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88年郭維城赴美,拜訪張學良原配,于鳳至:我19歲就嫁給他了

前 言

1988年郭維城赴美,拜訪張學良原配,于鳳至:我19歲就嫁給他了

郭維城少将

西安事變,改變了中國抗日戰争的走向,對中國民族獨立的意義,無疑是十分巨大的。

在這場影響中國的事件中,有一個人便是今天要說的主角,他就是郭維城少将。

在西安事變的過程中,郭維城被少帥張學良任命為,抗日聯軍臨時西北軍事委員會宣傳委員會代理常務委員,全面負責對這次事件的輿論宣傳,可見張學良對他的信任之重。

西安事變中的郭維城

1935年,在蔣介石的指令下,少帥張學良與紅軍進行了勞山、榆林橋和直羅鎮戰役。

在這三次戰役中,張學良損失了兩個半師,心情無比沉重。這些教訓,讓張學良逐漸認識到蔣介石“

攘外必先安内

”政策的錯誤。

1988年郭維城赴美,拜訪張學良原配,于鳳至:我19歲就嫁給他了

張學良

這時候,張學良認為,有必要和抗日的中堅力量共産黨接觸,停止内戰,聯共抗日。

于是,張學良開始與共産黨進行秘密接觸。這些秘密電報和檔案,便是由隻有23歲的郭維城,負責辦理。

此時的郭維城,雖然年輕,但是已經是東北軍首腦機關機要部門的重要上司人,在機要部門中排名第三。

1936年4月,張學良親自駕駛飛機,前往延安,與中共上司人周恩來,秘密會談。

不久後,張學良便下定決心,要逼蔣抗日。

回到西安後,張學良為了統一東北軍的内部思想,經常讓部下學習一本《中國出路唯有抗日》的小冊子。

1988年郭維城赴美,拜訪張學良原配,于鳳至:我19歲就嫁給他了

郭維城、侯惠生夫婦合影

這本小冊子,便是郭維城根據張學良的抗日言論,編寫而成的。

為了讓蔣介石抗日,張學良曾經多次當面勸谏蔣介石。而蔣介石卻對張學良說他幼稚,反勸他不要上了共産黨的當。

蔣介石的一再拒絕,讓張學良認為勸谏蔣介石,已經沒有多大希望了。在這種情況下,隻有實行兵谏一條路!

12月12日,張學良和楊虎城一起,扣押了蔣介石,制造了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

在當天清晨,張學良特意派了自己的吉普車,把郭維城接到西安事變的指揮中心,委托他起草捉蔣的新聞稿、宣傳綱要,随時準備在捉蔣成功後,向世人宣布。

從張學良的口吻中,郭維城聽出了這次捉蔣,一定會取得勝利的堅定信心。這讓郭維城的内心非常激動。

郭維城的心裡隐隐感覺到,這次成功後,就可以對日寇進行報仇了!抑制着内心的激動,郭維城思考片刻,便一口氣完成了宣傳的所有任務。

1988年郭維城赴美,拜訪張學良原配,于鳳至:我19歲就嫁給他了

為了讓郭維城做起事來名正言順,張學良任命郭維城為,抗日聯軍臨時西北軍事委員會宣傳委員會代理常務委員,負責對這次事件的輿論宣傳。

期間,郭維城接收了國民黨的《西京日報》,改名為《解放日報》,并在該報上發表了一氣呵成的《不是魚死就是網破》的社論。

在共産黨周恩來到達西安後,按照共産黨的主張,郭維城把有關捉蔣的宣傳提綱、新聞摘要等重要檔案,送到周恩來處審閱。

在共産黨的斡旋下,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在各方壓力之下,蔣介石不得不答應了停止繳共,一緻對外的抗日要求。

