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候有許多讓我們現代人難以了解且認可的風俗習慣,例如殉葬制度,奴隸社會的一種非常殘酷的制度,最早發現于商代,幾乎曆朝的一些帝王将相都沾染着“活人殉葬”這一惡俗。
殉葬的出現,是因為當時的古人們一廂情願地認為:人死後靈魂生活在另一個世界裡,墓葬也是墓主在另一世界的居所,一切按照随葬活人可以供墓主死後奴役驅使。

傳說言:秦始皇陵的兵馬俑皆是活人所制,精氣神全集俑上,護衛秦皇千秋萬代,征伐陰間。這聽起來似乎很無稽之談,但也可看出古人對人死後的想法。皇帝駕崩西去時,後宮如花似玉的妃嫔們,許多正值青春美好年華,還未開始好好享受人生,卻即将踏上黃泉路,長眠在那冰冷的墓穴。她們當然不願意,可這事哪由得她們,是以有四種方法處理。
第一種:自殺
有的妃嫔隻是鬧鬧、試試能不能逃脫免去,哪怕隻有一絲希望都要去嘗試,畢竟死亡的恐懼實在磨人。妃嫔們在吃完一頓飽飯後,要麼主動挂白绫吊死,要麼飲毒酒死,這些是體面的。既然抵抗無果,安靜無災害地死也是很好的。
第二種:被自殺
妃嫔鬧完無果,仍舊不甘心,想着逃跑反抗,這麼不配合,那公公們就會出場了,吃完這頓飽飯就上路,活生生勒死。死相難看,後期處理妥當還是沒什麼問題的。
第三種:水銀灌體
這是最殘忍最恐怖的,可以最好的保護殉葬者的屍體。大緻流程是這樣的:先給殉葬者吃麻醉藥品,藥效産生就開始在人的頭顱和嘴巴裡灌水銀,到一定數量差不多就停止。這樣她們在死後很長一段時間内屍體不會腐爛。這種方法有傷天和,少有人會如此做,但不是沒有。
第四種:活埋
這是最簡單粗暴的。先不透露殉葬消息,在擡棺封墓時,将她們領進陵墓,後封死出口,妃嫔們隻能在墓道中等最後一絲氧氣的消耗,等待死亡的到臨。漫長的死亡等待,會逼瘋她們。有的會主動了結自己,或是互相了結。許多達官貴人中墓穴中,橫七豎八擺在地面的屍體,就是被活埋的。
正所謂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不死或逃,就是忤逆,滿門抄斬的大罪。不如一刀來的痛快,想着下輩子不再與皇室扯上關系。直到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的滅亡,殉葬制度才算徹底完結。可憐那些陪葬的妃嫔們,高高在上,美貌如花,也難逃如此一死。
還好封建社會已然不存在了,現在我們的生活比起以前不知道好了多少呢?新社會,人人平等。不再像以前男尊女卑,還有那麼殘忍的各種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