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他9歲學習日語,13歲給日軍當翻譯,抗戰勝利後為何成了抗日英雄

《小兵張嘎》的故事,現如今可以說已經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了!

作為抗戰時期的“少年英雄”,小兵張嘎英勇無畏,與日寇鬥智鬥勇,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故事。

但你知道嗎,在真實的抗日戰場上,也有這樣一位少年英雄,他幼年時學習日語,取日本名字,13歲時成為卧底,孤身打入日軍内部,刺探敵情。

幾年來,他忍辱負重,默默地奮戰在敵中,直到抗戰勝利後,他才從“漢奸”變成了“抗日英雄”。

這個少年英雄,就是——陳敏學!

他9歲學習日語,13歲給日軍當翻譯,抗戰勝利後為何成了抗日英雄

陳敏學,1930年出生于深圳東門老街葉屋村一戶普通人家。

1940年,日本侵略大軍的鐵蹄進入華南地區,深圳首當其沖,成為日軍最先占領的地區之一。

日軍占領深圳等地區後,便開始對當地的兒童,實行所謂的“奴化政策”。

這是抗日戰争時期,日本帝國主義侵華政策之一,目的是為了鞏固其利用軍事暴力占領地區的殖民統治。

除了焚燒我們的民族典籍,屠殺與監禁愛國的文化人、知識分子和青年學生外,還強行推廣日語教學,強迫當地孩童學習日語,接受法西斯文化。

每當這些暴行受到老百姓的強烈抵制時,日軍就會采取“大棒加香蕉”的政策。

即:如果拒絕學習,就會被殺頭;而願意學習,每個孩子則可以每天從日軍那裡領到一些米糧。

他9歲學習日語,13歲給日軍當翻譯,抗戰勝利後為何成了抗日英雄

當時的中國,正處于戰亂頻繁時期,加上日本侵略者的大肆掠奪,導緻國内物資極度匮乏,民不聊生。

對于生活在底層的百姓來說,他們每日隻能靠麸糠、野菜、樹皮、草根充饑,在陳敏學的村子裡就有許多人被餓死。

為了活命,很多百姓隻能選擇讓自己的孩子去學習日語,年僅10歲的陳敏學就是其中之一。

年幼的陳敏學雖然十分厭惡日本侵略者,但他心裡也很清楚,現在自己還很弱小,是根本無力與敵人正面對抗的,現在當務之急是學好本領,為将來的反抗創造條件。

于是,陳敏學就在日軍開辦的日語班裡,學習了兩年的日語。

這期間,他雖然對日本人“畢恭畢敬”,但在他的内心深處,反抗的信念卻始終存在。

他9歲學習日語,13歲給日軍當翻譯,抗戰勝利後為何成了抗日英雄

陳敏學天資聰慧,日語水準進步得很快,為了讓日本人更加信任他,他還特地給自己取了一個日本名字,以至于日本人還都覺得這個孩子将來一定能為他們好好效力。

然而,陳敏學的“順從”雖然赢得了日本人的信任,但身邊人卻對他的行為表示恥辱,罵他是“漢奸、賣國賊”,甚至還說他小小年紀,竟然就學會了卑躬屈膝,獻媚取寵,真是讓人“惡心”……

總之那時候,說什麼的都有!

每次聽到這些話時,陳敏學心裡都很難過,畢竟身為一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誰能允許别人這樣罵自己呢?

但陳敏學沒有辯解,因為他知道,他現在所做的一切,是為了以後的“反抗”。

1943年,不甘當亡國奴的陳敏學加入了“東江縱隊”,從13歲起,就正式開始了他的革命生涯!

