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收複新疆的左宗棠,1971年被炸開墳墓,多年後盜賊自斷手指以此謝罪

我們在一個春雨潇潇的早晨前往左宗棠墓谒訪。從嶽麓山出發,過湘江大橋,車子一頭紮進了鄉村便道。濕漉漉的水泥路面顯得有些泥濘,車轍縱橫,一刻鐘後我們看到路标上的左宗棠墓四字。車子爬行在跳馬鎮的一座小山,左宗棠墓就在山路的一側。左墓的黑色鐵門緊挨着路,顯得相當局促,我們推開墓園的鐵門,先要小心翼翼地登上一段陡峭的石階,才能看見左墓。

收複新疆的左宗棠,1971年被炸開墳墓,多年後盜賊自斷手指以此謝罪

左宗棠

左宗棠1878年收複新疆,是我國近代史上的一起重大事件。成功收複新疆,也成就了左宗棠的人生功業。左宗棠墓地兩側,分别立有華表柱,上書:秦川隴道塞柳長青,漢業唐規西陲永固。這幅聯語的内容,很有重點地講出了左宗棠的豐功偉績。

收複新疆的左宗棠,1971年被炸開墳墓,多年後盜賊自斷手指以此謝罪

左宗棠墓在一條盤山路的邊上

左宗棠(1812—1885),字季高,生于湖南湘陰東鄉左家塅,即今天的湖南省嶽陽市湘陰縣金龍鄉新光村。左宗棠建功西陲,回京擔任了軍機大臣。不久法國入侵,七十多歲左宗棠抱病來到福州,以欽差大臣督辦福建軍務。1885年9月5日,左宗棠交卸了欽差大臣的差事,在福州皇華館行營去世。臨終遺言:“迄未大伸撻伐,張我國威,遺恨平生,不能瞑目。”左宗棠去世,舉國震驚。第二年的冬天,左宗棠歸葬于今湖南省長沙縣跳馬鄉。

收複新疆的左宗棠,1971年被炸開墳墓,多年後盜賊自斷手指以此謝罪

左宗棠墓室

守墓人黃志清,是個消瘦的老人。他說,左宗棠墓原本有一百畝之大,而今隻有十餘畝。黃志清和他的先輩,是左宗棠墓變遷的見證者。左宗棠1886年歸葬于此時,黃志清的曾祖父黃佑春就來到左宗棠墓,成為墓田的佃戶。左宗棠的兒女很欣賞這個莊稼漢,讓他負責管理墓地,并種植墓園裡的田地。從此以後,黃家人世世代代守護着左宗棠墓園,到黃志清已是第四代人了。

收複新疆的左宗棠,1971年被炸開墳墓,多年後盜賊自斷手指以此謝罪

守墓人黃志清

1971年6月的一天,附近村裡十幾個壯漢悄悄來到左宗棠墓。這夥人覺得,左宗棠是清朝大官,死後肯定有豐厚的陪葬品,他們抱着要發一筆大财的目的,決定盜墓。這十幾個人,抱來一百多斤炸藥放置在左墓的墓室外圍,又用十幾根雷管引爆。轟隆巨響傳來,整座山也顫抖了起來。墓室的門被炸開了,盜墓賊急切地闖進去,卻發現墓室裡面空蕩蕩的。他們撬開左宗棠的棺蓋,隻見左宗棠的遺容依然白白淨淨,栩栩如生,如在酣睡之中。

收複新疆的左宗棠,1971年被炸開墳墓,多年後盜賊自斷手指以此謝罪

盜墓者一無所獲,垂頭喪氣地離開了。破壞分子的前腳一走,在外忙碌的少年黃志清就回到了家。左宗棠墓被破壞,最傷心的自然是世代守墓的黃家人。黃家母親哭着對少年黃志清說,左大人是一個大功臣,别人毀了他的墳,你把墳給他修好吧。黃志清謹遵母親的叮囑,約來一個夥伴,當天夜裡壯着膽子重新入殓左宗棠,又仔仔細細地整理了左宗棠墓室,讓先輩入土為安。

收複新疆的左宗棠,1971年被炸開墳墓,多年後盜賊自斷手指以此謝罪

大約到了1975年,當地修築一條公路,穿左墓而過,緻使左宗棠的墓園變小了許多。不僅如此,左宗棠墓園的牌樓、石人石馬、墓道麻石也被征用。不久之後,當地修建白竹橋時缺少石料,又在左宗棠墓園取材……就這樣,左宗棠死後八十多年,贊助了人們一條路,贊助了人們一座橋。黃志清引我們來到白竹橋下,仍可看到橋脊處左墓石材。

收複新疆的左宗棠,1971年被炸開墳墓,多年後盜賊自斷手指以此謝罪

湘江水從左墓腳下流淌

改革開放後,左宗棠墓得到有力保護。1985年,時值左宗棠去世一百周年之際,湖南重修左宗棠墓,隆重舉行一百周年紀念儀式。不久,左宗棠墓被列為湖南省重點文物保護機關。

收複新疆的左宗棠,1971年被炸開墳墓,多年後盜賊自斷手指以此謝罪

油畫作品:左宗棠收複新疆

而今,那些當年炸毀左宗棠墓室,打開左宗棠棺材的盜墓者,大多都已作古。其中一個參與者,日後常常受到親友指責。一天,與人喝酒時與人談起炸毀左墓墓室的往事,心中悔恨不已。酒酣時,此人竟起身抓起案闆上的菜刀剁下了自己一根手指……我們在左宗棠的墓園聽到這個故事時,竟有一種莫名的感動。顯然,今天的跳馬鎮人明白了左宗棠的功業,認為青山有幸埋葬一代名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