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35年,我軍長征剛出草地,就喜獲40萬斤糧食2000斤鹽,誰給的?

1935年,我軍長征剛出草地,就喜獲40萬斤糧食2000斤鹽,誰給的?

文|一品說史

編輯|一品說史

1935年,中國工農紅軍,走出了茫茫草原,

這片草原其實是高原濕地,看着一片祥和,

實際踩上去時暗藏殺機,平整的土地上可能就是深不見底的沼澤。

淺處過膝,深處過人,如果貿然陷入,沒有同伴幫忙很有可能喪命于此。

在過草地時,留下了太多的生命。

剛走出來的衆人還沒有喘息時,國軍的重兵就“迎”了上來。

胡宗南與楊積慶把守在交通要道上,就等待高層下達指令,

時刻準備出動,給我軍帶來“迎頭一擊。”

1935年,我軍長征剛出草地,就喜獲40萬斤糧食2000斤鹽,誰給的?

但此時紅軍面臨的最大危險,不是老蔣的圍追堵截,

不是飛機的轟炸,而是吃飯!

1935年,我軍長征剛出草地,就喜獲40萬斤糧食2000斤鹽,誰給的?

俗話說得好,一頓不吃餓得慌。

經過一年的奔波,衆将士們已經把能吃的全部吃光,

直到最後,沿途的草根樹皮全被吃光。

甚至有戰士開始煮皮帶,喝皮帶湯。

1935年,我軍長征剛出草地,就喜獲40萬斤糧食2000斤鹽,誰給的?

在這種缺衣少糧的情況下,如果貿然對國軍進行沖擊,

後果不堪設想,國黨這邊也知道了我軍的困難,

老蔣下令在沿途,堅壁清野。加強防禦工事,收集糧食。

準備趁我軍虛弱之時一舉擊破。

1935年,我軍長征剛出草地,就喜獲40萬斤糧食2000斤鹽,誰給的?

正所謂天無絕人之路,就在這生死攸關的時刻,

我軍在行軍過程中,意外地發了一筆“橫财”

幾十萬斤的糧食和幾千斤的鹽,直接被送到了家門口,

并且還在貴人的幫助下,直接打開了北上的大門!

1935年,我軍長征剛出草地,就喜獲40萬斤糧食2000斤鹽,誰給的?

這是怎麼一回事?

這個支援是誰給的?

讓我們從頭講起,在上世紀20年代末,北伐戰争結束,

國黨高層看着日漸強大的我黨,感覺到了一陣壓力,

不由得“惡向膽邊生”準備把我黨的火苗“摁滅”在搖籃中。

在打定主意之後,國黨悍然開始行動,大肆搜捕共産黨員,

對他們進行了殘忍的迫害與壓迫。我黨在一時間被打得措手不及,

那時候,不僅失去了大片空間,還有着無數的愛黨人士,進步人士。

1935年,我軍長征剛出草地,就喜獲40萬斤糧食2000斤鹽,誰給的?

這個時候,我們也明白了一個道理,“為了實作理想,一定要讓農民做主!”

中央上司急忙調整方針,以農村包圍城市為理念,建立根據地。

擴充兵力,而此時,日軍已經開始蠶食東北土地,老蔣卻放出話來

“攘外必先安内”不顧侵略者的鐵蹄,誓要把我黨滅在萌芽之中。

1935年,我軍長征剛出草地,就喜獲40萬斤糧食2000斤鹽,誰給的?

在中央的正确指揮之下,我們采取了化整為零,

遊擊作戰的方式,一步步地消弱敵人的力量,

一次次地擊破敵人的鐵桶,這也導緻了國黨四次圍剿失敗。

1935年,我軍長征剛出草地,就喜獲40萬斤糧食2000斤鹽,誰給的?

可是國軍不甘心,再次集結重兵,準備開始第五次圍剿,

但是這一回,我們出現了沖突,偉大的領袖的權利被移交給别人,

新上任的上司對着戰術一竅不通,竟然異想天開地想使用正面對抗的方式,

來阻止國軍的腳步,在戰場上,我們以弱擊強,不斷地被打退。

最終,我黨在研究後決定,采取轉移的方式,避其鋒芒。

漫漫長征路開始了。

1935年,我軍長征剛出草地,就喜獲40萬斤糧食2000斤鹽,誰給的?