這裡所說的“東江縱隊”,全稱為‘廣東人民抗日遊擊隊東江縱隊’,是抗日戰争時期,我黨在廣東東江地區建立和上司的一支人民抗日武裝力量,司令員是曾生将軍(開國少将)。

他9歲學習日語,13歲給日軍當翻譯,抗戰勝利後為何成了抗日英雄

當日,正處于抗日戰争第三階段,即“戰略反攻階段”,敵我雙方鬥争異常激烈,急需掌握敵人内部的情況,以便為日後的全線反攻提供有利條件。

剛加入革命鬥争行列的陳敏學,由于懂得日語,且年紀尚小,不易引起敵特懷疑,于是組織上思考再三,決定派他打入日軍内部,刺探敵情。

有了前面的學習“履歷”,陳敏學很快就當上了日軍的“翻譯官”,表面上表現得很順從,但背地裡卻在為革命工作。

在日軍内部工作期間,他多次潛入敵營打探敵人的軍事部署、作戰行動計劃等等,并将這些情報及時回報給部隊,讓我軍做到了知己知彼,伺機主動出擊,與日寇作戰。

此外,陳敏學還經常在日軍營中偷一些槍支彈藥,以及藥品等軍用物資供給遊擊隊,并在僞軍中開展積極的策反活動,還曾把一個漢奸特務小分隊給搞垮了。

但我們也知道,在日軍中開展情報活動,每時每刻都面臨着嚴峻的生死考驗,稍有不慎,就會被日軍察覺,最後處以極刑。

比如有一天,他在給遊擊隊傳遞緊急情報途中,就不慎被日軍的一支小分隊給抓住并囚禁了起來,随時都有被槍斃的危險。

他9歲學習日語,13歲給日軍當翻譯,抗戰勝利後為何成了抗日英雄

這時,他聽到日軍的一個小頭目和其他日本兵商量,準備将他就地正法。

陳敏學聽後,不禁被驚出了一身冷汗!

見慣生死的他倒不是害怕被殺,而是擔心自己死後,沒有人接替他的工作,如此一來,遊擊隊就很難獲得敵軍情報了!

他冷靜下來,仔細想了一下,突然靈機一動,用日語高聲抗辯道:

“你們不要胡來,我可是派遣軍xxx部隊司令部的翻譯官,正在執行任務時被你們誤抓了,看你們殺了我怎麼向上級交代……”

那個日軍小頭目果然被陳敏學的話給唬住了!

畢竟陳敏學聽得懂他們說的話,而且又能準确說出自己的部隊,是以就信以為真,趕緊上前詢問情況,接着就将他給放了!

他9歲學習日語,13歲給日軍當翻譯,抗戰勝利後為何成了抗日英雄

後來,陳敏學回憶起此事時說道:那次真的是死裡逃生呀,日軍的一把東洋刀就架在自己的脖子上,咔嚓一下,腦袋就得搬家,當時算是豁出去了。

陳敏學還說:當時我心裡想:

“今天死了就算慷慨就義,殺身成仁,對得起人民,對得起黨。幸得逃出生天,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總有一天非端了你的老窩不可。”

在面對死亡的威脅時,陳敏學沒有絲毫的退縮,而是時刻保持冷靜,與敵人作鬥争,這種精神确實令人佩服!

他9歲學習日語,13歲給日軍當翻譯,抗戰勝利後為何成了抗日英雄

1945年8月,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後,陳敏學奉命歸隊工作。

第二年,陳敏學突然患了一場大病,上司特地批給他一個月的假期,讓他回家安心治療。

不久後,東江縱隊奉命北撤,當時整個部隊有一萬多人,但隻能北上2000多人,其他人員隻能自尋出路,隐蔽待命。

由于當時的陳敏學才15歲,而且身體狀況又不是很好,是以部隊并沒有安排他北上。

最後,陳敏學隻好離開家鄉,前往香港文化大學學習英語,并在此培養了自己攝影的興趣。

全國解放後,陳敏學回到深圳,在一家國營照相館上班,一直幹到1990年退休。

盡管陳敏學是一位名副其實的“抗日英雄”,但他這些年來的生活,過得并不如意!

他9歲學習日語,13歲給日軍當翻譯,抗戰勝利後為何成了抗日英雄

在解放後的曆次運動中,他的光輝事迹被說成是“罪過”,一些人還将他打成“漢奸”、“特務”。

這個黑鍋,一背就是30多年!

然而這期間,陳敏學始終沒有為自己辯駁,因為他始終堅信,曆史是公平的,黨和國家也一定能證明他的清白,正如他所說的那樣:

“我的一生是坎坷曲折的一生,自己能活到今天,全憑有黨的信念。雖然含冤受屈30多年,但我堅定不移地相信,黨終有一天會把事實弄個水落石出,還我一個清白之身……”

1986年,陳敏學終于還以清白之身!但此時的他,心裡還是很平靜,因為他知道這是早晚的事。

值得一提的是,陳敏學雖然13歲就參加了共産黨上司東江縱隊,但一直以來都沒有加入共産黨。

當然,這并不是什麼别的原因,主要是因為他“弄錯”了!

