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27年,蔣介石被開除黨籍、解除職務,卻憑一個女人重回權力中心

1927年4月12日,蔣介石為在上海發動反革命武裝政變,他代表着國民黨新右派,屠殺國民黨左派人士和共産黨人,這引起國民黨左派、共産黨人和部分革命元老的不滿。

1927年,蔣介石被開除黨籍、解除職務,卻憑一個女人重回權力中心

1927年4月17日,武漢國民政府為蔣介石等人的作為,組織召開了一場臨時會議,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一緻決定,開除蔣介石的黨籍、解除其一切軍政職務。武漢國民政府列舉了蔣介石的十二大罪狀,其中最重要的一條罪狀便是:

屠殺人民和鎮壓共産黨活動。

到這還沒完,武漢國民政府指令

,國民革命軍的全體将士及革命群眾團體,捉拿蔣介石歸中央,按反革命罪條例懲治。這一系列的處罰決定,得到武漢各界人士的一緻擁護。

逮捕處罰蔣介石的布告,傳得到處都是。通緝令上,有着對蔣介石的懸賞:

活捉蔣介石,賞25萬元;擊斃蔣介石,賞10萬元。

武漢國民政府的重拳出擊,并沒有讓蔣介石多麼惶恐,更沒有束手待斃。蔣介石不是任人拿捏的簡單貨色,武漢那邊一出處罰,他就立即在南京成立新的國民政府。在蔣介石的主持召集下,國民黨右翼分子從4月15日起,在南京召開緊急會議。

暗殺國民黨左派領袖廖仲恺的最大嫌疑人、曾經國民黨三大巨頭之一的胡漢民,從蘇聯回國。胡漢民回國不是來反對譴責蔣介石的,而是來支援他的反共工作的。4月15日,蔣介石訓示警察和軍隊,包圍設在廣州的工會和廣州國民黨辦事處,将包括蘇聯顧問在内的2000餘人全部抓起來,幾名已被證明是共産黨員的黃埔學生,被蔣介石下令當衆處決。

1927年,蔣介石被開除黨籍、解除職務,卻憑一個女人重回權力中心

蔣介石的行為,可以說在當時的中國和世界,引起軒然大波,誰也沒想到這位自诩孫中山接班人的蔣光頭,竟然如此肆無忌憚的歹毒。4月18日,也就是武漢國民黨方面正式懸賞抓拿蔣介石的第一天,蔣介石表現出極為強硬的态度,在南京成立了一個與武漢國民政府對立的南京政府。胡漢民被蔣介石推到台前,成了新政府的中央政治會議主席。

是以,從始至終,南京國民政府就不是中央正統,而是自立的僞政權出身。史稱:

“甯漢分裂。”

蔣介石釋出了一篇表明态度的冗長公文,中心意思是:

“我們必須與共産黨決裂。”

這邊天下還沒打下來,就開始鬧内讧、殺功臣了。

蔣介石的作為和南京國民政府的成立,緻使中國再一次陷入漫無目的的黑暗混亂狀态。南京與武漢,一個國民黨左派成立、一個國民黨新右派成立的政府,都宣稱自己是正統的,自己才是真正繼承孫中山先生革命遺志的。而北方,張作霖大權在握,勢力最為強大。此時的中國,陷入新一輪内鬥,一個國家三個政府。革命革着革着,從兩個政府變成三個政府,中國革命還有希望嗎?

南京國民政府的順利成立,讓蔣介石信心大增,認為可以再次發動北伐,進而擷取巨大的聲望和地位。4月24日南京,蔣介石召開陸軍會議,正式提出重新北伐的議案。這次北伐提議,終究是胎死腹中,武漢國民政府是不會容忍南京方面肆意妄為的。效忠武漢方面的革命軍隊,正向南京推進;蔣介石也安排部隊向武漢開進。