兩萬五千裡的路途是人類史上的奇迹,這件事情,把可能變成了不可能,

許多人都在事後回憶道“我站在土地上時,感覺回到了人間。”

走完路途的戰士們沒有休息,中國是人民的中國,人民是中國的人民。

現在多休息一會兒,敵人的鐵蹄就會在山河上多踐踏一分。

1935年,我軍長征剛出草地,就喜獲40萬斤糧食2000斤鹽,誰給的?

那時,擺在戰士們面前的隻有三個選擇,

一是打退“西北王”胡宗南,從正面沖出去。

二是避其鋒芒,繞到青海,穿過無人區過去。

三是直接北上,從臘子口突圍。

經過會議,領袖把前兩條路否定了,這時的紅軍人困馬乏,如果貿然對胡出擊,

很有可能造成巨大傷亡,并且如果穿越無人區,此時的将士們,

從上到下,從物資到吃喝供給嚴重不足,哪裡容易突破,

但是之後的困難無疑是更加危險。對此,領袖決定“從臘子口過去!直接北上!”

1935年,我軍長征剛出草地,就喜獲40萬斤糧食2000斤鹽,誰給的?

臘子口是茫茫岷山的一個缺口,在層巒的大山中,有着一個長長的峽谷,

兩邊都是近百米的懸崖峭壁,這種地形,如果敵人在兩邊設伏,

就是一個天然的口袋陣。進入容易出來難。

1935年,我軍長征剛出草地,就喜獲40萬斤糧食2000斤鹽,誰給的?

蔣介石也知道此地身為“天險”如果提前占領,絕無失敗可能,

他在獲知了我軍從臘子口經過的情報後,立刻給上文提到過的楊積慶緻電,

要求對方在沿途設定阻擊,并實行堅壁清野,堅決不能讓我軍平穩通過。

1935年,我軍長征剛出草地,就喜獲40萬斤糧食2000斤鹽,誰給的?

楊積慶不屬于軍閥這一類的,而是當地藏族實力,

是一個大土司,土司這個職位屬于世襲,到了楊土司這裡已經到了19世紀了。

他深知民族大義,對着國黨的殘暴行徑非常的痛恨,國黨在中華大地上的助纣為虐,

讓這位世襲土司的内心,有了深深的懷疑。他對紅軍非常的了解,深深地明白,

這是為人民出頭,為人民戰鬥的衛士!

1935年,我軍長征剛出草地,就喜獲40萬斤糧食2000斤鹽,誰給的?

老蔣千算萬算也沒有算到楊土司的心,如果楊土司堅決執行老蔣的指令的話,

那麼對我軍絕對是一個沉重的打擊,守着天險,我軍将再無依靠,隻能暴露在火力網下,

可是他沒有,他假意地接受老蔣的指令,卻是背地裡派出心腹聯系我黨,還叫上手下人馬,

開始修複被國軍破壞的橋梁道路,并且他還指令手下的人,不許放冷槍,

不許搶劫,不許阻擊,不許堅壁清野!

1935年,我軍長征剛出草地,就喜獲40萬斤糧食2000斤鹽,誰給的?

就在我軍趕路到楊土司把守的糧倉時,隻見空無一人把守,大門上隻有一個鎖頭空挂。

自古糧食都是兵家必須品,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就是這個道理,

楊土司的誠意,可謂是雪中送炭。30多萬斤的糧食呈現在衆人眼前,

這是什麼概念?我軍在剛開始長征時,每個戰士隻能帶着五六斤的糧食出發,

而有了這次幫助,每個戰士能帶三十斤的糧食出發!大大補充了因為勞頓而消耗的體力。

所謂肚裡有糧,心中不慌,收到糧食的将士們心中大喜,

長途跋涉的戰士們一掃疲憊,飛快地前往臘子口。

1935年,我軍長征剛出草地,就喜獲40萬斤糧食2000斤鹽,誰給的?

當年部署收到老蔣指令的,不隻是楊土司,還有國軍師長魯大昌。

此時,他并不知道自己搭檔的動作,還是在“一心一意”地聽從老蔣指揮。

1935年,我軍長征剛出草地,就喜獲40萬斤糧食2000斤鹽,誰給的?

