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遇到一個同姓的陌生人時,可能會說這樣一句話以表親切—— 咱們五百年前是一家啊!至于雙方是否真的有這份淵源,恐怕事後很少有人去查考探究。
但是,東周戰國時期雖一東一西卻勢同水火、打得你死我活血流漂杵的秦趙兩國卻真的曾經是一家人,如果從趙國建立的時間向前推算下來,那恰好是五百年前的事情。

故事要從公元前11世紀中期武王伐纣時說起。
依照傳統的說法,英明神武的周武王之是以要讨伐殷纣王,是因為纣王驕奢荒淫,殘暴無道,而纣王之是以無道,原因有二:
其一,他寵愛妖女妲己,被其迷惑,性情大變;
其二,他親小人而遠賢臣,隻聽阿谀奉承,不納逆耳忠言。纣王身邊的小人是誰呢?看過《封神演義》的朋友肯定還記得費仲、尤渾,這兩個家夥在那本書的前半段折騰得比較歡,後來就換了另一對佞臣,一個曰飛廉,一個叫惡來。
這四個小人中,尤渾是虛構的,因為尤這個姓氏是在兩千多年後的五代十國時期呱呱墜地的,另外三個史書上都有記載。非常不幸的是,秦趙兩國共同的祖先就是四大小人之一的飛廉。
大家看完上面一段文字,肯定會有這樣的印象:費仲、尤渾是一對狼狽為奸的同僚,飛廉、惡來是兩個一丘之貉的同僚,此論誠然不錯,但飛廉和惡來之間還有一層更親密的關系——前者是後者的老爸。
飛廉是個飛毛腿,辦事特别快當,好似《水浒傳》裡的神行太保戴 宗,是纣王最信任的臣子,常被派到諸侯國宣讀聖旨。他的兒子惡來力大如牛,打起仗來二三十人近身不得,是纣王最依賴的保镖,幾乎時時刻刻陪侍在纣王身邊。
飛廉這個人品性如何,史書上沒有說,但他兒子惡來确實不是個好 鳥。惡來的特點是四肢發達,頭腦卻不簡單,這本來是件好事,槽糕的 是,他不簡單的頭腦沒有用在正事兒上,卻專門造謠惑主,挑撥離間,陷 害好人,不少諸侯和大臣都由于惡來的诋毀而受到了纣王的懲罰迫害,是以大家都非常讨厭他、憎恨他。
惡來雖然名聲不好,可是他對纣王的确忠心耿耿,在周武王伐纣時, 惡來為了保衛主子拼命殺敵,力盡而死。那時,他老爸飛廉正在北方的霍 山給纣王置辦堅固華麗的石棺,朝歌淪陷、纣王自焚、商朝滅亡、兒子惡 來陣亡的消息一一傳來,飛廉傷心過度,不久病死,死後就葬在霍山上。
惡來死了,他的兒子女防活了下來,女防生旁臯,旁臯生太幾,太幾 生大駱,大駱生非子,赢秦家族史上最重要的人物終于出現了。
非子是一個養馬的好手,并且以此名震西陲,于是周孝王把他召來讓 他馴養周王室的那些名馬良駒。非子名不虛傳,給周王室調教出了一匹匹 的千裡馬,周孝王非常滿意,特别高興。國王一高興,後果很嚴重,他任命非子做大夫,同時把一個稱為秦的地方封給了非子,惡來這支嬴姓家族 終于迎來了翻身解放的日子。
非子的兒子稱為秦侯,秦侯生公伯,公伯生秦仲,秦仲生嬴其,嬴其生嬴開。
後來,周幽王烽火戲諸侯,失去了諸侯王們的信任,結果應了 “玩火 者必自焚”這句老話,在犬戎進犯、諸侯不救的形勢下被殺死于骊山腳 下。之後周平王在大臣擁戴下即位,貪得無厭的犬戎繼續為亂,嬴開帶兵 勤王,并且不遠千裡将平王護送到了安全地帶的東都洛邑,而自己則義無 反顧地回到西部保家衛國,抵抗犬戎的侵略.
周平王被嬴開的忠勇深深感動,他把岐地以西的大片土地分封給嬴開,嬴開從大夫升格為渚侯,這就是曆史上的秦襄公,至此,對中華曆史影響深遠的秦王國就橫空出世了 。
那麼,和秦國千裡之隔的趙國跟飛廉有什麼關系呢?
原來,惡來并非飛廉的獨生子,飛廉還有一個名叫季勝的兒子。季勝生孟增,孟增生衡父,衡父生造父,造父正是趙姓的始祖,趙國的源頭。
本來姓嬴的造父是如何成為趙姓始祖的呢?說到這事,必須要提一提最喜歡旅遊的周天子周穆王。
周穆王既然是個“旅遊控”,他肯定非常喜歡車,同時會愛屋及烏地喜歡好司機,造父就是大周朝排名第一的好司機,當然他屁股底下的車不會是現在國王總統乘坐的勞斯萊斯、卡迪拉克等名車,而是一部由四匹千裡駿馬作動力的超級豪華的羽葆蓋車。
某年某月的某一天,周穆王得到了四匹絕世駿馬,分别叫骥、溫骊、 骅驗、験耳,他的興奮空前絕後,無以言表,當即決定讓這四匹“飄若浮雲,矯若驚龍”的神馬和造父拉着他去遙遠的西方瑤池,去拜訪他朝思暮想、寤寐難忘、一直想見的西王母。
周穆王與西王母一見如故,相處甚歡,于是樂不思“周”,流連忘 返,就在這時,傳來了徐偃王作亂的噩耗。
這是曆史給好司機造父創造的重大機遇,他振奮精神,抖起天下第一司機的神威,駕着天下第一的豪車寶馬,拉着天下第一人周穆王,一日千裡,曰夜兼程,準時趕回大周,順利平定了徐偃王為首的叛亂。
剛剛解除了國家危機的周穆王心情大好,對司機造父的表現非常地滿 意,并且給予了大大的獎勵一把趙城(今山西洪洞趙城鎮)這個地方封給了他,為了表示對天子大恩的感激之情,造父和他的兒孫們從此以趙為姓。
昏庸無道的周幽王在位時,造父的七世孫叔帶因為進谏被削職為民, 于是他便攜家帶口離開周都鎬京來到了晉國在晉文侯手下為臣。
再後來, 叔帶的七世孫趙衰輔佐春秋五霸之一的晉文公成就霸業,立下了卓越功勳,從此趙氏子孫一直手握重權,位列公卿,唯一例外的就是趙氏孤兒那段時間。
到了春秋末期,趙家的權勢更大,最後趙衰的六世孫趙襄子和同為大夫的韓康子和魏桓子瓜分了晉國,各自建立了自己的國家,戰國七雄之一 的趙王國終于走上了曆史舞台。
秦國和趙國這兩支嬴姓是在飛廉那兒分開的,秦國的始祖是飛廉長子,對于周朝有罪的惡來;趙國的始祖是無罪的季勝。出人意料的是,罪 人惡來的家族傳到第九代時,就烏鴉變鳳凰,徹底翻身,成了諸侯,而清白的季勝家族傳到第二十四代時才進入諸侯之列。
曆史有時就是這樣不講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