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台北故宮藏南宋江南:殘山剩水的終極深情

台北故宮藏南宋江南:殘山剩水的終極深情

小橋流水,深處人家。

江南的詩情潤物無聲又驚濤駭浪,叫人如何不念它?

不用說話,心裡已開滿了花。

南宋時的江南

江南,其實早就不隻是地域概念。其順物之性,因物自然,已演變成藝術史中獨特的美學符号之一。理想與現實并重,大俗和大雅兼備。可能,是最懂得生活的時代吧。

但南宋時候的江南,很不一樣。

因為這時主權朝堂遠離中原,偏安一方。失意不甘的情緒如胎記般如影随形,時代隐痛若薄暮晚煙般時時彌散。立此風潮,昔日範寬在《溪山行旅圖》中再造的全景山水與米芾以“逸筆草草”開創的大寫意風範不得不調轉朝向,向半邊、一角的心理空間進發,于細緻末微處繼續尋覓文脈真谛。

混雜豐富的時代歸集裡隐匿數不清的愛恨情仇與家國故事,故觀此時藝術,既不合适全盤政治化,亦不建議一味讴歌。可能,置身真實情景下,細瞻作品的啧啧真味,或更有趣。

南北宋血脈相連,延續與創新綿延不絕。飯稻羹魚,杏花春雨,吳侬軟語中盡說江南。山水茶事,撫琴調香,世人對美好生活的集中想像和柔軟向往,也都在這些細節中。

對于“美”,南宋人或許比現在的我們懂得更多。

台北故宮藏南宋江南:殘山剩水的終極深情

殘山剩水的終極深情

著名藝術史學家高居翰曾為宋畫寫下如此推薦語:“在他們的作品中,自然與藝術取得了完美的平衡。他們使用奇異的技巧,以達到恰當的繪畫效果,但是他們從不純以奇技感人;一種古典的自制力掌握了整個表現,不容流于濫情。藝術家好像生平第一次接觸到了自然,以驚歎而敬畏的心情來回應自然。他們視界之清新,了解之深厚,是後世無可比拟的。”

此段文字深情涵之,表明高居翰對宋畫了解之深厚同樣無可比拟。他的立意點,便是“自然與藝術的完美平衡”。

那麼,究竟是怎麼樣的平衡?又如何取得了平衡?

近日,随着台北故宮博物院2022年開年首展“無聲詩——南宋獨幕喜劇繪畫”啟幕,南宋的審美風尚再次借力33件(組)宋畫得以聚焦,此番視覺平衡感或可稍得慰藉。

台北故宮藏南宋江南:殘山剩水的終極深情

展覽時間:2021年12月31日~2022年3月27日

展覽地點:台北故宮博物院

中國書法史上,瘦金體非常獨特。封建王朝皇權至尊,時尚風向無不以皇室馬首是瞻,瘦金體本身的爽利亦具調性,此次展出的趙佶《怪石詩》便堪稱表率;馬遠的兩件獨幕喜劇《山徑春行》與《曉雪山行》甚得我心。觸袖野花多自舞,避人幽鳥不成啼。前者繪一氣宇軒昂的男子漫步駐于柳樹花徑間,目光朝着前方題詩。圖文相對,可洞悉創作巧思,筆墨亦是精微不羅嗦。後者更是将未盡之意表達的淋漓盡緻:雪後晨景,山民驅趕兩隻身馱木炭的小毛驢行走在白雪皚皚的山道。人因冷而弓腰駝背縮脖子,野山雞、木炭和毛驢的呈現生動真實,局部取景、近遠筆墨與濃淡效果的綜合疊加使整體空間感強烈。