1927年,蔣介石被開除黨籍、解除職務,卻憑一個女人重回權力中心

複雜的情況,詭異的平衡,要是真開戰,将出現兩敗俱傷的絞肉機局面。而能夠改變這一局勢的,隻有搖擺不定的馮玉祥,馮玉祥倒向哪邊,哪邊就能占據上風,很容易取得碾壓性的勝利。馮玉祥十分享受這種掌控千萬人命運的感覺,他指揮部隊占領隴海線東段,對南京和武漢同時形成威脅。是以,這兩股勢力,必須先向馮玉祥靠攏才行。

馮玉祥的第一順位合作夥伴是武漢國民政府的汪精衛,因為他認為蔣介石此人過于奸詐狡猾,不可信;而且蔣介石民心盡失,惹得天怒人怨,與其合作,容易引火上身。馮玉祥請武漢國民政府派人來鄭州進行協商談判,而直至6月13日,也沒取得實質性進展。汪精衛隻許諾了一些空頭支票,這讓馮玉祥非常不滿。

漸漸地,馮玉祥對武漢失去信心,于是他在6月19日親自前往徐州,與蔣介石會晤。雙方談判2天,順利達成完全一緻的意見。就此,馮玉祥完全倒向南京方面,開始主動向武漢施加軍事壓力。從争取馮玉祥這件事上不難看出,蔣介石是遠比汪精衛更高明的政客。

形勢嚴峻,蔣介石對馮玉祥提出的任何要求都統統答應;他知道,這一關都過不了,談什麼以後;至于這些答應的東西,還不是他自己說了算。反觀汪精衛隻顧着眼前的蠅頭小利。與此同時,汪精衛收到斯大林從蘇聯莫斯科發來的一封電報,大緻内容是:

共産黨接管政權是拓廣革命前景的唯一途徑,希望汪精衛與共産黨攜手前進。

1927年,蔣介石被開除黨籍、解除職務,卻憑一個女人重回權力中心

這讓本就敏感焦慮的汪精衛更加難受,蘇聯方面什麼意思?這是在威脅嗎?是想遙控自己、讓自己當傀儡嗎?斯大林發來的電報沒讓中國共産黨的處境更好,而是變得更加糟糕起來。7月15日,汪精衛也發動反革命政變;次日開始屠殺轄境内的共産黨人,蘇聯顧問被迫離開武漢。

汪精衛迫害共産黨人反革命,但并不是說他站到蔣介石那邊,汪精衛指令部隊加速向南京進發。而剛被打敗的孫傳芳,一看國民黨内讧,認為自己又有東山再起的機會,便糾集舊部,對長江北岸蔣介石占領區發動進攻。蔣介石腹背受敵。

出于自己的利益和蔣介石答應自己的條件,馮玉祥出面對雙方進行調解。馮玉祥的調解是有傾向性的,被逼無奈的汪精衛隻得同意和平統一,同意遷都南京的提議。8月上旬,武漢和南京達成合作協定,武漢國民政府也停止辦公,但汪精衛并未停止反蔣行動,制造起一波大過一波的輿論浪潮。

蔣介石為了将局面重新穩住,竟然開始排除異己,眼睛盯在實權派将領李宗仁和白崇禧身上,這引起兩位赫赫戰功的北伐名将的不滿。由此,李宗仁和白崇禧對蔣介石的态度先從支援變成沉默,再從沉默改為反動。為了挽回日漸稀薄的聲譽,蔣介石親赴前線,指揮津浦線戰事,但是慘遭失敗。

1927年,蔣介石被開除黨籍、解除職務,卻憑一個女人重回權力中心

這時,國民黨内外反蔣呼聲越來越高,蔣介石深知再撐下去不利于自己,便決定以退為進,在8月13日宣布下野。蔣介石下野後,南京和武漢的合作步伐加快。武漢國民政府正式被合并到南京國民政府,汪精衛卻在裡面沒位置,無奈之下隻好在9月13日也選擇下野。

宣布下野的前一天,蔣介石就帶着2百多名保镖随從回了奉化老家。在這裡,蔣介石雖然還是會收到大量信件,無法從管理國家的瑣事中脫離出來,但他的内心得到難得的甯靜。脫下戎裝的蔣介石,開始思考自己的前半生和未來。蔣介石的第一任妻子毛福梅,隻給他帶來了一個兒子蔣經國;蔣介石很不喜歡毛福梅,用他的原話說:簡直難以忍受她的腳步聲和身影。