他9歲學習日語,13歲給日軍當翻譯,抗戰勝利後為何成了抗日英雄

當年,他以為參加了遊擊隊,就等于是加入了共産黨,是以一直以來他都是以中國共産黨黨員自居。

後來他才知道,想成為共産黨員,是得需要申請,履行手續,在得到準許後,才能入黨。

是以直到1988年,陳敏學才正式加入中國共産黨,成為了一名光榮的共産黨員。

而此時的陳敏學,已經是年近六旬了!

盡管如此,陳老英雄還是表現得很豁達,他說:“自己雖然含冤30載,但對共産黨從未失去過信心,臨老再入黨,此生終不悔!”

作為一個老遊擊隊戰士,抗日英雄,陳敏學雖然年邁,本可以在家安享晚年,但他仍壯心未已,在不挂名的公安戰線上,老英雄整日奔波忙碌,屢立戰功。

1990年,陳敏學老英雄離休後,在深圳東縱聯誼會擔任理事,負責廣州地區老遊擊戰士聯誼會港九大隊分會的工作,此外,他還是市工商局和住地派出所的廉政監督員。

一身兼多職的陳老英雄,未曾感到倦怠,相反,如此繁忙而充實的生活,讓他樂此不疲。

他9歲學習日語,13歲給日軍當翻譯,抗戰勝利後為何成了抗日英雄

事實上,當時也曾有相關機關“高薪聘請”他,但被他拒絕了,自願當一名義務治保員,保護社局群眾的安全。

陳敏學的個子不高,身體也比較消瘦,但他自幼學習武藝,練得一手好拳腳,雖然當時的他已經是年逾六旬,但仍身體健壯。

1994年的一天夜裡,陳敏學在社群裡巡邏時,忽然發現前面蹲着兩個形迹可疑的男人。

陳敏學剛要上前盤問,又發現前方不遠處有一個男子正騎着一輛機車在倉皇發動,還有一個人推着一輛摩托着緊緊跟随,兩人神色緊張。

陳敏學一看,便立刻警覺起來,懷疑這夥人應該是偷車賊,蹲着那兩人就是望風的。

陳敏學沒有驚擾,而是悄悄地向前走去。

這時,蹲着的兩人看到有人來了,拔腿就跑,陳敏學趕緊大吼一聲:“站住!”

接着便沖到騎車者跟前,擋住其去路,吓得兩個偷車賊趕緊将機車推到,倉皇逃竄!

他9歲學習日語,13歲給日軍當翻譯,抗戰勝利後為何成了抗日英雄

還有一次,一個歹徒搶了路人的手提包,被一位治安員追到了一處街道上。

但由于這個歹徒人高馬大,且手裡又拿着一把殺豬刀,是以治安員沒能将其制服。

陳敏學聞訊後,趕緊從家裡跑來,看見氣勢洶洶的歹徒,陳敏學絲毫不懼,他大聲呵斥,讓其把刀扔在地上。

但歹徒哪裡肯聽,仗着自己的身體優勢和手裡的武器,瘋狂地吼道:“你要是敢過來,我就先宰了你!”

想當初,日寇将軍刀架在陳敏學脖子上的時候,他都未曾怕過,更何況還是這一把小小的殺豬刀。

歹徒說完,便舉起刀向陳敏學撲去,結果陳敏學不僅沒躲,反而還大叫了一聲:“來得好!”接着便與敵人搏鬥起來!

陳敏學雖然個子矮小,但我們也說了,他自幼習武,是以在搏鬥中不僅沒有吃虧,反而三拳兩腳就将歹徒給制服了。

後來,陳敏學還被深圳市授予“編外公安”、“勇敢鬥士”的光榮稱号。

他9歲學習日語,13歲給日軍當翻譯,抗戰勝利後為何成了抗日英雄

從陳敏學離休以來,他就連續被原機關評為優秀黨員,其家庭也成為市文明标兵戶。

1997年的時候,深圳市政府授予他“深圳市文明市民”的光榮稱号,還一度受到市委書記、市長的親切接見。

無論身處何方,身居何職,陳敏學始終都以一個共産黨員的标準嚴格要求自己,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履行了身為一個共産黨員的責任和義務。

看,這就是我們共和國的英雄!

戰場上,他們英勇無畏,令敵人聞風喪膽;工作中,他們任勞任怨,從不計較個人得失;生活中,他們謙虛謹慎,默默地為人民服務。

是以還是那句話: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替我們負重前行罷了!

文章的最後,讓我們一起為“抗日英雄”陳敏學,緻以最崇高的敬意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