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明朝建立初期,面對人煙斷絕的局面,朱元璋采取四項措施,國力得到恢複

明朝建立之初,由于常年的戰亂,人口隻有2000萬左右,大片的土地荒蕪,無人耕種。《大明王朝》中朱元璋問皇子對非常繁華的印象時,皇子的回答是: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當哪位皇子到揚州之後,看到的是荒無人煙,遍地雜草。1368年徐達北伐時看到景象,也是如同在無人區一般。

明朝建立初期,面對人煙斷絕的局面,朱元璋采取四項措施,國力得到恢複

"徇取河北州縣,時兵革連年,道路皆榛塞,人煙斷絕"。

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在召見地方官員時說道天下初定,老百姓财力困乏,像剛會飛的鳥,不可拔它的羽毛;如同新栽的樹,不可動搖它的根,重要的是休養生息。

"天下初定,百姓财力俱困,譬猶初飛之鳥,不可拔其羽,新植之木,不可搖其根,要在安養生息之。"

政權相對穩定之後,朝廷的首要工作便是恢複生産,複蘇經濟。為了迅速恢複國民經濟,朱元璋和中書省研究後,采取四項措施,使國民經濟得到恢複。

明朝建立初期,面對人煙斷絕的局面,朱元璋采取四項措施,國力得到恢複

一、設立專門農業機構,制定惠農政策,複種荒地

(一)具體措施

1.為了荒蕪多年無人耕種的土地複耕,朱元璋設立了司農司,掌農耕事。

在政策方面,1370年下令,但凡是開墾荒地恢複種植的,不管耕種多少,全部減免三年賦稅。

2.同時還規定戰争中抛荒的田地,被他人耕墾成熟的,就成為耕墾者的産業,如果舊業主複業,隻能依丁撥田。

"各處人民先因兵燹遺下田土,他人開墾成熟者,聽為已業。業主已還,有司于附近荒田撥補。""複業人民,見今丁少而舊田多者,不許依前占護,隻許盡力耕墾為業。見今丁多而舊田少者,有司于附近荒田驗丁拔付。"

明朝建立初期,面對人煙斷絕的局面,朱元璋采取四項措施,國力得到恢複

(二)取得的成效

朝廷的農業政策實施後,解決了農民開荒的顧慮,增強了農民的積極性,農民竭盡全力開墾荒地,恢複種植,通過幾年發展,1374年,戶部統計各地墾荒田畝數達到九十二萬一千百二十四頃。

可見朝廷的政策,取得非常顯著的效果,大量的荒地複種,不斷提高了糧食的産量,提高經濟水準,還大大減少了仁和園流動,友善戶籍管理,維護了社會的穩定。

明朝建立初期,面對人煙斷絕的局面,朱元璋采取四項措施,國力得到恢複

二、屯田

為解決糧食短缺的問題,朝廷制定的規模巨大的屯田制度,明朝的屯田制度分為民屯、軍屯、商屯。

1.民屯

為了使人煙稀少地方的土地得到耕種,朱元璋采取了移民屯種的政策,讓人口多、土地少的地方的農民遷移到地廣人稀的地方去,願意移民的,政策十分優厚,朝廷給遷移的路費、耕牛、種子,還給減免三年的稅賦。洪武時期,史書上就有多次移民記載。

洪武三年六月,把嘉興、湖州、杭州、蘇州、松江的4000多戶沒有土地或土地較少的農民移民到濠州種田,之後又把江南的十四萬戶遷移到鳳陽。

洪武ニ十ー年八月,遷山西澤、潞二州民之無田者往彰徳、真定、臨清、歸德、太康諸處閑曠之地,置屯耕種。

明朝建立初期,面對人煙斷絕的局面,朱元璋采取四項措施,國力得到恢複

洪武二十二年四月以兩浙群眾地狹,務本者少而事末者多,命杭、湖、溫、台、蘇、松諸郡民無田者,往準河以南滁、和等處起耕。山西貧民徙居大名、廣平、東昌三府者,凡給田二萬六千七十二頃。

洪武ニ十八年青、兖、登、菜、濟南五府,五丁以上,田不及一頃并小民無田耕者,令分丁就東昌開墾閑田。

2.軍屯

軍屯是朱元璋屯田制度中規模最大的,還在明朝建立之前,朱元璋就成立了民兵萬戶府,實行軍屯,部隊且耕且戰。明朝初期軍隊的屯田主要是解決部隊缺糧短缺問題,朱元璋稱帝之後,把部分軍隊改成衛所,由衛所屯田,田地由衛所軍士來耕種。

"每軍種田五十畝為一分。又或百畝,或七十畝,或三十畝、二十畝不等"。

有記載稱,朱元璋時的部隊一般為三分守城,七分屯種,後來弘治年間時有奏折說朱元璋時期大概将近三百萬軍隊屯田。

明朝建立初期,面對人煙斷絕的局面,朱元璋采取四項措施,國力得到恢複

"祖宗時天下都司衛所原額官軍一百七十餘萬。"