台北故宮藏南宋江南:殘山剩水的終極深情

宋徽宗《怪石詩》

台北故宮藏南宋江南:殘山剩水的終極深情

宋高宗《書七言律詩》

台北故宮藏南宋江南:殘山剩水的終極深情

無款 蓬窗睡起

台北故宮藏南宋江南:殘山剩水的終極深情

宋人《詩帖》

台北故宮藏南宋江南:殘山剩水的終極深情

馬遠《山徑春行》

台北故宮藏南宋江南:殘山剩水的終極深情

惠崇(傳)《寒林鴛鳥圖》

台北故宮藏南宋江南:殘山剩水的終極深情

宋人《人物圖》

通過杭州人葉肖岩畫的《西湖十景圖》,則可直接得窺南宋時的西湖面貌。此冊采用詩畫合一的形式,專意呈現西湖十景的不同景緻。用筆簡潔韻緻,設色巧思,一口氣鋪開來,洋洋灑灑,趣味可親;一年好處君須記,正是橙黃橘綠時。傳趙令穰《橙黃橘綠》設色青綠,以平遠繪蜿蜒水岸,兩旁黃橙顆顆醒目,綠橘星星點點,沙渚間尚有鶺鴒雙凫。其雖小但氣象甚大,為詩意洋溢的上乘之作;傳惠崇《寒林鴛鳥圖》則以鵝雁鹭鸶為題材,寒汀遠渚為構圖,表現出潇灑虛曠的景象;《溪山暮雪》中小景意趣的融入極為生動;《平湖雪霁》邊角構圖近夏珪,畫中坡岸柳樹低垂,竹籬房舍隐于樹叢,帶出自然靜谧之景。

台北故宮藏南宋江南:殘山剩水的終極深情

趙令穰(傳)《橙黃橘綠》

台北故宮藏南宋江南:殘山剩水的終極深情

宋人《溪山暮雪圖》

台北故宮藏南宋江南:殘山剩水的終極深情
台北故宮藏南宋江南:殘山剩水的終極深情
台北故宮藏南宋江南:殘山剩水的終極深情
台北故宮藏南宋江南:殘山剩水的終極深情
台北故宮藏南宋江南:殘山剩水的終極深情
台北故宮藏南宋江南:殘山剩水的終極深情
台北故宮藏南宋江南:殘山剩水的終極深情
台北故宮藏南宋江南:殘山剩水的終極深情
台北故宮藏南宋江南:殘山剩水的終極深情
台北故宮藏南宋江南:殘山剩水的終極深情

葉肖嚴《西湖十景圖》

台北故宮藏南宋江南:殘山剩水的終極深情

宋人《平湖雪霁圖》

台北故宮藏南宋江南:殘山剩水的終極深情

馬遠《曉雪山行圖》

深林間泉瀑有聲,青翠松樹盤繞著。李唐《坐石看雲》繪二高士臨流濯足,神态愉悅。看此作可以體會王維《終南别業》詩“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之境;傳許道甯《松下曳杖》中,策杖文士由小徑走出,駐足凝聽松韻天籁,巾帽衣帶被風吹得微微揚起,試圖以平面繪畫呈現“聽松”的有聲意境,頗具挑戰;《蓬窗睡起》裡輕風拂過水面,柳樹迎風搖曳,白衣漁父伸展腰臂,相當惬意。

《人物》中,主角盤腿半趺坐床榻,旁設桌案、籐墩、琴棋、卷軸、茶爐、盆花等,是宋代文士愛好古雅的最佳寫照;隻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南宋賞花風氣盛行,馬麟《秉燭夜遊》便可見皇室夜賞海棠的浪漫情懷;除賞花,觀潮亦為南宋雅事。李嵩《月夜看潮》中建築華美,庭院裡點綴疊石假山。其間人物原以點粉畫成,可惜因年代久遠脫落而不明顯。

台北故宮藏南宋江南:殘山剩水的終極深情

李唐《坐石看雲》

台北故宮藏南宋江南:殘山剩水的終極深情

馮大有《太液荷風》

台北故宮藏南宋江南:殘山剩水的終極深情

許道甯(傳)《松下曳杖》

台北故宮藏南宋江南:殘山剩水的終極深情

馬麟《秉燭夜遊圖》

台北故宮藏南宋江南:殘山剩水的終極深情

馬麟《芳春雨霁》

台北故宮藏南宋江南:殘山剩水的終極深情

李嵩《月夜看潮圖》

台北故宮藏南宋江南:殘山剩水的終極深情

《水殿招涼》

南宋藝術家們對花花草草的直接描繪更是精細:一夜秋風蘋末起,露珠翻盡滿池荷。馮大有《太液荷風》表現滿塘荷葉偃仰傾側,上方燕蝶飛舞,紅白荷花豔美飄飛,南宋宮苑之美溢于言表;艾宣《寫生罂粟》以工筆設色法呈燦爛如陽之鮮麗罂粟,兼有沉厚濃豔;林椿《橙黃橘綠》繪出由左方斜出的枝葉垂挂著飽滿的橙橘,橙果幾近金黃,橘果深淺有緻,高超的寫生技法與東坡詩意相得益彰;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馬麟《暗香疏影》表現一枝開滿梅花的枝桠伸于水上,梅上有垂竹,枝上有竹葉。下方河面還可看到作者細心畫出的梅竹倒影。經視覺觸發引起嗅覺幻想,它将此難以描繪的微妙心緒成功傳遞。

