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4平米的“窮人”墓,考古隊都懶得發掘,卻出土6斤黃金225件國寶

4平米的“窮人”墓,考古隊都懶得發掘,卻出土6斤黃金225件國寶

“逝者為尊”在古代是一個不成文的規定。特别是封建時期的王侯将相。

他們逝去的時候會有許多的陪葬品,這些陪葬品大多精美絕倫,價值不菲。

到了後世,甚至還會有将人作為陪葬的,建構一個亡者的世界。

就像是影視劇《盜墓筆記》演的那樣,考古人員在發展古老墓室的時候,也會小心翼翼地進行挖掘。

4平米的“窮人”墓,考古隊都懶得發掘,卻出土6斤黃金225件國寶

墓室中挖掘出來的,不僅僅是精美的陪葬品,更是一個時代的曆史和象征。

我們對于過去那個神秘的帝王時代的了解,有百分之八十都來自于這些墓穴。

古人也用這些墓穴,宣誓着屬于他們的驕傲。墓穴的大小,是反應墓主人身份最直覺的表現。

墓穴越大,構造越複雜,其主人的身份也就越高貴。相對的,墓室越小,墓主人的身份也就越平庸。

4平米的“窮人”墓,考古隊都懶得發掘,卻出土6斤黃金225件國寶

其原因,首先是在那個年代,人們使用的工具是非常簡單的,特别是秦漢時期,以青銅器為主。是以打造一個巨大的墓穴,放進去非常多的陪葬品,這對于窮人來說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

其次百姓忙于生計,活人尚且活不下去,對于逝去的逝者,能夠建造一個小小的墓穴令其安息已是不易,更何況陪葬品,能有幾個平日用的碗碟都要是不錯的人家了。

可是,萬事皆有例外。

考古隊員在已經确定了的一座窮人墓旁邊挖出來一個四平米的墓穴。墓穴内部全部都是金器,制作精美,有的甚至還鑲嵌玉石。

4平米的“窮人”墓,考古隊都懶得發掘,卻出土6斤黃金225件國寶

想來這像是哪個世家大族孩童的墓穴,畢竟隻有四平米,卻有如此的的陪葬品。

但是旁邊的窮人墓,又該如何解釋。

有如此巨大的金器陪葬,究竟是來自于哪個朝代,為什麼沒有任何身份等級的象征呢。考古工作一度陷入僵局。

要說這四平米的“窮人墓”的發現,還是要感謝當地居民的自覺性的。因為這座墓穴位于陝西省寶雞地區。

4平米的“窮人”墓,考古隊都懶得發掘,卻出土6斤黃金225件國寶

陝西省作為一處寶地,在古代多次作為國家帝王之城存在,在後世的挖掘中,也有不少的巨大墓穴在這裡問世,對于我們對那個遙遠時代的探索,有着重大意義。

也正是是以,當地在大興土木的時候,也會先請考古隊員進行勘測,檢查。以防止在修建其他設施的時候“誤傷”這些珍貴的曆史象征。

而這次的四平方米“窮人墓”,就是在興修電氣裝置廠的時候發現的。一開始考古人員對于這個窮人墓并沒有十分的重視。

先挖掘出古人遺骸的墓室中,僅僅隻有幾件陪葬品,因為考古人員斷定是平民墓,沒有什麼研究價值。

考古人員尚有重任在身,就隻留下了幾個人繼續勘測,誰知就是這個不被重視的窮人墓旁邊,竟然有一個四平米的金器墓。

4平米的“窮人”墓,考古隊都懶得發掘,卻出土6斤黃金225件國寶

說它是“金器墓”是因為,四四方方的小格子裡放着無數的金器,足足有225件。但是墓穴卻沒有主人。

如果說這些金器都是旁邊窮人墓墓主的陪葬品,似乎也說不過去。

根據考古人員的調查這個窮人墓應該是商周時期的,根據其規模,确定是平民墓。

商周時期,對于身份等級是非常森嚴的。天子,諸侯,大夫,士兵,死後都會用青銅器将自己的身份表明。

天子用九鼎,諸侯用七鼎,大夫用五鼎,士用三鼎這些都是定死的,下一等級若是用了上一等級的數量,便會有殺身之禍。

而窮人墓裡面連身份象征都沒有,證明是士等級以下的。而以那樣的身份用這些金器陪葬,簡直是在開玩笑,根本說不通。

就在這時,有考古學家認為。或許這兩座墓穴并沒有什麼聯系。

此話一出衆人茅塞頓開。

4平米的“窮人”墓,考古隊都懶得發掘,卻出土6斤黃金225件國寶

因為電氣裝置廠的修建比較緊急,考古隊員也比較着急,對于這兩個墓穴的研究定格在了這個“窮人墓”上,反而忽略了那些金器。考古隊員重新将注意力回到那些金器上面,這才解開了這個謎團。

這些金器中最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的,要屬一把鐵劍。全金打造的劍柄造型巧妙,韻味十足。線條流暢,雕刻更是細緻,讓人眼前一亮。

更加令人贊歎的是,這個全金的劍柄上錯落有緻地鑲嵌着玉石。這對于那個年代的工藝者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4平米的“窮人”墓,考古隊都懶得發掘,卻出土6斤黃金225件國寶

時隔多年依舊完整,更加證明了制作者的精湛技藝。顯然這些陪葬品和旁邊的窮人墓,似乎沒有太大的關系。

考古人員對這些金器進一步的研究發現。這些金器的打造方法,和春秋晚期的陪葬品的打造方法如出一轍,再加上這個四平方米的墓室中沒有遺骸。考古隊員想到了不遠處的秦公大墓。

有沒有這樣一種可能。

這些金器都是秦公大墓的陪葬品,隻是有一些不法之徒,将這些陪葬品偷偷地運了出來,由于一些客觀的原因,他們被迫将這些東西埋藏在這裡。

4平米的“窮人”墓,考古隊都懶得發掘,卻出土6斤黃金225件國寶

事後這些人,也沒有将這些物品帶走。

結合秦公大墓的實際情況,這個猜想應該是正确的。可這些人為什麼沒有将這些金器帶走,而是一直保留至今就不得而知了。

當下之需是電氣裝置廠的建設,因為有了這個裝置廠,當地居民的生活環境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這個貧困的小村莊,即将走上一條富裕之路。

4平米的“窮人”墓,考古隊都懶得發掘,卻出土6斤黃金225件國寶

考古人員們,也沒有過多地占用施工隊的時間,在确定沒有遺漏的情況下,考古人員将這些國寶帶走,帶到更加合适的場所,進行進一步的研究整理。

而這邊施工隊也在井然有序地開始了電氣裝置廠的建設。

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曆史中,有太多太多我們後世無法直覺感受的東西。在這漫漫長河裡,流過的不僅僅隻有世家大族,還有一些提不上名字的意外來客。

想要真正去看清那個神秘的時代,這些亡靈的吟唱便是最直覺的映像。保護這些文物,莫因一己之私随意破壞才是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