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她是乾隆最早深愛的女人,比令妃還要得寵,一入宮便離奇去世

乾隆是在雍正十三年九月繼承大清皇位,其實,早在雍正五年,乾隆便已經成婚了,繼位之前,乾隆身邊還有八九個侍妾,其中有一位深得寵愛,她就是儀嫔。

她是乾隆最早深愛的女人,比令妃還要得寵,一入宮便離奇去世

清朝時期,皇帝會給皇子指定嫡福晉或側福晉,除此之外,還會賜予數量不等的官女子,這些官女子大多會被皇子納入房中,成為侍妾,如果某位侍妾生下兒女,是有機會成為側福晉的。

那麼,儀嫔是怎樣來到乾隆身邊的呢?要搞清楚這個問題,需要看一下她的出身。

據史料記載,儀嫔本姓黃氏,祖父是内務府營造司掌印郎中佛公保,父親名為戴敏,原本沒有官職,乾隆繼位後給了他一個圓明園額外副總領的差事,從儀嫔祖父佛公保的官職來看,儀嫔是一名來自内務府的包衣奴才,而且還是包衣管領那一種,包衣管領即我們所熟知的辛者庫。

她是乾隆最早深愛的女人,比令妃還要得寵,一入宮便離奇去世

此外,儀嫔有一個叔叔名為黃阿琳,為正黃旗參領兼佐領,是蘇州織造李煦的女婿。由此來看,儀嫔似乎是來自内務府的包衣漢人。

既然是包衣奴才,就要參加内務府組織的宮女選秀,是以,儀嫔在雍正初年參加了宮女選秀,并被順利選中,而且,雍正并沒有将她留在内廷(後宮),而是将其賜給了四阿哥弘曆,即後來的乾隆皇帝。

關于儀嫔在乾隆繼位之前的事迹,史料中幾乎沒有記載,不過有兩件事與她是有關系的。

第一件事是雍正九年四月十二日,黃氏懷上了弘曆(乾隆)的孩子,但是卻沒見生育記錄,推測應該是小産或流産了。

第二件事是在儀嫔後來的祭文中有“習娴女史”和“勤婦功于紫掖”的描述,由此可知,儀嫔應該具有一定的文化修養,而且還擅長刺繡等針線活。

她是乾隆最早深愛的女人,比令妃還要得寵,一入宮便離奇去世

雍正十三年九月,寶親王弘曆在太和殿繼承了大清皇位,即為乾隆皇帝。乾隆繼位後,對潛邸的妻妾進行了诏封,儀嫔當時是被封嫔,暫時沒有封号。就在乾隆繼位後的九月二十五日,皇後富察氏、貴妃高氏等後妃前往田村殡宮祭奠,所用輕車隻有七輛,不見儀嫔的身影,推測此時的儀嫔應該是已經處于病重狀态。

此後,在乾隆元年正月的清宮檔案中,便不見了關于儀嫔的任何記載,一直到這一年的九月份,乾隆才追封黃氏為儀嫔,可知,儀嫔應該去世于雍正十三年九月到雍正十三年底這段時間。

那麼,為什麼說乾隆對儀嫔非常寵愛呢?

因為在乾隆繼位後,诏封妃嫔的同時,還給兩個妃子家族擡了旗,一個是貴妃高氏,即後來的慧賢皇貴妃,慧賢皇貴妃一家由鑲黃旗包衣擡入滿洲鑲黃旗,另一個便是儀嫔,儀嫔一家由正黃旗包衣管領(辛者庫)撥入正黃旗包衣佐領,相當于給儀嫔一家太高了身份。

她是乾隆最早深愛的女人,比令妃還要得寵,一入宮便離奇去世

當時,這個榮耀可不是一般人能夠享有的,比如說後來盛寵一時的令妃,乾隆十年之前便已經入宮了,但一直到乾隆十六年,才擺脫了包衣管領(注:令妃一家最初為正黃旗包衣管領下人,即辛者庫人)的身份,成為包衣佐領,擡入滿洲鑲黃旗,那又是後來的事兒了,主要是因為她兒子嘉慶做了皇帝。

是以,可以推測,這個儀嫔當時是非常得寵的,她在初次诏封中,與純惠皇貴妃相同,都被封為嫔,也就是說,假如儀嫔平安地活着,她至少也是個皇貴妃,可惜的是,就這樣一個備受乾隆寵愛的女人,卻匆匆地離開了人世,以緻于人們都忽略了她的存在。

參考資料:《清史稿》《清高宗實錄》《内務府上谕檔》《皇朝文典》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