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40不惑”孔子在说什么?他40岁突然发现自己以往的行为毫无意义

孔子41岁这年,鲁昭公流亡的第六年,晋国开始关心鲁国的动乱,这次负责平定鲁国内乱的晋国贵族,叫范献子。

他带着军队浩浩荡荡开到了鲁国边境上,季平子知道大难临头了,就急忙赶到范献子的军营、向晋国人谢罪,说自己一定会改正错误,迎接昭公回国。

作为寡头,范献子当然不想真的帮助鲁昭公,所以他接受了季平子的贿赂,然后就带着季平子去见鲁昭公,劝昭公赶快跟着季平子回国。

鲁昭公坚决不同意。因为他知道,只要三桓的势力还在,回去以后,自己还得继续当傀儡。

“40不惑”孔子在说什么?他40岁突然发现自己以往的行为毫无意义

范献子觉得自己已经尽过力了,就对季平子说:看来,你们国君的怒气很大,一时半会儿解决不了,你就先回国代理国君的工作吧!

晋国人的调停,就这么不了了之了。

晋国这次干涉的第二年,昭公就病死了。

不久,流亡小朝廷就作鸟兽散,跟着分崩离析了。

本来,昭公在流亡期间,册立过一个太子,但三桓肯定不会要这个继承人。他们另选了鲁昭公的一个弟弟做国君。这就是后来的鲁定公,一个听话的傀儡。

这样一来,孔子追随昭公去齐国的这个选择,算是彻底失败了。如果说这是一次投资的话,他的结局就是血本无归。

“40不惑”孔子在说什么?他40岁突然发现自己以往的行为毫无意义

根据《史记》的记载,在鲁昭公客死他乡的时候,孔子就已经回到鲁国了。这一年,孔子42岁。

孔子晚年的时候,总结自己这辈子是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

“四十而不惑”这一句的字面意思是,到40岁才把什么都看明白了,不再有任何困惑。

听起来就是句空泛的总结,没什么信息量。但如果结合孔子当时的经历,我们就能理解,孔子为什么会在42岁之前回国。

鲁昭公和三桓的内战,发生在孔子35岁的时候。接着,他也追随昭公跑到了齐国,之后几年就一直生活在那里。然后在他41岁这年,晋国的干涉行动半途而废,宣告了鲁昭公流亡事件彻底无解。

“40不惑”孔子在说什么?他40岁突然发现自己以往的行为毫无意义

考虑到这些背景,有学者理解,孔子说的“四十而不惑”,可以理解为:在晋国干涉行动的前一年,孔子自己就已经想明白,决心回国了。

不过也有另一种可能,就是晋国干涉的流产,才让孔子意识到,在齐国流亡下去没有出路,从而萌生了回到鲁国的想法。

孔子在40岁左右,突然发现自己以往的行为都毫无意义,他彻底厌倦了齐国的流亡生活,决心回到家乡鲁国。

《论语》里孔子的另一句名言:“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就是君子应该矜持一些,不应该跟人争斗,应该广交朋友,但不能结党搞利益同盟。

这个人生道理,很可能是孔子从齐国流亡生涯总结出来的教训。

因为这是孔子人生第一次试图搞“党”,也就是试图加盟某个政治派系,但又没能成功。这教训必然很深刻。

“40不惑”孔子在说什么?他40岁突然发现自己以往的行为毫无意义

孔子的“四十不惑”“君子不党”这些言论,流传度很高,在后世还变成了成语。

但它们产生的语境,后人却慢慢地遗忘了。

甚至,连孔子追随鲁昭公的这段经历,都很少有人知道了。

孔子这次到齐国的真实目的,他和流亡政府打交道的经历,在《礼记》等史书里都没有正面描写。

孔子的这次流亡经历,还造成了一个蝴蝶效应。“孔门七十二弟子”中最显赫的两位寡头学生,也就是孟懿子和南宫敬叔,却并不在其中。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