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劉禅投降後寫下3個字被免于斬首,群臣不解,司馬昭:反着讀

人們經常用扶不起的阿鬥來形容沒有作為或者難成大事之人,阿鬥劉禅作為蜀國後主,不但一點都沒有他老爹的英雄氣概,反而更加懦弱無能,當年長坂坡趙雲抱着他殺得七進七出之時,這小子竟在趙雲懷裡呼呼大睡,有詩曰大龍懷中小龍眠。

劉禅投降後寫下3個字被免于斬首,群臣不解,司馬昭:反着讀

這句話應該是通過熟睡的阿鬥對趙雲無雙戰力的贊美吧,多少也有點嘲諷的意思,但是就是這麼一個人,劉備執意将他立為太子,而後司馬昭出兵伐蜀,劉禅投降,之後寫下三個字令司馬昭免去了他的死罪,群臣不解,司馬昭說,倒着讀。

後期不堪一擊的蜀漢

劉備病故白帝城之後,後主劉禅繼位,年幼無知的後主對于朝中大事隻有一句話,一切全憑相父做主,當起了甩手掌櫃,說實話朝中之臣能夠不離不棄輔佐劉禅,全是看在劉備的面子上,所謂知遇之恩,無以為報,諸葛亮都是為報三顧之恩,托孤之重。

劉禅投降後寫下3個字被免于斬首,群臣不解,司馬昭:反着讀

而後,諸葛亮病故,連年北伐耗盡了蜀國國力,你以為蜀國失去諸葛亮就這樣玩完了嗎?不然,劉禅也并非我們所認為的那樣昏庸無能,其後劉禅仍然做了29年的皇帝,乃是整個三國後期在位時間最長的國君。

公元262年司馬昭決心伐蜀,出兵劍閣,由于姜維的奮起反抗,魏軍難以行進,此時鄧艾想出奇謀,正面佯攻之下偷渡陰平,沿路占領各處隘口之後直奔成都而去。

諸葛瞻領命前去鎮守綿竹,奈何諸葛瞻最終戰死綿竹,面對大兵壓境,劉禅不顧部分臣下力主一戰,選擇開城投降。

劉禅投降後寫下3個字被免于斬首,群臣不解,司馬昭:反着讀

劉禅的小算盤

身為帝王,能靠一己之力坐近三十年皇位,沒點手段城府怎麼行,面對魏軍的兵臨城下,劉禅投降也是有他的想法的,就目前的戰況看,鄧艾牽制姜維于劍閣,偷渡陰平之後肯定給大将軍姜維來一個戰術繞後,兩面夾擊之下絕對是兇多吉少。

另外就是蜀國的現實狀況,諸葛亮一早就說過曹強而孫劉皆弱,這是自三國建立就有的現狀,自一早開始大魏的實力就是強于蜀漢的,這也是當初吳蜀兩家聯合的原因,蜀漢全盛時期尚不能與之抗衡,更不用說丢了荊州的現在了。

劉禅投降後寫下3個字被免于斬首,群臣不解,司馬昭:反着讀

真要打起來連一個叫得上号的武将都沒有,所謂蜀中無大将廖化作先鋒,真是無比的諷刺,而且蜀中文官居多,大部分不主張與魏國決一死戰,因為他們知道國家現狀,知道即使死拼結果也不會改變,還不如投降保一條命。

是以力挺劉禅投降,當然劉禅也認識到這一點,當然投降也是必然,因為後期的蜀漢是宦官當權,此等貪生怕死之小人若是劉禅不降難保會做出什麼事來,多種原因驅使下,劉禅投降了。

劉禅投降後寫下3個字被免于斬首,群臣不解,司馬昭:反着讀

樂不思蜀

三國之中有一句很經典的話叫天無二日,國無二主。當年的漢獻帝被逼迫讓位于曹丕之後被封為山陽公,而後就任途中就被處死了,眼下劉禅投降,作為亡國之君的他理應難逃一死。

誰知司馬昭卻沒有下手将其封為安樂公主,并與其家眷一同送往洛陽安置,你以為司馬昭能如此放過劉禅嗎?如此做僅僅是為了堵住天下悠悠之口,曹丕都隻敢玩陰的,他豈能正面下手。