12月25日,張學良以寬厚的心,把蔣介石送回南京。一下飛機,張學良就被扣留,此後便把他一直軟禁起來。

1988年郭維城赴美,拜訪張學良原配,于鳳至:我19歲就嫁給他了

張學良與趙四小姐

聽到消息後,為了不讓一些秘密檔案落到老蔣手裡,趙四小姐(趙绮霞)把張學良口述,由她親譯的張學良與中共的電封包件,儲存好,找郭維城商量對策。

在與郭維城商量後,趙四小姐把這些秘密檔案全部燒掉,一件也沒有落到蔣介石的手中。

趙四小姐雖然沒有和郭維城說過幾句話,但是在于張學良相處的過程中,聰明的趙四小姐看得出來,郭維城在張學良心中的分量。

對于郭維城,張學良是信任的。這份信任,要源于兩人的交往。

與張學良的交往

在15歲的時候,滿族人郭維城離開家鄉遼甯省義縣,來到沈陽的東北大學附屬高中讀書。

在沈陽,郭維城親眼目睹了日本人的所作所為。有的老百姓隻是停下來,看一眼日本憲兵,就會遭到一頓毒打。

1988年郭維城赴美,拜訪張學良原配,于鳳至:我19歲就嫁給他了

1928年,16歲的郭維城聽說了東北邊防軍總司令、東北大學校長、少帥張學良是一個勵精圖治,聲望很高的熱血人物,就提出了想見一面的願望。

讓郭維城沒有想到的是,張學良真的接見了他。

在見面過程中,郭維城向這位校長訴說了同學們的想法。并提出,希望校方能夠出面制止日軍的暴行。

張學良認真聽完郭維城的話後,對眼前這位少年産生了好感,當面鼓勵他努力學習,将來成為對國家有用的人才。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沈陽淪陷。

在東北大學文法學院讀二年級的郭維城,和同學們一樣,離開故土,踏上流亡之路……

一路上,郭維城吃了不少的苦,對日寇的侵略行徑,恨之入骨。

1988年郭維城赴美,拜訪張學良原配,于鳳至:我19歲就嫁給他了

年輕時的郭維城

郭維城隻身來到北平,進入燕京大學借讀。次年,郭維城考入複旦大學。在複旦大學讀書期間,郭維城加入了中國共産黨。

1934年,郭維城提前修滿學分,獲得法學學士學位。

有一天,一群國民黨特務到郭維城宿舍捉拿他,真好趕上郭維城外出,才沒有落入特務之手。組織上立即通知郭維城,讓他到北平去找地下黨。

郭維城到達北平後,北平的地下黨遭到特務破壞。在待了三個月後,正在無奈的郭維城,趕上了張學良招收軍人。

郭維城聽說,在東北軍中有不少共産黨員。為了與黨組織取得聯系,他給王卓然寫了一封信,希望能參加東北軍。

在王卓然的推薦下,郭維城來到張學良的身邊工作。

憑借着一手好文章,加上精通古文、英語,剛進東北軍上司機關的郭維城,很快便當上了張學良的上尉科員,專門給張學良摘譯英文報刊。

1988年郭維城赴美,拜訪張學良原配,于鳳至:我19歲就嫁給他了

張學良與蔣介石

後來,張學良被蔣介石任命為鄂豫皖三省“繳共”副總司令。

此時,心裡郁悶的張學良經常約郭維城一起打網球,以排遣心中的苦悶之情。

在相處中,張學良對郭維城的好感日增,越來越信任。在張學良開會、演講、外出巡視的過程中,總是能看到郭維城的身影。

張學良還給他取了個綽号,叫做“大個子”。

在軟禁了張學良後,趁着東北軍内的少數野心家,殺害了王以哲等東北軍中的重要将領的時刻,蔣介石把東北軍打散,瓦解了東北軍。

1937年,盧溝橋事變後,經過了台兒莊等一系列戰役,郭維城跟随愛國将領于學忠,來到山東,在這裡進行抗日鬥争。

後來,通過周恩來上司的外圍黨組織東北救亡總會,郭維城對負責人閻寶航等人,訴說了想回到組織的請求。

閻寶航等人考慮到,眼下在東北軍中,張學良的親信人員隻剩下郭維城一人,就沒有同意他的請求。

1988年郭維城赴美,拜訪張學良原配,于鳳至:我19歲就嫁給他了

閻寶航

1941年,已升任為少将處長的29歲郭維城,受于學忠派遣,到重慶聯絡東北軍中的元老,希望能夠有機會救出少帥張學良。

在重慶,蔣介石召見了郭維城,看着一身戎裝的郭維城,蔣介石産生了籠絡之心,不僅詢問了郭維城的家庭情況,還以高官厚祿引誘。

對此,郭維城看得十厘清楚,委婉地對蔣介石說:“感謝總裁關心,維城願以此身,在魯蘇前線報效國家!”

