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黨中央評選出來的新中國成立以來一百位英雄人物中,有黃公略一席之地。他在革命時期犧牲得比較早,是以很多人對他的名字沒什麼印象,但這不能扼殺他對新中國成立的貢獻。
他和彭德懷一起上司了平江起義,作為工農紅軍第三軍的軍長,在黨的前三次反“圍剿”鬥争中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甚至一度被稱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三位骁将之一。他在軍中的威望,跟彭德懷幾乎能夠并肩,此外,他也是彭德懷的至交好友。

然而1931年卻發生了一件事,黃公略的哥哥黃梅莊前來軍中尋找黃公略,彭德懷熱情地招待了黃梅莊,并與他對酒當歌,但是卻在豪飲之後出乎所有人意料,将黃梅莊下令處決了。
所有人都措手不及,首先彭德懷與黃公略是至交好友,黃公略在軍中威望頗高,大家都在擔心這樣是否會影響兩人的友誼,讓其二人心生嫌隙。其次更是搞不懂彭德懷為何有此舉,在喝完酒之後将人斬首。這段往事中究竟藏着怎樣的隐情呢?彭元帥真的會無緣無故将人處決嗎?
一、豈曰無衣,黃彭二人相遇相知
要了解此次的事件,還要從黃公略此人說起。他于1898年出生于湖南省湘鄉縣一個書香門第,父親是頗負盛名的私塾老師,他自小耳濡目染,飽讀詩書,長大後也就跟随父親的腳步,成長為一個教書育人的私塾老師。
在他的人生計劃中,他會像他的父親一樣,一輩子教書育人。但在那個動亂的年代中,大家都逐漸明白了隻讀書是救不了中國人的,隻有流血的革命才能讓中國人從泥潭中徹底走出來。于是在教了一年書之後,他果斷參加了湘軍開始革命,也就是在這時他認識了志同道合的彭德懷。
彭德懷在戰場上英勇,敢拼敢沖,一下子就吸引住了黃公略的目光。認識有志之士是他的幸事,很快兩人就打成一片,還一起考入了湖南陸軍講武堂,并組織了所謂的救貧會,一直緻力于解救被壓迫的貧苦人民。
這段友誼在軍中開始之後,就再也沒停下。後來黃公略報考了黃埔軍校并被順利錄取,兩人短暫分道揚镳,這時候誰也沒想過以後國共兩黨會徹底決裂,兩人的友誼和信仰都面臨抉擇。
蔣介石叛變了革命之後,黃公略對其非常失望,便不顧危險重重,成為了一名地下黨。就在他畢業之際,彭德懷對他發出了邀約,希望他能回來當随營學校的副校長,黃公略自然就應約前往。但他也保不準時隔多年,他認識的彭德懷是否如舊。于是在随營學校的讨論會上,他特地指着綱領中的“打倒新軍閥”問彭德懷:
“這個新軍閥指的是誰呢?”
“蔣介石!”彭德懷瞬間疑心黃公略已經變心,黃公略此時再進一寸:
“我們校長一直以來都聽從孫中山先生”
話音未落,彭德懷已經拍桌而起,撸起袖子就要跟黃公略打架。此時黃公略也是迅速拿出了黨組織的介紹信,才平息了彭德懷的殺心。
也就是在這次事件之後,兩人的友誼更加堅定,也明白彼此的信仰一緻,能夠經得住任何考驗。兩人後來還直接成立了紅五軍,并發動了“平江起義”,說是過命的交情也不為過。
二、彭德懷智鬥黃梅莊
平江起義之後,黃公略也就在戰場上打出了名聲,在前兩次的反圍剿鬥争中,黃公略都率領紅三軍馳騁在戰場上,打得國民黨軍隊叫苦不疊。蔣介石對黃公略這個名字簡直如雷貫耳,一直想要對其“招安”。
蔣介石首先将目光投在黃公略一位遠房親戚黃漢湘身上,他曾經投靠在吳佩孚的軍團裡,吳佩孚倒台之後,他的職業生涯也就不了了之。蔣介石許他南昌宣撫使得職位,讓他務必将黃公略招回國民黨。
黃漢湘得了任務,馬上找到了黃公略的長兄黃梅莊,許諾隻要黃公略能夠歸順國民黨,就給他高官厚爵。黃梅莊一聽能當官,馬上就往黃公略的方向趕去。而此時恰逢黃公略外出打仗,指揮部就剩下彭德懷坐鎮了。
彭德懷此前就聽說黃公略說過他這位長兄,自小就一直在虐待黃公略,并非良善之輩。而他又在報紙上看到蔣介石給黃漢湘官位的報道,聯想到蔣介石最近“招安”政策頻發,他突然就有了不好的預感。
彭德懷先是不動聲色将黃梅莊留下,并拿出了上好的白酒招待他,還裝出了不會喝酒的樣子,打算把黃梅莊灌醉了套出他此行的真實目的。彭德懷有别的想法,黃梅莊自然也有。他一看彭德懷好像不能喝的樣子,也想把彭德懷灌醉了套出一些共産黨的情報來。
彭德懷這時候便開始演了:
“我不能喝,幾杯就倒了,不如梅莊兄海量。不如這樣,你喝一杯,我喝半杯,且當讓一讓小弟,如何?”
