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比魏延更冤的蜀臣,劉禅用了六個字說明,陳壽用了十二個字

魏蜀吳三國中,蜀國最小、最弱,卻成為《三國演義》中的主角,何也?原因在于蜀國劉備占據正統大義,曹操、孫權是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因而《三國演義》全篇圍繞蜀國展開,着重描述漢室後代劉備與“忠誠與智慧化身”的諸葛亮。

為了突出劉備與諸葛亮,那麼所有反對他們的人,也就或多或少地被羅貫中抹黑,是以周瑜、張郃、魏延、孟達等人都有讓人不齒的一面。其中,為何魏延給人感覺最冤?

比魏延更冤的蜀臣,劉禅用了六個字說明,陳壽用了十二個字

因為《三國演義》維護的是蜀漢正統,讀者心目中最該得天下的國家,周瑜、張郃等都是亂臣賊子,自然罪孽深重,死不足惜,而魏延是蜀漢大将,諸葛亮死後蜀國軍界第一人,或可改變蜀國困境之人,卻被奸臣楊儀踩着腦袋惡狠狠地說“庸奴!你還能再作惡麼?”是以他的冤死讓人無比惋惜。

但違背劉備、諸葛亮的複漢遺志,勸說劉禅投降的谯周,就沒有這個待遇了,被唾罵了一千多年,明朝王夫之評價說“谯周之罪,罪可通天!”谯周被釘在了曆史的恥辱柱上。然而回顧蜀國史不難看到,谯周才是比魏延更冤的人。那麼,為什麼這麼說呢?

比魏延更冤的蜀臣,劉禅用了六個字說明,陳壽用了十二個字

《三國演義》中,谯周以星相家、投降者的身份出現,一生都在以星相為武器、為投降作準備,先是勸說劉璋投降劉備,後不停地勸說劉禅停止北伐,再勸說劉禅投降司馬懿,如此人生自然讓人不齒。實際上,劉備攻打劉璋時,谯周才13歲,還沒有能量左右劉璋,勸說劉禅停止北伐與投降是真的,但卻有鮮為人知的實情。

魏蜀吳三國中,蜀國最為弱小,在冊人口大約百來萬,但軍人與官員高達15萬,那麼如何維持龐大的軍隊與官僚系統,以及劉備、諸葛亮、姜維不停發動的戰争呢?史書告訴我們,諸葛亮善于理财,大規模生産附加值更高的蜀錦,通過國際貿易與東吳換取糧食等物資。但史書沒有說的是,蜀國還有極其黑暗的一幕,與仁義背道而馳。

比魏延更冤的蜀臣,劉禅用了六個字說明,陳壽用了十二個字

劉備奪取成都之初,為了彌補軍費不足,采用了劉巴的“鑄造大錢”的建議,發行了“直百五铢”,即在一枚重量為五铢的銅錢上,刻上“直(值)百”,于是就變成了價值100枚五铢錢的銅錢。如此,劉備财富立馬增長百倍,月餘就“府庫充實”。嘗到甜頭之後,劉備還發行過“太平百錢”、“定平一百”等,都是“以一當百”,蜀國中後期還發行過更誇張的“直五百铢”。

顯然,這是赤裸裸的瘋狂的貨币掠奪,受害者先是益州本地豪族,再是普通百姓。長期的掠奪,長期的戰争,其實已經掏空了益州本地豪強與百姓,史書說當時“民有菜色”,可能遠沒有反應出真實慘狀。

反觀魏吳,魏國貨币一直正常,東吳發行大錢十年後終止,唯獨蜀國一直發行大錢。仁義的劉皇叔,正統的蜀漢,卻如此殘暴。

比魏延更冤的蜀臣,劉禅用了六個字說明,陳壽用了十二個字

257年,姜維第十次北伐時,谯周看到“軍旅數出,百姓雕瘁”,寫了一篇《仇國論》,這是他第一次公開反對用兵,主張休養生息。曆代大儒強烈批判《仇國論》,認為這是為投降主義鳴鑼開道,喪失了民族氣節,是文人中的敗類。

但從214年占領成都到257年,劉備發動了漢中之戰、夷陵之戰,關羽發動的襄樊之戰,諸葛亮發動了南中之戰(七擒孟獲發生于此戰)、五次北伐,姜維發動了十次北伐。短短40多年内,蜀國發動了大約20場戰争,其中一半是大規模戰争。以蜀國的國力,根本承受不了如此窮兵黩武,蜀地百姓生活、以及對蜀國官府的态度怎樣可想而知。是以,谯周的《仇國論》不是投降主義,而是反映當時蜀國的民間慘狀,提出的停止北伐、休養生息是正确意見。

但在姜維等人眼裡,複興漢室的大義,顯然要比百姓生死更重要,于是在蜀國滅亡前的一年,又發動了一次北伐,以至于老将廖化都忍不住批評他說“兵不戢,必自焚”,即用兵不夠收斂,必将自食惡果,之後果不其然。

比魏延更冤的蜀臣,劉禅用了六個字說明,陳壽用了十二個字

263年,鄧艾奇襲兵臨城下時,成都還有一些兵馬,而成都牆高壕深,未嘗不可一戰,但谯周卻勸說劉禅投降,之後劉禅向鄧艾投降,這個投降賣國的鍋該不該谯周背呢?

