,尋找最佳的手術時機。

賴彥華主任稱,除了身體虛弱之外,兒童在血管、血流動力學、血壓波動等方面也不及成人穩定,再加上艾滋病病毒的傳染性,這場“手術難度與風險并存。”

全國首例!艾滋病兒童腎髒移植手術成功進行

廣西醫學科學院·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醫院移植科

在此之前,他有着20年移植科工作經驗,做過上千例器官移植手術,但這還是第一次為艾滋病病人做手術。

“這是我們團隊的空白,我們咨詢了外院相關傳染病醫院科室,學習給HIV病人做手術的經驗,比如手術手套、血液防濺等,降低傳播風險。”

在監測、調整治療方案的過程中,患兒看到其他住院孩子陸續都做完手術、回到校園,開始有些着急,他曾詢問賴彥華:“什麼時候可以輪到我(做手術)?”

“我當時無法給他一個明确答案。我們的目标一直很清晰,不僅要把手術做了,還要順利完成。”

經過長達8個月的調整和準備,患兒肺部感染終于治愈并穩定,HIV-RNA轉陰大于半年,CD4+T淋巴細胞達到700個/ul,達到手術标準,手術時機成熟了。

一個月後,患兒成功比對到合适腎源,手術由賴彥華主任擔任主刀醫生,助手、麻醉師等16位醫護人員參與其中。

全國首例!艾滋病兒童腎髒移植手術成功進行

手術過程

3個小時後,賴彥華主任團隊成功為患兒進行了腎髒移植手術,術後經過密切監測,患兒恢複順利。

出院當天,他在朋友圈寫道:“評估艱難,調整艱難,等待艱難;手術順利,恢複順利,出院順利!祝福這個小朋友。”

全國首例艾滋病兒童腎髒移植手術背後,賴彥華主任認為,一方面是高效抗逆轉錄病毒治療(HAART)的進步和腎移植技術的長足進步。“另一方面,公民逝世後器官捐獻的發展,讓尿毒症患者有更多的手術機會,加上我國在器官配置設定制度上,兒童有一定的優先權,為快速比對腎源、進行移植手術提供了外在條件。”

全國首例!艾滋病兒童腎髒移植手術成功進行

到病房看望患兒

雖然手術成功實施,但對患兒來說,這隻是萬裡長征的第一步。

“患兒目前隻是完成了第一階段的治療,渡過了手術和急性排斥的危險期,遠期風險還包括慢性排斥和感染,因為現在吃的排斥藥會導緻免疫力下降,是以有可能導緻機會性感染,還要長期進行監測。”

賴彥華主任稱,團隊将繼續陪伴這個特殊的小病人健康成長。

來源:醫學界

責編:田為

校對:臧恒佳

制版:薛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