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明“成化犁庭”之役

“成化犁庭”來源于明朝明憲宗朱見深成化年間對建州女真部落發動的堪稱毀滅性的打擊。

大明“成化犁庭”之役

“犁庭”這個詞出自《漢書·匈奴傳下》,其中有這麼一句話:“固已犁其庭,掃其闾,郡縣而置之。”意思是說,在将匈奴全都驅趕消滅後,在那裡設定郡縣,讓中央王朝的權力将其管理起來。字面上的意思便是整片土地被犁過一遍大變樣子。

“成化犁庭”又名丁亥之役,時間為1467年,丁亥豬年。

明憲宗朱見深登基已經第4個年頭,建州女真一直不斷騷擾劫掠邊境。

建州女真原居于牡丹江與松花江彙流地方。明朝永樂年間,女真部落大多集結到以阿木河(又作斡木河、吾音會,今北韓會甯)為中心的圖們江東西一帶女真族被分稱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和東海女真三部分,建州女真分布在牡丹江、綏芬河及長白山一帶,海西女真分布在松花江流域,東海女真分布在黑龍江和烏蘇裡江沿岸等地。1403年(永樂元年)胡裡改部酋長阿哈出進京朝見,成祖以其所部置衛,襲建州之故名,命為建州衛,建州女真之名始于此。後又分出建州左衛。

大明“成化犁庭”之役

1442年(正統七年)建州左衛發生“衛印之争”,即争奪上司權。明廷為了平息紛争,将建州左衛分為左、右二衛。此時建州衛、建州左衛、建州右衛以建州衛勢力最大,首領李滿住升任都督同知。

三衛在李滿住、董山的帶領下屢次犯邊搶掠,成為明廷遼東的最大邊患,明成化二年(1466年)十二月女真入犯,明朝總兵鄭宏戰敗。明成化三年(1467年)正月,海西、建州女真複入鴉鹘關(今新賓葦子峪鎮三道關)。明都指揮史鄧佐在雙嶺中女真人的埋伏戰死。三月複入連山關,掠開原、撫順,窺鐵嶺、甯遠等地。一時間邊境軍民哀聲遍野,死傷慘重,已經到了不得不收拾的地步。

1467年(成化三年)董山等人在接受明廷招撫後,進京朝貢。此次進京董山等人依舊是桀骜不馴,不服管教,朝廷本意将其羁縻于京,消除叛亂,但邊境依舊是騷擾不斷,于是便将其押解回遼東,不料半路董山意欲逃跑,被明軍擊殺。

見此情景,憲宗朱見深惱怒,準備派大軍踏平建州三衛。

成化三年九月,朱見深派大将趙輔率軍五萬,兵分三路進剿建州女真。同時,指令北韓派出軍隊,全力配合明軍進剿。建州女真人蒙受了滅頂之災。明軍主将趙輔在其《平夷賦》中描述道:“強壯就戮,老稚盡俘,若土崩而火滅,猶瓦解而冰消,空其藏而豬其宅,杜其穴而空其巢,旬日之内,虜境以之蕭條。”

經一個月的剿殺,建州女真被殺者千餘人,明軍奪回奴隸(即阿哈)一千多口,破寨四五百座,牛、馬、家畜等積蓄也都蕩然無存(《全遼志》卷六)。顯然,女真部落的損失是遠大于明軍的斬首與俘獲的。

在此戰中,受明廷調遣的北韓大軍,在主帥弼商的指揮下,以精兵萬餘人越過鴨綠江,分道撲向建州衛所在地婆豬江兩岸與吾爾府等處。北韓軍兵所過之處,焚燒村寨,搗蕩屯落,遇青壯而殺,逢老幼而俘。北韓和建州衛之間一直有土地之争,是以此次出征乃是全力以赴。

經此一戰,女真人實力大減。但十年後,他們又死灰複燃,繼續騷擾邊境。朝廷于成化十五年(公元1479年),再次出兵痛擊建州女真,這一次直接将女真人打的百餘年沒有緩過勁。

成化犁庭恢複了東北方向的安甯,穩固了帝國在東北的統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