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白崇禧得到高人指點?杜聿明無奈上陣,卻又被劉峙和黃維坑慘?

淮海戰役國民黨為什麼會失敗?

這是一個非常宏觀的問題!

因為什麼?

失敗的原因實在是太多了。

東北戰場上的遼沈戰役結束後,國民黨和共産黨都十厘清楚,那就是山東戰場即将不太平了。

白崇禧得到高人指點?杜聿明無奈上陣,卻又被劉峙和黃維坑慘?

淮海戰役決心示意圖

于是兩黨在遼沈戰役一結束之後,立馬陳兵百萬放在華東戰場。随之,淮海戰役也被提上了日程。

那在淮海戰役中,國民黨各大将帥的表現如何呢?

今天的簡史檔案館就帶大家一起聊聊以下幾位國民黨将帥的表現。

白崇禧堅決拒絕蔣介石的任命

前文說道,遼沈戰役結束之後,國民黨的80萬餘人來到了華東戰場之上。

其實如今看來,若是這80萬用得恰當,再加上老美支援,我解放軍其實在華東戰場上是非常艱難的。

但是國民黨敗就敗在,這80萬軍隊實在難以管理,雖然強大,卻連個能使喚得動的人都找不到。這樣的軍隊再厲害又有何用呢?

白崇禧得到高人指點?杜聿明無奈上陣,卻又被劉峙和黃維坑慘?

白崇禧

顯然,白崇禧也深谙其中艱難。

1948年6月初,蔣介石下令決定将白崇禧從國防部長一職調為華中剿總司令。

這個變動讓白崇禧實在是生氣至極,于是白崇禧一氣之下帶着妻小回到了上海居住。

其實怪不得白崇禧生氣,蔣介石這麼做誰都能看出來其意圖。

蔣介石和白崇禧一向不和睦,都是臉上笑嘻嘻,心裡早就問候了對方祖宗十八輩。

蔣介石任命白崇禧上任華中剿總司令,就是因為華中剿總是所有系統兵力中兵力最少的一個。

此舉說白了,就是蔣介石故意打壓白崇禧,白崇禧自然生氣。

白崇禧得到高人指點?杜聿明無奈上陣,卻又被劉峙和黃維坑慘?

黃紹竑

随後蔣介石拜托了黃紹竑才算是勸回來了白崇禧,黃紹竑也很實在,直接對白崇禧說道:

“你在南京當國防部長,還不是老蔣的籠中之鳥?”

此話讓白崇禧豁然開朗,于是才回去履行了自己的職責。

但是因為這次的調動,白崇禧已經對蔣介石有了非常深的埋怨。

幾個月後,蔣介石再次拜托白崇禧上任徐州剿總指揮的時候,白崇禧也學聰明了,并沒有直接拒絕蔣介石,先是假意答應下來,随後拒絕。

白崇禧得到高人指點?杜聿明無奈上陣,卻又被劉峙和黃維坑慘?

此舉算是掉了蔣介石好大的臉面。

白崇禧拒絕蔣介石有李宗仁的功勞

其實白崇禧一介武夫,隻管軍事,心思很多時候是沒有那麼細的。

是以說,白崇禧拒絕接任徐州剿總指揮,絕不隻是兩個人的恩怨那麼簡單。還有一個人非常重要:

李宗仁。

李宗仁在這其中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可以這麼說,正是因為李宗仁的一番話才讓白崇禧決定放棄了在華東戰場上指揮這80萬國民黨軍隊。

李宗仁慧眼獨具,看出了蔣介石的意圖,如果白崇禧去了徐州的話,那完全就是去給蔣介石背黑鍋了。

白崇禧得到高人指點?杜聿明無奈上陣,卻又被劉峙和黃維坑慘?

李宗仁

而白崇禧也不傻,去了徐州之後很快就發現解放軍可能随時随地打進徐州,對他造成威脅。

于是白崇禧立馬向蔣介石遞了辭呈,說自己堅決不幹了。

不得不說,白崇禧還是有自己的智慧。

這麼一來,不僅能夠避免沒把握的事情結果落在自己頭上,而且也讓自己的桂系軍隊免受其害,當然,最後桂系還是覆滅了,不過這都是後話了。

最起碼,還多活了一年不是?

李宗仁便是聰明在這裡,他看出了蔣介石的意圖,簡單來說就是不僅想利用白崇禧的軍事能力,還想利用白崇禧手下幾十萬的桂系力量。

白崇禧得到高人指點?杜聿明無奈上陣,卻又被劉峙和黃維坑慘?