他在臘子口幾百米的土地上,安排重兵,修建了無數的機槍碉堡。

如果強攻,會非常的困難,但是紅軍怎麼會怕困難?

兩萬五千裡的艱難都沒有阻擋自己的腳步,比這更兇更險的情況也遇過。

我們就是為了戰勝困難而生的!

1935年,我軍長征剛出草地,就喜獲40萬斤糧食2000斤鹽,誰給的?

并且現在腹中有了糧食,情況已經比之前好了太多,

跟以前的戰鬥比起來,現在簡直是“富裕仗”

偉大領袖下達了指令“兩天!兩天打下這裡!”

兵貴神速,負責擔任突擊手任務的是紅四團,

曾經的“泸定橋”就是這支隊伍打下的,

可以說是紅軍中的沖鋒手。

臘子口的中間有着天然屏障,是一道橋,

這裡易守難攻,魯大昌在橋這邊部署了無數火力,

最開始的紅四團攻勢很猛,一舉掃光了外圍敵人,

可是在進行到橋頭時,遭到了火力網的覆寫,

連續進攻了五次,都被密集的重機槍打退回來。

就在第五次進攻失敗後,有一位年幼的戰士站了出來,

戰友們都叫他“雲貴川”他表示自己從小就在山中長大,

非常擅長攀爬岩石,可以從敵人未設防的懸崖位置,攀爬過去,

為戰友開路。隻見這個小戰士第一個行動,帶領着兩個連的戰士攀爬了上去。

1935年,我軍長征剛出草地,就喜獲40萬斤糧食2000斤鹽,誰給的?

他們遊蕩在危險的懸崖峭壁上,為了配合行動,

一個連的戰士開始對着地方的一個營發起進攻,

起初戰事有些焦灼,而國民黨方面也開始心急起來,

守橋首領數次給總部打電話祈求增援,

可是苦苦等待之下,并沒有增援趕來。

1935年,我軍長征剛出草地,就喜獲40萬斤糧食2000斤鹽,誰給的?

到了淩晨時分。眼看天就要亮起來,

如果悄悄潛伏進去的戰友還沒有到達指定地點的話,

他們會暴露在第一縷陽光下,有極大可能被敵人發現。

迫不得已之下,我軍隻能組織強攻,就在進攻開始後,

兩發信号彈升起了,一發是潛伏就位,另一發是開始進攻!

1935年,我軍長征剛出草地,就喜獲40萬斤糧食2000斤鹽,誰給的?

并且直接打到了國軍放在縱深的彈藥庫旁邊。

“雲貴川”冒着危險下降到低窪地帶,才扔下手榴彈,

炸毀了敵人的碉堡,而他也被敵軍發現,慘死在敵人的槍口下。

戰士們看着這個孩子被殺,看着自己身邊的戰友一個個倒下,

全部都殺紅了眼,“嗷嗷叫”的沖了上去,一股氣殲滅了守橋部隊。

1935年,我軍長征剛出草地,就喜獲40萬斤糧食2000斤鹽,誰給的?

如果當時守橋部隊有支援的話,我們不會這麼快的就勝利,

他們為什麼沒志願呢?問題就處在魯大昌哪裡,

原來國軍内部在那個時候正在鬧内鬥,

另外一股國軍早就看魯大昌“不順眼”了,

在戰鬥開始時,他就把兵力都分散開,身邊隻留了一個團,

如果再把這個團派出去支援,自己就很有可能被另外一股國軍消滅。

沖出臘子口的紅軍鬥志昂揚,一鼓作氣的打倒魯大昌家門口,

他連家當都來不及收拾就慌忙逃竄,而他藏了多年的10萬斤糧食和兩千斤鹽,

全部被我軍繳獲,收入囊中。

1935年,我軍長征剛出草地,就喜獲40萬斤糧食2000斤鹽,誰給的?

這一站結束後,老蔣企圖阻止紅軍腳步的願望徹底破滅。

這也是我軍經典“糧食與鹽”的由來。

正所謂得民心者得天下,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撼山容易,撼紅軍難!

謹以此文向為新中國付出努力的戰士緻敬!

注:原創作品,抄襲、洗稿必究!圖檔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36小時内聯必删,謝謝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