不久後,郭維城遺憾地離開重慶,傳回前線。

對于張學良,郭維城是有感情的,非常希望能夠為他做一些,有益于民族獨立的事情。

1942年,郭維城所在的東北軍111師,被日軍擠壓到架子山區。從師部可以看到日軍的旗幟。

這一時期,郭維城經常與中共特别黨員,111師師長常恩多來往。剛開始,雖然兩人經常在一起,但是雙方并不知道對方的真實身份。

1988年郭維城赴美,拜訪張學良原配,于鳳至:我19歲就嫁給他了

在相處的過程中,常恩多與政治主張一緻的郭維城一緻認為,蔣介石和汪精衛合作已經漸成定局,111師的唯一出路,就是起義,與八路軍一起抗日。

常恩多和郭維城商定,來年春天便起義。不久後,常恩多突然病重。

常恩多病重後,部隊的人都人心惶惶,有些反動分子露出了趁機奪權的苗頭,這讓常恩多心裡放心不下。

8月2日,郭維城去看望常恩多。

進門後,郭維城看到常恩多的病情非常嚴重,很難好轉了。

見郭維城進來後,常恩多顫巍巍地說:“

在我有生之年,如果不能把部隊交給共産黨,我死不瞑目!

郭維城看着常恩多,眼裡含着淚水,對常恩多說:“您放心吧,我們還有辦法,有決心,也有信心!”

常恩多用僅有的力氣支撐着身體,握着郭維城的手,說:“老弟,我們已經來不及請示組織了,就由你指揮起義的事情吧!”

1988年郭維城赴美,拜訪張學良原配,于鳳至:我19歲就嫁給他了

常恩多

說着,常恩多讓人拿來紙筆,寫了一段話:

務要追随郭維城,貫徹張漢公(張學良)主張,已達到殺敵鋤奸之大欲。本師官兵須知。

八月二日

常恩多把紙條交給郭維城,把副官親信叫進來,再三叮囑他們要聽郭維城處長的,如果起義失敗,就用手槍打死自己,他甯死也不願意當俘虜。

郭維城也當場表示,自己和常将軍一樣。

111師起義後,經過幾天的艱苦奮戰,終于突出重圍,在郭維城的帶領下,部隊3000人一起來到山東根據地,參加了八路軍。

在歡迎大會上,郭維城朝着上天,向張學良和常恩多報告:

東北軍一部已經走向光明!

1988年郭維城赴美,拜訪張學良原配,于鳳至:我19歲就嫁給他了

羅榮桓

對此,羅榮桓贊揚說:

“111師的義舉,是在國民黨反動派氣焰最嚣張、抗戰最艱苦的時候發起的,對國民黨反動派反共、反人民的政策,是一次沉重的打擊。”

見到于鳳至

抗日戰争勝利後,郭維城奉命回到東北,擔任了齊齊哈爾護路軍司令員兼齊齊哈爾鐵路局局長。

在錦州攻堅戰中,郭維城将1700頓彈藥運到前線,保證了戰役的彈藥所需。

遼沈戰役中,郭維城被任命為東北野戰軍鐵道運輸司令員,按時把10萬大軍緊急送到西線戰場。

解放戰争中,在郭維城的努力下,創造了解放軍打到哪裡,火車就開到哪裡的運輸奇迹。

1988年郭維城赴美,拜訪張學良原配,于鳳至:我19歲就嫁給他了

1952年,郭維城奉命入朝,擔任中朝聯合前方鐵道運輸司令部建立鐵路指揮局局長、志願軍鐵道兵指揮部司令員,在這場保家衛國的戰争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1953年回國後,郭維城與夫人侯惠生一起,在北京飯店參加了由政務院舉行的歡迎宴會。

宴會上,周恩來總理走到郭維城面前,握着他的手說:“維城同志,你辛苦了!”

