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孫殿英先做土匪後挖清陵,後代過得怎樣?兒子是萬人敬仰的大人物

導語:清朝末年,慈禧太後垂簾聽政,把政權牢牢握在手裡,同治皇帝和光緒皇帝變成傀儡。不過,老佛爺生前有多風光,死後便有多凄慘,滿以為死後仍能享盡榮華富貴,誰料,土匪孫殿英把她的陵墓翻了個遍,所有陪葬品被搜刮一空,連屍身也不能保全。

孫殿英先做土匪後挖清陵,後代過得怎樣?兒子是萬人敬仰的大人物

一、孫殿英挖清朝陵墓,惹衆怒,成過街老鼠。

出身自貧困家庭的孫殿英,從小就在市井打滾。為人機靈,結交了很多社會上的惡棍、軍警等,混上一個小軍職後,便開始占山為王。民國初期,各方軍閥割據,發展軍事力量需要用到大量金錢,但是

當土匪搶錢始終比較慢而且風險高,于是孫殿英的目光就投向清朝的陵墓

孫殿英先做土匪後挖清陵,後代過得怎樣?兒子是萬人敬仰的大人物

清朝已經覆滅,但皇陵裡埋葬的卻是曆代皇帝和他們的陪葬品,這些物品都是極其珍貴的文物,價值連城。孫殿英這一挖,就把這些價值無法估量的文物全部毀掉了。毀壞他人祖墳,對後人來說簡直是奇恥大辱,而且清朝才剛滅亡不久,一班清朝遺老自然十分氣憤,甚至全國群眾都對孫殿英這個行為都表示十分憤慨,政府也表示要嚴懲挖墳兇手。

但是,這個"嚴懲"卻遲遲不到來,原來孫殿英發現風聲太緊就馬上把挖到的寶貝轉手送出去。精明的他

把這些盜挖出來的寶貝送給政府裡重要的官員,把這些官員哄得服服帖帖,追究責任的事情就不了了之

。平息了這場風波以後,孫殿英繼續自在地當山大王。

孫殿英先做土匪後挖清陵,後代過得怎樣?兒子是萬人敬仰的大人物

慈禧的陪葬品多不勝數,除了送出去賄賂官員的那些,孫殿英還私存了很多寶物。在日軍領侵略中國的初期,

孫殿英

也出過幾分力,用慈禧墓裡的陪葬品購置了大批武器用于抵禦日軍。隻是,他抗日的心不夠堅定,當看到國民黨軍隊處于下風的時候,便投降日軍并當起汪精衛的"豫北剿共軍總司令",

成為萬人唾罵的漢奸

。在解放戰争時,他終于被共産黨生擒,拘留在戰犯收留所,不久就病逝。

孫殿英的一生中犯下了不少錯誤,但是他在彌留時,對自己的所作所為也感到後悔。

孫殿英先做土匪後挖清陵,後代過得怎樣?兒子是萬人敬仰的大人物

二、兒子孫天義從小聽從母親的教導,性格與孫殿英截然不同。

在翻譯界有一個非常有名氣的名字叫孫天義,他是孫殿英唯一的兒子,是孫殿英的二夫人所生的孩子

。雖然孫殿英是土匪大老粗,二夫人卻是溫柔善良、賢良淑德的女性,眼看孫殿英盜挖陵墓不能阻止,于是便教育孫天義不要沾染父親的不良習慣。

孫殿英盜挖清陵的事情影響十分深遠,雖然他賄賂了官員對他不追究,但是在社會上見證十分差,連帶兒子孫天義也遭人白眼,被世人這樣指指點點使孫天義十分難過,二夫人并沒有因為兒子遭白眼而生氣,反而

不斷勉勵兒子,使孫天義樹立正确的價值觀和人生觀。

優秀的媽媽教育出優秀的孩子,孫天義在母親的影響下,學業成績十分優秀。兒子好學,對文化水準低下的孫殿英來說也是十分欣慰的。勤奮好學的

孫天義以優異的成績北京輔仁大學本文語言文學系。

孫殿英先做土匪後挖清陵,後代過得怎樣?兒子是萬人敬仰的大人物

從慈禧墓裡盜出來的文物,在孫天義心中就是家庭的恥辱,是父親犯下的罪孽。

在建國後,他把這些文物全部捐贈給國家。但是在那個特殊時期時,作為孫殿英兒子,抄家第一個就想起他了。

隻因為父親是孫殿英,孫天義卻承受常人無法身同感受的侮辱。

或者,經曆少年時期遭受到白眼的待遇,想到母親的教誨,孫天義身處逆境時依然能保持一份平和的心境。

在那個動蕩的十年

,本來擅長翻譯工作的孫天義,為了生計學會了砌窯燒磚的技術,

但翻譯的事業卻一點都沒有落下。無論白天工作多累,一到晚上開始翻譯,整個人又注入了新生命一樣,充滿活力,在那期間,他一共翻譯了8部譯著。

三、深知孫殿英對文物的破壞,孫天義父債子還,為保護文物到處奔波。

或許,孫天義覺得孫殿英毀了清朝的陵墓是大錯特錯,當見到傳承了幾千年的黃帝陵十分簡陋時,他便立志要把這個陵墓保護修繕好,後來他也順理成章地成為黃帝陵基金會會長。在退休後擔任起黃帝的守陵人,用自己的方法保護着這個經曆幾千年的陵墓。每當看見有人來到黃帝陵參加祭祀儀式孫天義就覺得十分欣慰。

孫殿英先做土匪後挖清陵,後代過得怎樣?兒子是萬人敬仰的大人物

結語:

孫殿英和孫天義這兩父子就是兩個極端,

孫殿英破壞清陵,孫天義為翻譯事業盡心盡力,還參與文物保護工作

,他的所為展現了表現出強烈的愛國心和民族自豪感,這也是孫殿英的二夫人教導的功勞。孫天義有三個孩子,每個孩子都在平凡的崗位工作,雖然幾乎沒在公共場合出現,但相信在孫天義的教育和影響下,他們的品格也一定和孫天義一樣優秀。大家對孫殿英有什麼看法嗎?歡迎留言讨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