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張靈甫孟良崮犯緻命錯誤,但同樣的一件事,陳老總卻大獲成功

從1947年開始解放戰争中,敵我雙方的形勢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解放軍隊伍迅速擴大,但在這一系列的成功背後,有一個很關鍵的人物就是陳老總。

他發明了一個簡單的小辦法,竟讓國民黨不斷的向我軍輸送人才,而這個讓偉人忍不住拍案叫好的計策,究竟是如何讓老蔣也無計可施的,還請大家和阿博一起來探索一下,陳老總克敵制勝的秘訣吧。

張靈甫孟良崮犯緻命錯誤,但同樣的一件事,陳老總卻大獲成功

1946年6月26日,國民黨的二十二萬軍隊進攻中原解放區,國共全面内戰就此爆發,國民黨軍隊憑借着兵力優勢大肆進攻,但我軍在這時并沒有出動主力作戰,而是采取邊打邊撤的政策,力圖儲存更多的有生力量。

然而在劉鄧大軍挺進大别山之後,直插蔣介石後方兵力空虛地區,建立了以大别山為中心的中原解放區,實作了戰略防禦到戰略進攻的偉大轉折,之後著名的三大戰役,遼沈、淮海和平津戰役,使東北、華東、中原以及華北地區,基本上獲得了解放。渡江戰役之後,基本宣告了蔣介石在大陸的統治滅亡。

在解放戰争開始之後,除了最初處境艱難的一段時間,我軍幾乎勢如破竹,面對蔣介石的大軍屢屢獲勝,還獲得了解放全國的偉大勝利。但我軍之是以能鮮少吃敗仗,離不開一個人的貢獻 ,他就是我們的陳老總,他化敵為我,改造俘虜的計策,讓解放軍隊伍迅速擴張。、

這個計策最初是在孟良崮戰役,粟裕将軍指揮戰鬥,直接将張靈甫的整編74師全殲,這場戰役中,國民黨軍有三萬多人,戰鬥結束之後,俘虜就有八千餘人。華野将俘虜全部集中在一起準備收編進解放軍,但沒想到各個縱隊都搶着要這些人。

這其實也是因為,整編74師的士兵都受過十分正規的訓練,整體素質都很高,還是模範師,是以都成了衆人哄搶的人才。而且我軍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中,有明确的不準侮辱士兵的規定,是以願意留下來的,都補充進了各大部隊中。而這些“解放戰士”在我軍中,受到了思想和環境的熏陶,他們也漸漸和其他戰士沒有什麼兩樣,成為了光榮的解放軍戰士。

張靈甫孟良崮犯緻命錯誤,但同樣的一件事,陳老總卻大獲成功

1947年陳老總去往陝北的路上,在經過晉綏軍區的時候被拉去作報告,原來是晉綏的上司看華野軍發展的很好,就想向陳老總取取經,陳老總也很大方的分享了自己的經驗,在分析華野軍為何能迅速壯大的時候,陳老總直接了當的說“就是會用俘虜兵”。

看他們沒有領會自己的意思,陳老總接着分析:咱們以前都是招收解放區的群眾參軍,雖然這樣招來的兵覺悟很高,但是培養卻是一大麻煩事。群眾參軍前可能根本沒有摸過槍,入伍後要進行很長一段時間的教育訓練,要教怎麼瞄準、怎麼打槍、怎麼補充彈藥、怎麼扔手榴彈、怎麼用刺刀等等,要等到他們将這一切學會之後,才能上戰場殺敵,但經驗不足也很容易犧牲。

但使用俘虜兵就不一樣了,首先這些俘虜在國民黨内都經受過訓練,收編之後不用教他們就能直接上戰場,而且一些比較優秀的都能當教練。就像在之前的一次戰鬥中,我軍将繳獲國際民黨的炮推到陣地前沿,從炮筒裡對準敵人就發炮,被收編的國民黨俘虜說不能這樣打,聽他指揮将山炮拉到距敵人陣地6公裡遠,算好距離,校準射程,一炮出去正中目标,而這些就是我軍所欠缺的。

等陳老總到達陝北見到偉人時,将這些話再給偉人描述了一遍,還得到了偉人的拍案叫好。陳老總這些善用俘虜的經驗,很快就得到了中央的采納,之後就發下檔案,指出:“對于俘虜,除了種上或有傳染性疾病的,其餘一律留用,補充進解放軍。”

雖然這個政策很好,但是如果俘虜在打仗的時候,又突然反水攻打我軍怎麼辦?

就像是在1946年的漣水戰役裡,我軍戰士被俘虜了三百餘人,大多是華中野戰軍王必成的6縱,于是張靈甫讓這些人在後勤工作,運輸糧食、運送大炮等,蔣介石知道後專門發電報說不能這樣做,但張靈甫并沒有放在心上,還繼續讓他們做着後勤工作。

直到孟良崮戰役打響的時候,張靈甫才知道自己大錯特錯。由于74軍主力在孟良崮,重炮部隊就安排在山下的垛莊,正好解放軍撲向垛莊的是王必成的6縱。俘虜一看是自己人打過來了,立刻起義将炮口轉向孟良崮,之後蔣介石還拿這個慘烈的教訓,來告誡國民黨的各個部隊。

在國民黨軍隊都以孟良崮為戒的時候,我軍已經針對俘虜大多是貧苦百姓這一特點,開始進行階級教育,先讓他們在内心裡認同解放軍,接着将這些人下放到各個班,并且還有着明确的規定,一個班裡必須是解放軍老兵占多數,這樣友善老帶新。

其實國民黨的大軍從何而來,大多數普通士兵都是抓壯丁來的,解放戰争後期這種現象更明顯,是以這些俘虜對我軍的教育接受程度也很高。等到配置設定好之後,發現班長不僅不歧視不虐待,很多地方還給予優待,立功以及薪資等方面也與老兵一視同仁,再回想自己在國民黨部隊的時候,經常遭受的不公平待遇,自然而然的,這些人就不會在想着國民黨了。

在同樣的一場戰役裡,撇去犧牲的那些戰士們,我軍隊伍越打越大,國民黨卻越打越少,他們又不敢将俘虜收編進部隊,隻能再去抓壯丁,等經過一系列教育訓練後,等能上戰場又要經過半年左右,一場仗打下來又送給解放軍很多,這樣下去不吃敗仗才怪。

張靈甫孟良崮犯緻命錯誤,但同樣的一件事,陳老總卻大獲成功

反觀整件事最關鍵的地方在哪裡呢?我軍為何能順利收編國民黨俘虜?而國民黨軍隊卻很難收編我軍被俘虜的戰士呢?最關鍵的地方就在于國民黨嗎,這個原因也是蔣介石最終失敗的原因。

那就是他們這些所謂的“上層階級”,對于農民、普通士兵這些底層階級一直處于一種壓迫剝削的狀态,不管他們願不願意參軍,也不管他們的生活是否處于水深火熱,隻保障屬于自己的利益。

而我們解放軍始終堅持戰鬥的原因,就是為了解放中國群衆,在解放軍隊伍中,官兵平等,隻要自己有能力就能得到賞識。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就算蔣介石再怎麼潑髒水給解放軍,親身接觸過就能發現真實。

幾千年的曆史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解放軍戰士們始終将自己放到人民中,與人民群衆同呼吸共命運,堅持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最終取得了解放全中國的偉大勝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