小小方寸間,詩蘊無窮盡。

路過人間 偏安如常

藝術,曆來是時代最敏感的部分。

從宏觀宇宙到細節滿溢,從準确再現自然到樂于自由想象,南宋一直都懂得如何在殘山剩水中保持清醒與獨處。

“從來沒有一個王朝,如南宋一般,宛若蛻變中的蝴蝶,在掙紮中綻放絢爛的羽翼,從一開始就将它的精緻與脆弱暴露在夷族的鐵蹄之下。在你為它的半壁殘垣惆怅哀歎的時候,也不禁臣服于它臻于極緻的妩媚與嫣然。”

前幾日讀到此段話,深以為然。

台北故宮藏南宋江南:殘山剩水的終極深情

陳與義《書詠水仙花詩》

台北故宮藏南宋江南:殘山剩水的終極深情

薛紹彭《書尺牍》

台北故宮藏南宋江南:殘山剩水的終極深情

宋人《缂絲菊花》

南宋将都城之名定為“臨安”,這其中隐含了太多的悲壯與無奈。隻是,路過人間,誰的人生不是一種臨安?經南渡之變,無常感促使南宋人更珍惜身邊實景和可供掌控、近在眼前之物。而這偏安的百餘年間,海上絲綢之路開通,泉州成世界三大港口之一,臨安不僅成為南宋“第一州”,也是十二、三世紀世界第一大都會。馬可·波羅曾稱其為“天城”,并贊“世界上最美麗華貴之城”,日本學者更稱此快意盛世為“東方的文藝複興時代”。

廢墟上建國自是艱難,但無論何時何地,南宋政府始終堅守文化之力,同時推行農商并重之策,經世濟用的思想逐漸形成衆人共識,悲涼無奈和憤慨之情在杭州的山水勝地中逐漸和解。南宋的審美趣味,便在如此複雜的社會格局和繁榮的城市文化中酣然綻放。

台北故宮藏南宋江南:殘山剩水的終極深情

南宋 林椿《寫生海棠》

台北故宮藏南宋江南:殘山剩水的終極深情

林椿《寫生玉簪》

台北故宮藏南宋江南:殘山剩水的終極深情

林椿《秋晴叢菊》

台北故宮藏南宋江南:殘山剩水的終極深情

林椿《山茶霁雪》

台北故宮藏南宋江南:殘山剩水的終極深情

艾宣《寫生罂粟》

台北故宮藏南宋江南:殘山剩水的終極深情

林椿《橙黃橘綠》

台北故宮藏南宋江南:殘山剩水的終極深情

馬麟《暗香疏影》

殘山剩水同樣天生麗質,順勢依舊态度堅定。一代宗師李唐創水墨蒼勁之作,承其技法劉松年繼續前行,馬遠和夏圭則走的更遠。他們以小見大,水墨俱下,半邊和一角的特殊取景使觀者将注意力集中到精妙的微觀世界。松下撩風,靜聽琴聲,内心笃定的便是那一角的人間煙火。

眼光收處,不在全圖。南宋澄懷觀道的審美境界于無畫處皆成妙境,此種虛實糾纏至元四家時終獲集大成。

台北故宮藏南宋江南:殘山剩水的終極深情
台北故宮藏南宋江南:殘山剩水的終極深情
台北故宮藏南宋江南:殘山剩水的終極深情
台北故宮藏南宋江南:殘山剩水的終極深情

附:作為宋畫重要藏館之一,台北故宮博物院有着豐富的宋畫資源。2021年,中國曆代繪畫大系之《宋畫全集·第四卷》(台北故宮博物院卷)出版,首次完整、系統公開出版台北故宮庋藏宋畫主體,共223件(套),可視為觀畫外另一親近南宋審美的重要路徑。

台北故宮藏南宋江南:殘山剩水的終極深情

注:文中圖檔均源自網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