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最早使用姓氏的國家,便是我中國。目前為止,可以查到的姓氏就有5000多個,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單姓有3484個,而為數不多的複姓也大概有2032個。除此之外,還有三字姓,也有146個,三種姓氏加起來便共有5662個。
在夏商周時期,男子用的是氏,女子才用姓,姓氏的曆史可以說是源遠流長,伴随上下五千年曆史長河,如今文明我們稱之為百家姓。

姓氏的來源
姓名的來源衆說紛纭,其中比較多的觀念認為,中華古姓氏的來源是先人對圖騰、祖先以及宗教的崇拜,在現在很多現有的古代文獻中也印證了這一點。
在古姓氏中,我們會發現有很多古姓是女字旁,還有的是女字底,這跟最早的原始人類社會時期的母系制度相關,用姓來區分每個氏族。
比如說姜、姚、嬴、姬還有姞,這些都是女字旁,黃帝姓姬住姬水之濱,炎帝姓姜住姜水之旁,就是根據出生地或者是成長的地方的名稱來作為姓氏。
周朝周天子姬發也是姬姓,從後來衍生出數不勝數的姓氏來看,也足以說明,黃帝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祖先。
随着社會的發展,父系制度漸漸取代了母系制度,階級社會制度取代了氏族制度,姓和氏,由此可見,不僅是階級的産物,同時也是文明的産物。
姓從一開始的差別于氏,到後來漸漸統一,到了秦漢時期,姓即氏,氏即姓,隻是在不同的場合有一定的差別。
舉個例子,如今我們在介紹自己的時候,說的是:免貴姓什麼,而不是免貴氏什麼,例如家譜,上面寫的是什麼氏家族,而不是什麼姓家族。
姓氏文化經曆了五千年的發展和傳承,代表了我國傳統的宗族觀念,話說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可見姓名在中國人眼中不僅是一個稱謂而已,姓氏也是血緣文化的記錄方式。現在全國最大的三個姓氏分别是王、李和張。
上下五千年的文化旅程,姓氏也在不斷地發展,有一些大的姓氏漸漸走向沒落甚至消失了,也有一些小的姓氏發展成了大的姓氏。其中有一個姓氏從未衰落過。據統計,我國有接近4億的人口,是姓李、王、張、劉、陳。
六個從未衰的姓氏
第一個是李姓。在我國曆史上,李姓的帝王一共就有60多個人,覆寫十二個朝代,其中名氣最大的是唐朝的李氏家族,如今世界上李姓人數的總人口超過了一個億,目前是我國第二大姓。
李姓有李樹圖騰之說,是以以前很多李氏子孫家裡還會種李樹,包括唐朝皇宮裡面也種植了很多李樹,也有說李氏的圖騰是老虎而不是李樹。包括現在南韓和北韓也有大量姓李的人,可見盛唐的影響力之大。
李氏最早在先秦時期,主要在河南活動,到了春秋戰國末年,活動範圍已經擴大到山西、湖北、河北、四川和陝西等地。
曆史上的李姓名人很多,秦朝的李斯,著名的政治家、書法家和文學家,在秦始皇滅六國的事業上起了關鍵作用;李唐王朝更不用說,空前絕後的影響力,唐朝的唐太宗李世民,開創貞觀之治,對外開疆擴土,在曆史上留下了濃重的色彩。
開元盛世的唐玄宗李隆基,都是李唐王朝代表性人物,包括同一時期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李白,也是李姓。
第二個是王姓,王姓的影響力不比李姓差,王姓沒出過皇帝,但出了151個宰相,目前是我國的第一大姓,也是宋朝、元朝、明朝時期的第一大姓。
王姓在全國的分布範圍非常廣,集中在山東、四川、河南、河北和山西等地,還有浙江、江西也是王姓人口的集中地,就省份來說,王姓人口最多的是浙江。
王姓一直活躍于政壇,出過像書法家王羲之、有書聖的美稱,《蘭亭序》更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還有唐代著名的詩人王維、王勃都是王姓傑出人物,還有四大美人之一的王昭君。
第三個是張姓。
張姓最早的起源是在現在的河南與河北一帶,在張姓的發展曆程中,道教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是因為道教的擴張而傳遍到全國的,現在張姓的第一大省是山東地區,張姓的郡望有26個之多,收入張姓曆代名人有1741名。
鬼谷子門生,以連橫之策遊說六國的張儀,還有張良,楚漢三傑之一,都留在了曆史的名人堂上,也不乏張居正、張飛這樣話題感十足的人物代表。
第四個是劉姓。
劉姓早期都是在北方一帶發展的,後來開始向河南和江蘇傳播,如今在山東、河北和江西分布得也很集中。據有關資料顯示,劉姓有名的郡望有十八個左右,劉姓帝王多達66個。
比如漢高祖劉邦以及他開創的一脈傳承的劉氏家族,都是劉氏名人的代表,漢朝是我國曆史最繁榮的封建王朝之一。到了明朝初年的劉基劉伯溫,也是劉姓,他幫助朱元璋平定天下,常常與諸葛孔明相提并論。
還有近代的革命家劉少奇,革命烈士劉胡蘭等等。
第五個是楊姓。
關于楊姓的發源地,比較多的文史資料顯示在現在的山西省境内。春秋戰國時期,楊國被晉國滅了,于是楊姓開始向山西發展然後再發展到陝西,接着是到河南一帶。
楊姓在海外分布比較廣,古代他們已經開始向東南亞國家遷移,主要是為了避開天災到海外謀生,到了鴉片戰争時代,楊姓人士的遷居地區主要是歐美,是以有歐美澳洲楊氏之說。
四川是我國楊姓第一大省。楊姓的壯大離不開隋朝的推波助瀾。
在漢朝不論是東漢還是西漢,楊姓是當時的名門,在政壇占有一席之地,因斬殺項羽而被封侯的楊喜,還有他的後世子孫楊敞也是西漢的一代名相。
楊姓的巅峰時刻是在南北朝後建立了隋朝,隻是遺憾的是,昙花一現的隋朝政府讓楊氏的影響力開始走下坡路。
第六個是趙姓。
趙姓的起源有很多版本,大祥地在現在的山西省,春秋時期秦國和趙國的國君都是赢姓趙氏。
戰國時期趙國貴族又稱平原君的趙勝、馬服君趙奢、還有三國時期的趙雲,都是趙家人物的名人,還有能在手掌上跳舞的趙飛燕,留給後世更多的是話題。
趙姓是南宋和北宋的國姓,趙匡胤陳橋兵變建立宋朝,可想而知,趙姓的聲望在當時達到了曆史的巅峰。
以上就是曆經上下五千年,從未衰落的姓氏,另外還有陳姓,黃姓,在曆史上留下了厚重的色彩,經受住了歲月變遷的考驗,每一個姓氏都有屬于它的故事與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