聽到周恩來總理的話,郭維城心中一愣。周總理繼續說:“你在西安事變時,為黨做了大量的工作。”

郭維城的心裡十分感動,沒想到十多年過去了,周總理還記得這件事。

1955年,郭維城被授予少将軍銜。

後來,郭維城曆任鐵道兵副司令員、鐵道兵大興安嶺會戰指揮部總指揮、西南鐵路建設總指揮部副總指揮、鄭州鐵路局局長、黨委第一書記。

1975年1月,郭維城擔任了鐵道部副部長;1978年12月,郭維城去副轉正。

1982年,郭維城擔任了鐵道兵善後工作上司小組組長。

1988年,西安事變已經過去52年了。張學良已是90歲高齡,被老蔣和小蔣囚禁多年,仍然得不到自由。

為紀念西安事變,争取張學良能夠早日恢複自由,東北大學在美國的校友會、全美華人協會等六個群衆團體,聯合召開了“

紀念西安事變52周年暨争取張學良全面自由研讨會

”。

1988年郭維城赴美,拜訪張學良原配,于鳳至:我19歲就嫁給他了

1988年,郭維城在美國

經組織準許,郭維城作為唯一被邀請的大陸共産黨人士,代表黨和人民前往美國,為争取張學良的全面自由,作出最大的努力。

12月12日,在華盛頓天主教南韓館裡,座無虛席,隆重召開研讨會。

參會的社會名流和各界人士,向台灣當局表達了強烈要求。要求還張學良将軍的人身自由。

會上,郭維城發表的《張學良将軍受人欽仰的性格、思想、行為》的演講,得到了與會者普遍支援。

在美國通路的20多天裡,郭維城每天都會工作到深夜,為恢複張學良将軍的全面自由,努力奔走。

聖誕節之前,郭維城帶着閻寶航的女兒閻明光和自己的女兒郭梅,來到洛杉矶好萊塢山頂别墅,拜訪了張學良将軍的原配夫人于鳳至。

于鳳至剛剛起床,還沒吃早餐,便聽到了郭維城要來的消息,這讓她非常高興。

1988年郭維城赴美,拜訪張學良原配,于鳳至:我19歲就嫁給他了

郭維城将軍

見到郭維城後,于鳳至握着郭維城的手說:“今天,可算是見到國内來的親人了……你們都是我的親人啊!”

在别墅裡,郭維城等人告訴于鳳至,國内的許多親人和張學良将軍的部下、東北大學的校友,都十分想念她。

聽了郭維城的話,于鳳至擦拭着流出的眼淚,說:“這輩子,恐怕難以再見到這些人了。”

在談話的過程中,郭維城告訴于鳳至,她的好幾個國内的故交好友都90多歲了,身體依然很健康,大家都記挂着她,希望她身體健康。

郭維城還告訴于鳳至,沈陽的大元帥府,房子都保護得挺好。老四合院門前,已經挂上“張學良将軍舊居”匾額;錦州驿馬坊張作霖的臨時茔地,儲存得很完整;撫順的元帥林,也具備移葬的條件……

1988年郭維城赴美,拜訪張學良原配,于鳳至:我19歲就嫁給他了

張學良、于鳳至、宋美齡、蔣介石

聽到這些,于鳳至的心裡非常欣慰,連連表示感謝共産黨,感謝國家!

在臨别時,郭維城把一條絲圍巾,一筒龍井茶,兩個健身球和《東北軍史》和《東北大學史》兩本書拿出來,作為禮物送給于鳳至。

于鳳至看着這些禮品,非常高興,讓她的幹兒子蕭朝智,買了一些聖誕禮品,回送給郭維城等人。

12月24日,聖誕平安夜,按照事先的約定,郭維城等人再次來到别墅裡,看望于鳳至。

由于有約,于鳳至早早地就坐在輪椅上,等着郭維城等人。

看到郭維城等人的身影後,于鳳至顯得非常高興,感覺無比親切。簡單地問候了一遍,大家一起合了影,作為留念。

1988年郭維城赴美,拜訪張學良原配,于鳳至:我19歲就嫁給他了

年輕時的于鳳至

聊天中,提到于鳳至的病情,于鳳至說她的内髒都還好,能吃能睡,就是右眼患了白内障,一直沒有動手術。看東西、寫信的時候,都十分費勁。長年的膝關節炎,導緻了下肢癱瘓,行動不便,陰天的時候,關節很疼。