劉禅投降後寫下3個字被免于斬首,群臣不解,司馬昭:反着讀

來到洛陽之後,其實司馬昭也知道劉禅不是表面看起來這般簡單的,雖說劉禅在洛陽整日吃喝玩樂歌舞升平,但是司馬昭還是放心不下,總感覺劉禅是裝出來的。

表面一副無所謂的樣子其實暗地裡想要重整兵馬,東山再起,因為諸葛亮亡故後僅憑他一人苦苦維持蜀漢幾十年看,這個人不簡單。

劉禅投降後寫下3個字被免于斬首,群臣不解,司馬昭:反着讀

于是司馬昭曾在席間試探劉禅,在邀請劉禅赴宴之時,曾讓舞姬故意在席間跳起蜀舞,想看看劉禅對蜀國的态度,誰知其他大臣都在掩面哭泣的時候劉禅卻是一副事不關己的樣子。

這樣就更引起司馬昭的懷疑了,再怎麼沒心沒肺也不至于對自己國家的特色舞蹈都置若罔聞吧,于是直接上前問道“頗思蜀否”劉禅回答“此間樂,不思蜀也”。這樣的回答讓司馬昭很是滿意,但是終究放心不下。

劉禅投降後寫下3個字被免于斬首,群臣不解,司馬昭:反着讀

當然,面對劉禅的這句解釋也有不少心思頗深的人喜歡如此解釋“此間樂?不,思蜀也”當然劉禅當時究竟為何意思我們無可稽考,心思缜密的司馬昭到底有沒有想這麼多我們也不知道。不過,肯定的是,司馬昭對劉禅依舊放心不下。

殺意消散

自那次之後,除了派探子暗地裡盯緊劉禅之外,還經常去檢查劉禅的卧室和其他常去的場所,而後,密探在劉禅房中發現一張字條,并很快送到了司馬昭眼前。

劉禅投降後寫下3個字被免于斬首,群臣不解,司馬昭:反着讀

司馬昭本以為上面應該是一些大逆不道的話,誰知道上面總共就三個字,中山寨,旁邊群臣看了都是一臉疑惑,不知道劉禅想要表達些什麼,然而此時司馬昭卻是哈哈大笑,讓群臣倒過來看,這三個字其實為寨山中。

從這三個字可以充分看出劉禅渴望回歸于山野田園生活的想法,仿佛就是故意寫給司馬昭看一般,就是在告訴他,别再找人監視我啦沒事也别找人在進我房間亂翻我東西啦。不用懷疑我,我的心思早已歸隐于田間的山寨中啦!

劉禅投降後寫下3個字被免于斬首,群臣不解,司馬昭:反着讀

也就是說,劉禅執掌蜀漢江山那麼多年,國家滅亡乃是天命不可違也,他也沒有精力再去想什麼複國報仇了,但是他還沒玩夠呢,他現在心裡想的也隻是過過閑雲野鶴的惬意生活就知足了。

且不說劉禅所表達的意思是真是假,總之司馬昭自那個時候起也不再處處為難劉禅了,其實劉禅隻是單純地想活下去,作為亡國之君的他隻是不想像漢獻帝一樣死于非命罷了。

而後統一之勢勢不可擋,雖說司馬昭沒有當上皇帝,但是他的孫子司馬炎稱帝,并在280年滅掉東吳,一統天下,真也好,假也好,劉禅最終還是沒有想司馬昭說的那樣卷土重來。

劉禅投降後寫下3個字被免于斬首,群臣不解,司馬昭:反着讀

總體來看,劉禅真是衆人口中所說的那樣孱弱不堪嗎?為圖生存之道将司馬昭都安排得明明白白,也算是一個工于心計和謀略之人了,我們應當正确認識。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