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40不惑”孔子在說什麼?他40歲突然發現自己以往的行為毫無意義

孔子41歲這年,魯昭公流亡的第六年,晉國開始關心魯國的動亂,這次負責平定魯國内亂的晉國貴族,叫範獻子。

他帶着軍隊浩浩蕩蕩開到了魯國邊境上,季平子知道大難臨頭了,就急忙趕到範獻子的軍營、向晉國人謝罪,說自己一定會改正錯誤,迎接昭公回國。

作為寡頭,範獻子當然不想真的幫助魯昭公,是以他接受了季平子的賄賂,然後就帶着季平子去見魯昭公,勸昭公趕快跟着季平子回國。

魯昭公堅決不同意。因為他知道,隻要三桓的勢力還在,回去以後,自己還得繼續當傀儡。

“40不惑”孔子在說什麼?他40歲突然發現自己以往的行為毫無意義

範獻子覺得自己已經盡過力了,就對季平子說:看來,你們國君的怒氣很大,一時半會兒解決不了,你就先回國代理國君的工作吧!

晉國人的調停,就這麼不了了之了。

晉國這次幹涉的第二年,昭公就病死了。

不久,流亡小朝廷就作鳥獸散,跟着分崩離析了。

本來,昭公在流亡期間,冊立過一個太子,但三桓肯定不會要這個繼承人。他們另選了魯昭公的一個弟弟做國君。這就是後來的魯定公,一個聽話的傀儡。

這樣一來,孔子追随昭公去齊國的這個選擇,算是徹底失敗了。如果說這是一次投資的話,他的結局就是血本無歸。

“40不惑”孔子在說什麼?他40歲突然發現自己以往的行為毫無意義

根據《史記》的記載,在魯昭公客死他鄉的時候,孔子就已經回到魯國了。這一年,孔子42歲。

孔子晚年的時候,總結自己這輩子是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

“四十而不惑”這一句的字面意思是,到40歲才把什麼都看明白了,不再有任何困惑。

聽起來就是句空泛的總結,沒什麼資訊量。但如果結合孔子當時的經曆,我們就能了解,孔子為什麼會在42歲之前回國。

魯昭公和三桓的内戰,發生在孔子35歲的時候。接着,他也追随昭公跑到了齊國,之後幾年就一直生活在那裡。然後在他41歲這年,晉國的幹涉行動半途而廢,宣告了魯昭公流亡事件徹底無解。

“40不惑”孔子在說什麼?他40歲突然發現自己以往的行為毫無意義

考慮到這些背景,有學者了解,孔子說的“四十而不惑”,可以了解為:在晉國幹涉行動的前一年,孔子自己就已經想明白,決心回國了。

不過也有另一種可能,就是晉國幹涉的流産,才讓孔子意識到,在齊國流亡下去沒有出路,進而萌生了回到魯國的想法。

孔子在40歲左右,突然發現自己以往的行為都毫無意義,他徹底厭倦了齊國的流亡生活,決心回到家鄉魯國。

《論語》裡孔子的另一句名言:“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黨。”就是君子應該矜持一些,不應該跟人争鬥,應該廣交朋友,但不能結黨搞利益同盟。

這個人生道理,很可能是孔子從齊國流亡生涯總結出來的教訓。

因為這是孔子人生第一次試圖搞“黨”,也就是試圖加盟某個政治派系,但又沒能成功。這教訓必然很深刻。

“40不惑”孔子在說什麼?他40歲突然發現自己以往的行為毫無意義

孔子的“四十不惑”“君子不黨”這些言論,流傳度很高,在後世還變成了成語。

但它們産生的語境,後人卻慢慢地遺忘了。

甚至,連孔子追随魯昭公的這段經曆,都很少有人知道了。

孔子這次到齊國的真實目的,他和流亡政府打交道的經曆,在《禮記》等史書裡都沒有正面描寫。

孔子的這次流亡經曆,還造成了一個蝴蝶效應。“孔門七十二弟子”中最顯赫的兩位寡頭學生,也就是孟懿子和南宮敬叔,卻并不在其中。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