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原國防部長遲浩田說:我第一次看到戰士眼睛瞪得很大,臉上都是冰

曆史有溫度、文化有深度、認知有角度、生活有态度!感謝閱讀、點贊、關注!

電影《長津湖》還在持續熱映,很大程度上激發了大家強烈的愛國心,很長一段時間以來大家都不願意回憶那段慘烈的曆史。

這部電影以抗美援朝戰争第二次戰役中的長津湖戰役為背景,講述了一段波瀾壯闊的曆史:71年前,中國人民志願軍奔赴北韓戰場,在極寒嚴酷環境下,東線作戰部隊憑着鋼鐵意志和英勇無畏的戰鬥精神一路追擊,奮勇殺敵扭轉了戰場态勢,打出了軍威國威。

很多網友評論:“看完就掉進那段曆史了,翻看了各種資料,對于祖國我真的還需要知道更多”。《長津湖》不止是一部簡單的戰争片,它更應該是一部擁有厚重曆史的史詩片。看電影之前,每個人都有必要了解一下那段曆史。長津湖戰役的參與者、原中央軍委副主席兼國防部長遲浩田說:我第一次看到,戰士眼睛瞪得很大,臉上都是冰,冰化了以後看,那很安靜的。這種場面确實我從來沒見過,沒見過一次凍死這麼多人。

12月8日上午8時,古土裡美軍主力的撤退如期開始。

在該地區志願軍20軍58師以黃草嶺為核心,依托兩側地形有利的高地,阻截美軍的南撤。

黃昏前,美軍陸戰7團1營的推進遭到了志願軍頑強抵抗,由于大雪紛飛,能見度下降到20米,不要說空中支援,就連迫擊炮的彈着點都看不清,是以1營便在1304高地附近停止進攻,構築工事準備過夜。

8日夜間氣溫的急劇下降,造成志願軍大量凍傷減員,是以9日的戰鬥,美軍遇到的阻力相對減輕了很多。陸戰7團1營擊破沿途輕微抵抗,一路南下,直抵水門橋。

在俯瞰水門橋的高地上,志願軍20軍58師172團的一個營幾乎全部被凍僵了,陣地被美軍輕而易舉地奪取了,進而保障了美軍工兵在水門橋上順利架設MZ車轍橋。

原國防部長遲浩田說:我第一次看到戰士眼睛瞪得很大,臉上都是冰

當美軍全部撤出古土裡後,真興裡的美軍第92野戰炮兵營便集中全部炮火對古土裡進行了覆寫射擊,幾乎将古土裡夷為平地。

10日下午,在古土裡與真興裡之間的志願軍20軍58師和60師經過連日苦戰,兩個師合在一起還能作戰的人員也不超過200人,根本無力阻止美軍陸戰1師南撤。

20軍軍長張翼翔實在不甘心,指令60師參謀長蔡群帆率領這200多人銜尾追擊。

但無濟于事。

原國防部長遲浩田說:我第一次看到戰士眼睛瞪得很大,臉上都是冰

卡在美陸戰1師撤退路上的1081高地一直被中國軍隊占領着,這是一塊更加遠離中國軍隊補給線的高地。

美軍為了奪取這個高地,派出了一支強攻部隊,在冰雪中與中國士兵反複争奪高地。

嚴寒使自動步槍和卡賓槍已不能發射,即使用火烤過之後依舊有40%不能使用。

原國防部長遲浩田說:我第一次看到戰士眼睛瞪得很大,臉上都是冰

1081高地距離公路僅僅800米,但是雪深達到20厘米,美軍從進攻前沿運送傷員下來,幾百米的坡路要用去7個小時。

不知道在這種極其惡劣的條件下高地上的中國士兵在沒有糧食供應和缺乏禦寒衣物的情況下是怎樣活下來的,但是,他們的生命在戰鬥中依然能夠迸發出熾熱的鬥志。

1081高地最後被美軍四面包圍,在高地四周的每一個方位,都有美軍對空引導員引來的大量美軍飛機。

地面上美軍動用了一個營的兵力向山頂沖擊。

參加過這次戰鬥的美軍士兵戰後這樣評價那天他們在1081高地上看見的中國士兵:“這些中國士兵忠實地執行了他們的任務,沒有一個人投降,頑強戰鬥到底,全部堅守陣地直到戰死,無一人生還。”

原國防部長遲浩田說:我第一次看到戰士眼睛瞪得很大,臉上都是冰

這一天,長津湖的氣溫又驟降到了零下38攝氏度,20軍58師兩個連的部隊在水門橋邊的高地上阻擊美軍。

陸戰第1師也意識到周邊的高地上會有埋伏,在通過大橋之前,就派先頭部隊進行偵察。

當美軍的士兵摸到山頭上之後,他們也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

在水門橋附近的高地上,志願軍一個連的官兵呈戰鬥隊形散開,卧倒在雪地裡,人人都是手執武器的姿态注視着前方,沒有一個人向後,全部凍死在山上,全部化作了晶瑩的冰雕。

整整一百多人的連隊,幸存者僅僅是一個掉隊的戰士和傳達指令的通訊員。縱觀世界戰史,也隻有中國,隻有中國的軍人才有這樣的戰鬥精神。

原國防部長遲浩田說:我第一次看到戰士眼睛瞪得很大,臉上都是冰

當志願軍的追擊部隊抵達水門橋的時候,他們目睹了自己戰友悲壯的場面。

在凍死的戰士中,有一位來自上海的戰士名叫宋阿毛,在他的上衣兜裡找到了一張紙片,寫着這樣一段話:我愛親人和祖國,更愛我的榮譽,我是一名光榮的志願軍戰士!冰雪啊!我決不屈服于你,哪怕是凍死,我也要高傲地聳立在我的陣地上!

原國防部長遲浩田說:我第一次看到戰士眼睛瞪得很大,臉上都是冰

戰後,美軍曾翻譯過一份中國第27軍關于北韓東線戰事的總結材料,其中有這樣的叙述:食物和居住裝置不足,士兵忍受不住寒冷。

這就發生非戰鬥減員達1萬人以上,武器不能有效地使用也是原因。

戰鬥中,士兵在積雪地面野營,腳、襪子和手凍得像雪團一樣白,連手榴彈的拉環都拉不出來。引信也不發火,迫擊炮身管因寒冷而收縮,迫擊炮彈有七成不爆炸。手部皮膚和炮彈、炮身黏在一起了。

原國防部長遲浩田說:我第一次看到戰士眼睛瞪得很大,臉上都是冰

即使是這樣,在東線的戰鬥中,美國海軍陸戰隊最精銳的陸戰1師依然遭到了中國軍隊毀滅性的打擊,中國軍隊已迫使其在東線戰場進行了大規模的撤退。

至此,沒有人再會認為中國的這支“農民武裝”式的軍隊是一支可以輕易侮辱的力量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