我們假設一下,如果開戰之後,白崇禧指揮不動中央軍的幾大兵團,那必然得用自己家的部隊去填這個大窟窿。

這麼一來,白崇禧受害是必然的,但是蔣介石卻可以坐享其成。

真真是人心險惡!

杜聿明被劉峙坑得太慘了

白崇禧沒上當,蔣介石着急的不行,一時間陷入兩難境地,愁得光頭更是锃光瓦亮。

徐蚌會戰,也就是淮海戰役眼看即将開打,連個合适的指揮人都沒有。

白崇禧得到高人指點?杜聿明無奈上陣,卻又被劉峙和黃維坑慘?

蔣介石

這時候,杜聿明登場了。

正在東北作戰的杜聿明回到了南京,在蔣介石的請求之下,杜聿明為華東戰場布置了一番,可以說是盡心盡力,随後便又回到東北作戰。

這就相當于杜聿明菜也切好了,調料也下鍋了,就等着人過來扒拉兩下,然後把菜上桌。

蔣介石很高興,在杜聿明走了之後,立馬把劉峙派了出來,讓他擔任徐州剿總的總指揮。

這個決定在當時引起了一陣風波,劉峙這個人,懂的人自然明白,資曆是很深,但是無能也是真的。

白崇禧得到高人指點?杜聿明無奈上陣,卻又被劉峙和黃維坑慘?

劉峙

當初抗日的時候,因為不敢抵抗,在撤退的時候跑得太快,還被大家嘲笑是“長腿将軍”,有一日奔走千裡之能。

是以劉峙來到徐州簡直就是來搗亂的,經過劉峙的神操作,整個徐州本來可以突圍抵抗的局勢瞬間變得危險。

當杜聿明急忙又從東北趕回來的時候,看到眼前的徐州局勢,簡直是欲哭無淚。

真真是心疼杜聿明一分鐘!

杜聿明無愧悍将,并沒有被危難局勢打倒,反而在到了徐州之後,慢慢地開始準備讓軍隊撤退。

白崇禧得到高人指點?杜聿明無奈上陣,卻又被劉峙和黃維坑慘?

但是前有劉峙還不夠,蔣介石又蹦跶出來了。

蔣介石用黃維坑慘了杜聿明

1948年11月,杜聿明下令徐州守軍撤退,其中也包括了邱清泉、李彌和孫元良所領銜的3個兵團。

其實被劉峙打亂部署還不算最糟糕的,因為此刻杜聿明帶着部隊已經快速退出解放軍的包圍圈。

眼見杜聿明就要逃出圍堵,忽然這時,蔣介石來指令了:

蔣介石下令讓杜聿明去增援黃維。

杜聿明不傻,自然明白這樣做直接會讓解放軍包了餃子,但是杜聿明作為軍人,服從是天職。

白崇禧得到高人指點?杜聿明無奈上陣,卻又被劉峙和黃維坑慘?

杜聿明

于是在幾個進階将領的讨論之下,大家都決定執行蔣介石的指令,因為大家都明白,違抗蔣介石指令也不必被抓住好哪兒去!

結果顯而易見,剛轉進來的杜聿明就被解放軍發現并圍住了,尤其是杜聿明,直接被圍在了陳官莊一帶不能動彈。

最後的結局就是,邱清泉戰死,杜聿明被捕,淮海戰役也就此落下帷幕,國民黨也就此大敗。

其實很多人都說若不是去救黃維,杜聿明不至于被俘。

白崇禧得到高人指點?杜聿明無奈上陣,卻又被劉峙和黃維坑慘?

黃維

此話倒也有些道理,但是黃維肯定不是造成杜聿明被捕的最關鍵因素,杜聿明被俘,隻不過是早晚的事情。

況且回想一下,淮海戰役國民黨的指揮權,任憑誰來都不會有通天的變化。

白崇禧拒絕是聰明人,杜聿明上任更是無奈之舉,除此之外還有誰?

顧祝同是個無能草包,劉峙更不用說,陳誠當時已經失去了老蔣的信任,偌大國民黨已經是必敗之勢。

白崇禧得到高人指點?杜聿明無奈上陣,卻又被劉峙和黃維坑慘?

顧祝同

不過這一切也不能全怪這些将領,國民黨的很多做法,也早就為失敗奠定了基礎,例如:

不得民心的做法,高層的A錢腐敗,吃空饷的部隊......等等,這些都是國民黨走向滅亡的原因。

百因必有果,國民黨能有這個下場,實在符合曆史的發展規律!

聲明:本文為頭條号簡史檔案館原創文章,任何未經允許的轉載、抄襲、洗稿行為發現必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