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俄羅斯評選了50位二戰國家英雄,在這份名單中一個中國人的名字赫然與朱可夫這樣的蘇聯大将并列。他是一個中國人,他的故事,在很多年後才被人們知曉。他到底做了什麼,竟然成為了蘇聯的英雄,卻引發了日軍偷襲珍珠港呢?

早在二戰前,日本大學營就制定了北進蘇聯和南下南洋的戰略,但是一直兩者之間糾結。但日本與德國法西斯結盟之後,極為亢奮的日本,認為在納粹德國的幫助下,終于可以在遠東大幹一場了。恰在此時蘇聯國内卻開展了大肅反運動,導緻蘇聯的黨政軍各部都遭受了沉重的損失。還在糾結于到底是北進蘇聯,還是南下南洋的日本,認為這是進攻蘇聯的最佳時機。于是,日軍在蘇聯駐軍的蒙古邊境不斷挑起争端。
額爾登畢力格
1938年,一個名叫額爾登畢力格的達斡爾族人,被從蘇聯大肅反的刑場上攔了下來。這時候,距離日本發動大規模對蘇作戰不到一年的時間。出生在内蒙古的額爾登畢力格,由于在蘇聯接受過軍事偵察的教育訓練,成為了蘇聯可以派往蒙古國的最佳人選。額爾登畢力格在蒙古同胞的掩護下,迅速建立了自己的情報網。為了更好地收集日軍情報,他甚至把自己12歲的女兒安插到了日軍内部。
1939年,日軍在中蒙邊境的諾門坎地區,向蘇軍發起了進攻。當時被稱為日本國寶的唯一的一個坦克師團企圖以先發優勢迅速地擊潰蘇軍。他們怎麼都沒有想到,這個情報早就被額爾登畢力格擷取。蘇軍在朱可夫元帥的統領下,出動坦克部隊,雙方展開了一場亞洲曆史上第一次坦克大戰。日軍被準備充分的蘇軍徹底擊潰,日軍在北方的坦克部隊從此癱瘓。
不甘失敗的日軍,為了挽回戰局,又調來了臭名昭著的731部隊,企圖在河水中投擲鼠疫、霍亂等細菌,實施細菌戰。額爾登畢力格在女兒的幫助下,獲得了日軍的這個重要情報,蘇軍就此躲過了一劫。反倒是日軍由于部署失誤,很多日本士兵誤飲河水,反而成為了細菌戰的犧牲品。
諾門坎戰役,蘇軍大獲全勝,粉碎了日軍北進的戰略計劃,避免了蘇聯被日德夾攻的被動形勢,導緻日本采取南下的戰略目标,最終引緻兩年後日軍偷襲珍珠港,日本對美國宣戰,可以說諾門坎戰役改變了整個二戰戰局。朱可夫元帥在給蘇聯最高統帥部的電報中,特别嘉獎了為情報工作作出突出貢獻的額爾登畢力格,額爾登畢力格也成為整個二戰中最為功勳卓著的情報員之一。蘇聯應該感謝他,我猜美國可能會比較恨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