郭維城對于鳳至說:“您的年歲大了,也不好治了。”

郭維城告訴于鳳至,在國内用中西醫結合的辦法,是可以治好下肢癱瘓的;白内障也能摘除。隻要身體條件允許,最好能争取回國,在國内治病。

聽了郭維城的話,于鳳至很有興趣。

接着,于鳳至說了許多過去的事情。

提到和張學良的婚事時,于鳳至表示,他們的婚姻是她父親和張作霖包辦的。

1988年郭維城赴美,拜訪張學良原配,于鳳至:我19歲就嫁給他了

張作霖

想起往事,于鳳至微笑着說,“我們結婚時我19歲,漢卿才16歲,還是個孩子呢,他一直稱我大姐……我婆婆死得早,張老帥既是我公公又是婆婆,管我很嚴,每天都要按時去奉茶、裝煙。”

于鳳至說,在以前的時候,她還拿出部分錢,在東北大學辦了個家政系。

郭維城說,于鳳至對東北大學是有貢獻的。東北大學恢複校名的問題,國家已同意統一考慮安排。

聊了一會兒,于鳳至又把話題轉到張學良的身上。

于鳳至說:“漢卿這人好啊,很熱情厚道,極富有正義感,一生從不負人。我們夫妻感情一直是很好的。”

于鳳至對郭維城講,在西安事變後,張學良被蔣介石囚禁。她從溪口一直陪到江西、湖南等地,張學良的生活沒有自由,精神上非常痛苦。

後來,因為于鳳至身體不好,由趙绮霞來代替她。轉眼50年過去了,趙四小姐很不容易,對張家有大功!

1988年郭維城赴美,拜訪張學良原配,于鳳至:我19歲就嫁給他了

張學良與于鳳至的結婚照

于鳳至指着桌子上的兩張照片說,她和張學良常有通信往來。這照片,就是他最近寄來的。

看着張學良的照片,于鳳至深情地說:“漢卿的事情,我都是無條件支援的,隻要對漢卿有好處,叫我死我就死!”

于鳳至還說,為了實作生不同床、死要同穴的願望,她已經在洛杉矶玫瑰軒墓地,為自己和張學良買下了一塊墓地。

又聊了幾句家常後,時間已經到了深夜十點。

在郭維城等人準備辭别的時候,于鳳至和郭維城親切地握了手,并和閻明光、郭梅擁抱惜别。

看着年老體衰的于鳳至,郭維城的心裡百感交集。

1988年郭維城赴美,拜訪張學良原配,于鳳至:我19歲就嫁給他了

于鳳至

臨别時,郭維城說希望能在北京相見,于鳳至聽了熱淚盈眶。

1991年3月10日,張學良終于獲得自由,結束了在台灣的幽禁生活,啟程赴美探親。

可惜的是,于鳳至已在一年前便已經去世,再也無法實作她的願望了。

這次赴美,張學良親自寄來請柬,邀請郭維城、閻明複、萬國權等東北元老的後人,去美國參加祝壽活動。但是由于各種原因,他的願望未能實作。

1994年,郭維城已經82歲了。但是,他仍然記挂着那些老人,讓夫人侯惠生幫他穿好西服,前去探望。

在一個不眠之夜,郭維城的口中默默地念叨着:

“魯戈重難返流光……少年秘書鬓亦霜……萬千東北軍士中……夢裡依稀淚千行……”

1995年1月1日,郭維城在北京病逝,終年83歲。

為創立和建設人民鐵道兵,發展我國鐵路事業,郭維城做出了突出貢獻。他擁護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路線、方針、政策。他思想作風正派,艱苦樸素,廉潔奉公,不謀私利,作風民主,聯系群衆,保持了我黨我軍的優良傳統。

1988年郭維城赴美,拜訪張學良原配,于鳳至:我19歲就嫁給他了

毛主席與郭維城的留影

郭維城的光輝事迹,必将永載史冊,他無私奉獻的精神,值得人們永遠銘記!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