長期将GDP幾乎全部用于戰争,蜀國滅亡之前實際已經面臨崩潰,内部反戰聲音高漲,尤其谯周代表的益州本地派,利益受損最大,反戰聲音最高。是以,谯周的投降建議,背後應該是益州本地派共同的選擇。更為重要的是,群臣反問谯周說:“今艾以不遠,恐不受降,如之何?”如果鄧艾不接受投降怎麼辦?說到底,群臣讨論的不是要不要投降,而是以什麼方式、什麼姿勢投降。

其實,當時谯周62歲,官職是光祿大夫,正常不參與朝政,并不能決定蜀國的決策。是以,蜀國投降是劉禅與大部分臣子的共同選擇,背後則是蜀國已經撐不下去了,谯周是投降派中名氣最大的一個官員。那麼,作為投降派代表,司馬氏如何獎賞谯周的呢?

比魏延更冤的蜀臣,劉禅用了六個字說明,陳壽用了十二個字

按理,谯周之是以首倡投降,應該是為了高官厚祿、為了家族利益。但實際上谯周并未給自己與家族争取什麼實際利益,被司馬炎征召到洛陽去做官,他卻“自陳無功”,“求還爵土”,一直想要回到四川。

谯氏為儒學世家,後代鮮有為官者。谯周三個兒子,都沒有給司馬氏效力的記載,幼子谯同被征為東宮洗馬,不就。谯周的孫子谯秀,是當時有名的隐居高士。谯周子孫三代中,唯有孫子谯登做官,因為叛軍李雄手下殺了他的父親,之後為了報仇讨伐李雄,立下戰功之後封官。

其實,如果谯周倡導投降,即便魏國滅蜀之後,以他在益州本地的威望,司馬氏依然還會重視他。但谯周卻偏偏主動出來倡導投降,還不為家族與子孫争取利益。是以,谯周倡導投降的動機就很明顯了。

比魏延更冤的蜀臣,劉禅用了六個字說明,陳壽用了十二個字

以當時蜀國的情況,滅亡是早晚的事,如何保全劉禅、群臣、百姓最為重要。東漢之初,公孫述割據川蜀時,劉秀派吳漢攻打公孫述,攻克成都後吳漢屠蜀。公孫述割據川蜀沒多少年,川蜀卻慘遭吳漢屠殺;蜀漢立國半個世紀,那麼魏國如何對待川蜀?為了避免屠城再度發生,又加上蜀國已經無可救藥,不投降幹什麼?

客觀上,谯周為蜀漢各大家族争取到了一個不錯的結局,蜀國平穩滅亡,中間沒有爆發什麼暴力屠殺,劉禅也得以安享晚年。在中國曆史上,像蜀國這樣群臣、百姓、國主三方都得到一個較好結局的投降,可以說非常罕見。是以,他的學生陳壽在《三國志·谯周傳》中,用了十二個字評價:“劉氏無虞,一邦蒙賴,周(谯周)之謀也。”

可以說,谯周倡導投降是無奈之舉,也是多赢的結果,但他内心對蜀國還是有着深厚的感情,故而他臨終遺言說:“若國恩賜朝服衣物者,勿以加身。當還舊墓,道險行難,豫作輕棺。殡斂已畢,上還所賜。”

谯周是忠是奸,也許隻有笑着說出“此間樂,不思蜀”的劉禅,才體會得更清楚吧!

比魏延更冤的蜀臣,劉禅用了六個字說明,陳壽用了十二個字

如何評價谯周,關鍵看你站在什麼立場上。從道德上說,“國君死社稷,卿大夫死位”,勸天子投降是極為無恥的行為。但從蜀國實際情況來看,滅亡或遲或早不可避免,投降是最好的結局,且投降的隻是同為華夏族的魏國,不是外族、異族,屬于華夏民族内部的投降。

封建王朝講究正統大義,忽略生民之苦,是以包括《三國演義》在内,一直譴責谯周,視他為千古罪人,連他學生陳壽都改變不了。但以今天眼光來看,蜀國打着一個“複興漢室”的旗号,連年發動戰争,瘋狂盤剝百姓,程度遠超魏吳,我們何必為如此“正統”滅亡惋惜,何必譴責勸說如此“正統”投降的谯周!

參考資料:《三國志》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