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喜峰口戰役後,日軍睡覺都要在脖子上戴個鐵環,張自忠做了什麼?

“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全國愛國的同胞們!抗戰的一天來到了,大刀進行曲舞台表演抗戰的一天來到了……”。這首歌的名字叫做《大刀進行曲》,現如今大多數的90後或是00後可能不太了解,但老一輩人肯定不陌生,它是19世紀30年代風靡全國的一首抗日救亡歌,常常出現在一些抗戰影視劇中。

《大刀進行曲》是以1933年的喜峰口戰役為背景創作的,那場戰争結束後,日本《朝日新聞》中寫到:“自明治大帝造兵以來,日軍名譽盡喪于喜峰口外,而遭受六十年來未有之侮辱。”而且據說自那以後,許多日軍晚上睡覺都要在脖子上戴個鐵環,那場戰役的上司者張自忠究竟做了什麼?

喜峰口戰役後,日軍睡覺都要在脖子上戴個鐵環,張自忠做了什麼?

九·一八事變,國民政府對日本的侵略采取不抵抗政策,導緻大量的國土流失。日軍仗打的沒有一點挑戰性,讓他們很是看不起中國人,氣焰嚣張,放言3個月就能拿下中國。而喜峰口位于當時的河北省與熱河省的交界處,是一長城隘口,地理位置特殊,東有鐵門關、董家口、西有潘家口、羅文峪,連接配接熱河與北平,是京師北衛的重要屏障,一旦失守北方危矣。

1933年1月10日,張自忠所在的29軍38師,接到指令前去支援喜峰口駐軍,配合行動。可沒想到他們的先遣團剛到,日軍就已有500騎兵堵在了長城腳下,隻得被迫迎戰。幸而29軍是由原來的西北軍改編的,将士們都是西北人,那兒的民風彪悍,幾乎每個人都有武功底子,敢打敢沖,無畏生死,整一個“拼命三郎團體”,最終守住了陣地。

喜峰口戰役後,日軍睡覺都要在脖子上戴個鐵環,張自忠做了什麼?

之前為了提高部隊的戰鬥力,29軍的軍長宋哲元還專門為将士們每人配置了一把大刀,還專門請了國術大家李堯臣先生作為教練,親自教導并專門編造了一套既可劈又可刺的适合戰場上用的刀法。

刀也是精挑細選的,與日軍的全身用精鋼制造,淬火和鍛造工藝都十分精良韌性很強的窄刀不同;29軍将士手中拿的刀是由整塊鋼鐵造成的,整個刀身都比較寬,隻有頂部是尖的,搖桿上還帶着個大鐵環,無論是制造技術還是外形上,跟日軍都是不能比的。但它寬厚的刀身卻是日軍鋒利窄刀的克星,是經過無數次實戰檢驗出來的。

喜峰口戰役後,日軍睡覺都要在脖子上戴個鐵環,張自忠做了什麼?

1933年3月9日,張自忠所率領的38師與日軍在喜峰口兩側極其高地上展開戰鬥。經過兩天兩夜的抵抗,張自忠部雖然守住了陣地,但日軍援兵衆多,武器精良,雙方實力懸殊,繼續硬拼根本不是對手。再加上孟子嶺高地也還在日軍手中,對己方很是不利。于是召集部下馮治安、秦德純、趙登禹等人商議政策,最終決定揚長避短,不與日軍正面交鋒,進行夜襲。

喜峰口戰役後,日軍睡覺都要在脖子上戴個鐵環,張自忠做了什麼?

1933年3月11日,張自忠發動4個團左右的兵力,趁淩晨時分日軍最放松警惕之時,夜襲喜峰口敵營。悄無聲息的用大刀收割了上千名敵軍的性命,繳獲了11輛坦克、6輛裝甲車、18門大炮、36挺機槍、1架飛機以及地圖、錄影機等物,還有日軍禦賜軍旗,使其被迫撤退15公裡,可謂是大獲全勝,震驚日本當政者。

而張自忠這一動作也給侵華日軍留下陰影,生怕一不小心就在睡夢中被砍了腦袋,一命嗚呼。于是不少人都自制了一個鐵項圈,睡覺的時候戴在脖子上,以求保命。這一仗打擊了日本侵略者嚣張的氣焰,也大大激勵了其他軍民抗戰的鬥志,更讓大家認識了29軍這個英勇無畏、彪悍的軍隊和他們有勇有謀的上司者張自忠。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