遇到第二任妻子陳潔如後,蔣介石便與原配毛福梅離婚了。但陳潔如,也并不是蔣介石心目中最理想的妻子,她不能給蔣介石的仕途帶去任何的幫助。1922年,蔣介石在孫中山家中遇到一位符合自己審美、對政治和局勢獨特且清晰見解、志同道合的女人。

而且她出身顯赫,父親是聲名遠揚的大商賈,兩個姐姐都嫁給了當時很有影響力的人物,她本人也在美國接受過高等教育。對一個野心勃勃的人來說,與這樣的女人結合,才是天作之合、完美夫妻。

1927年,蔣介石被開除黨籍、解除職務,卻憑一個女人重回權力中心

這個女人就是宋美齡,她的哥哥宋子文是

國民黨常務委員兼财政部長,也是反蔣激進派;她的大姐宋霭齡嫁給了

武漢國民政府實業部

部長孔祥熙;她的二姐宋慶齡嫁給了“民國國父”孫中山,宋美齡本人也有崇高的政治地位和社會地位。宋美齡還有兩個兄弟宋子良、宋子安,在上海金融界和運輸制造界呼風喚雨。

當時的宋美齡已經訂婚,但蔣介石沒有放棄,采取各種行動拉近關系。兩人結識沒多久,蔣介石就向宋美齡求婚了,宋美齡對蔣介石并不感興趣,便拒絕了,隻是答應做朋友。1922年到1927年,蔣介石不間斷地給宋美齡寫信,隔三岔五進行求婚。

1927年5月,蔣介石以超越過去的鄭重儀式,再次向已經動搖的宋美齡求婚。關于這件事,宋家内部分裂成不同意思的兩派,宋子文堅決反對,宋霭齡夫婦贊成,宋美齡之母因對蔣介石的印象不好也持反對意見。宋母不同意,宋美齡是不可能嫁給蔣介石的。

後來數月時間,蔣介石和宋美齡一同努力;蔣介石将自己對宋美齡的愛公示天下,把一封給宋美齡的情書刊登在一家報紙;宋美齡也在家中做宋子文和宋母的說服。最後宋子文決定不再幹涉此事,随便宋美齡怎樣。蔣介石下野之後,再一次向宋美齡求婚,宋美齡欣然同意。

但是宋美齡告訴蔣介石,兩人結婚還有一大障礙:宋母。單說年齡這一項,蔣介石比宋美齡大11歲,宋母就不太想女兒嫁。蔣介石馬上行動,追到上海見宋母;但宋母不想見他,就跑到日本;蔣介石知道後,追到日本去見宋母,拿出離婚證說自己已經離婚了;最後當着宋母的面發毒誓,保證對宋美齡好,會研讀聖經、接受洗禮,成為一名虔誠的基督教徒。宋母一看自己沒有反對理由,便點頭同意了這門親事。

1927年,蔣介石被開除黨籍、解除職務,卻憑一個女人重回權力中心

1927年12月1日,蔣介石和宋美齡正式舉行婚禮,汪精衛、陳果夫、陳立夫、餘國章、何香凝、李德全、譚延闿、美國領事、美國審判長、英軍司令等知名人物來參加了,這讓已下野的蔣介石聲名大振。而蔣介石下野後國民黨政府的局勢不容樂觀,連吃敗仗。這時候,國民黨高層又想起了蔣介石的好。

1927年,蔣介石被開除黨籍、解除職務,卻憑一個女人重回權力中心

通過宋子文、宋慶齡、孔祥熙等人的幫助,正在度蜜月的蔣介石接到一個又一個的喜訊,馮玉祥和閻錫山聯名請他主持大局;12月10日,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決定恢複蔣介石北伐軍總司令的職務。一場婚姻,讓跌入低谷的蔣介石重回權力中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