黃梅莊自持好酒量,便欣然應允。
兩人都有二心,可謂是狹路相逢了,勝的自然是勇者彭德懷。黃梅莊六盅白酒下肚,已經開始胡言亂語。彭德懷趁機問道:
“梅莊兄此次為何事而來,可否告知一下小弟。我可都在報紙上看到了,你們家都當官了!我與公略便如同親生骨肉一般,若公略兄能夠升官發财,可萬萬要關照我!”
黃梅莊嘿嘿地笑着:“你們跟我去蔣委員長那裡呀!有大福報!”彭德懷登時來了精神,詢問道:“什麼福報?我們才幾萬人,怕是蔣校長看不上呢!”
黃梅莊已是七分醉意,話語到了嘴邊就口無遮攔:“你們過去依然還是軍長!蔣委員長絕不會食言!”彭德懷眼見魚已經上鈎,又再接再厲哄勸黃梅莊,再喝上兩杯,黃梅莊就把蔣介石寫給黃公略的誘降書都給拿了出來,昏昏大睡過去。
三、大義滅親,盡顯英雄本事
彭德懷一看到書信,馬上緻電報給毛潤之,想問問毛潤之該如何處理。毛潤之向來用人不疑,便訓示彭德懷不要插手此事,讓黃公略自己做決定。他相信黃公略經受得住考驗,也明白隻有拒絕高官厚祿的人,才能跟着他在革命之路上越走越遠。
黃公略一聽到這個消息,一個頭就變成兩個大。他自幼在兄長的虐待中長大,對這個兄長是半分好感都沒有,但這畢竟隻是一本難念的經,跟家國天下、革命信仰一比,實在是不值得一提。
他的家人投靠了國民黨,他隻覺得無比自責。如今自己的兄長還帶着敵人的誘降書深入軍中,成為敵人的排頭兵,這下子他這個飛将軍都無臉見軍中戰士了。
更讓黃公略頭疼的是蔣介石為了逼他乖乖就範,甚至軟禁了他的妻子和老母親,如果這件事處理得不好,隻怕屆時家中這兩位他最愛的人都要慘死于敵人之手。
黃公略幾番斟酌之下,決定還是舍小家成大家,立刻電報到黨中央,告訴黨中央自己的态度:與黃梅莊從此一刀兩斷、再無關系,黃梅莊此罪理應處死。
黃公略地回複到了彭德懷手裡的時候,彭德懷隻是微微一笑,并未有過多反應。他實在是太了解自己這個好朋友了,知道他是一個絕對不會為革命作出絲毫讓步的人,即使是他的家人也不行。他早就知道黃公略一定會秉公辦理,通知黨中央這件事,也不過是例行公事罷了。
随後彭德懷就将黃梅莊處死,還不忘将黃梅莊的首級送到蔣介石那裡,狠狠地惡心了一把蔣介石。此事過後彭德懷還特地緻信給黃公略,完整向他叙述了來龍去脈,希望他能夠諒解他的處決之舉。黃公略也是深明世理,兩人的友誼完全沒有因為這件事有絲毫影響。
隻是天妒英才,1931年,黃公略在部隊轉移的過程中中彈犧牲了。消息傳到彭德懷這邊,彭德懷陷入了極端痛苦之中,連續幾天幾夜都無法入睡,隻恨自己沒有跟在黃公略身邊。新中國成立之後,彭德懷就将黃公略的妻女都接到了北京照顧,也算是替自己的好兄弟做了些力所能及之事。
而黃公略于彭德懷這段往事也一直在被傳頌,畢竟這樣一個能為革命信仰而大義滅親的人,實在是太難得了!
文/小羊
參考資料:《“畢生何奮勇,好教後世繼君來” 黃公略:飛将軍自重霄入》,震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