按照每軍種地50畝計算,當時全國軍隊種植的土地就有九十多萬頃,可見當時軍屯的規模之龐大。

《春明夢餘錄》:"國家原額屯田八十九萬二千七百八十九頃餘。"

《明書 土田志》:"國初原額九十萬三千三百ー十三頃九十五畝零。"

負責屯田的部隊,要向朝廷繳納賦稅,有的地方上一般給朝廷,自己留着一部分,有的則一是按照所種土地量來納稅。

3.商屯

說要商屯,不得不說到當時的鹽引制度,當時朝廷為解決邊遠地區的糧草問題,就利用食鹽專賣權,讓商人把糧食運到規定的糧倉,政府就發給商人鹽引,然後憑鹽引到指定的鹽場支鹽,再到指定的地域去銷售。

明朝建立初期,面對人煙斷絕的局面,朱元璋采取四項措施,國力得到恢複

有的鹽商為了解決成本問題,就雇人在邊地屯田種植,把收獲的糧食就地納倉換取鹽引。

"商人自募民耕種塞下,得粟以輸邊,有償鹽之利,無運鹽之苦,便一;流亡之民因商招募,得力作而食其利,便二;兵卒就地受粟,無和籴之擾,無侵漁之弊,便三;不煩轉輸,如坐得刍糧,以佐軍興,又國家所稱為大便者。"

(二 )取得的成效

明初的屯田制度,擴大了土地的種植面積,解決了居民的糧食問題,軍屯除解決了自己的糧食問題海外,還向朝廷繳納賦稅,減輕了國家對戰争、防衛的開支,國家将結餘的錢用于别的地方。商屯對供應邊防的軍糧和開發邊疆地區都起了一定的積極作用。

明朝建立初期,面對人煙斷絕的局面,朱元璋采取四項措施,國力得到恢複

三、興修水利

1.建國之初,朱元璋非常注重水利建設,曾咋全國頒布過指令,如果百姓有好的水利建設方案,要立即報告之衙門,衙門整理之後要上報給朝廷,對于不重視不重視水利事業的官吏,給予處罰,而且此項政策一直延續下去,洪武時期就能找到很多關于大規模組織群衆興修水利的記載.

洪武元年,"修和州銅城堰聞,周回二百餘裡"。

洪武四年,修複"廣西興安縣靈渠","溉田萬頃"。

洪武八年,"命耿炳文浚泾陽洪渠堰,溉泾陽、三原、醴泉、高陵、臨潼田二百餘裡"。

洪武十九年,"築福建長樂縣海堤。長樂之田,瀕海者半,其田久壞,田稼歲為潮鹵所傷"。經修築海堤後,"長樂田無斥鹵之患,而歲獲其利"

洪武二十七年,明朝政府派遣"國子監生和人才分詣天下郡縣修治水利"。

洪武二十八年統計,全國共計"開塘堰四萬零九百八十七處,疏通河流四幹百六十二處,修建陂渠堤岸五千多處"。

明朝建立初期,面對人煙斷絕的局面,朱元璋采取四項措施,國力得到恢複

戰争結束後,水旱災害是對農業威脅最大額自然災害,加上國内降水量和徑流量在分布上極度不平衡,修行水利能解決灌溉、防洪等方面的自然災害,對增加糧食産量,維護社會穩定都具有促進作用。

四、經濟作物種植

(一)具體措施

1.朱元璋出身貧苦,知道錢對普通百姓的重要行,尚在還未建國的時候,就在他控制的地域鼓勵種植經濟作物。

"農民田五至十畝者栽桑、麻、木棉各半畝,十畝以上者倍之。其田多者率以是為差,有司親臨督勸,惰不如令者有罰,不種桑使出絹一匹,不種麻及木棉,使出麻布、棉布各一匹"。

1368年(洪武元年),建國後,立即把鼓勵種植經濟作物的指令發至全國:

明朝建立初期,面對人煙斷絕的局面,朱元璋采取四項措施,國力得到恢複

"凡種桑麻四年始征其稅,不種桑者輸絹,不種麻者輸布"。

洪武二十五年的時候,直接詳細到每家每戶的種植數量,如果違反規定的發往雲南充軍。

“天下百姓務要多種桑、棗,每一戶,初年二百株,次年四百株,三年六百株,栽種過數目,造冊回奏,違者發雲南金齒充軍。”

2.除了鼓勵種植經濟作物,減輕稅收外,還把農業發展納入官員的考核之中,有規定說,但凡地方官員任期屆滿,到朝廷去接受考核的,農業發展是必考的内容。

“地方官員任滿赴京考課的,必書農桑學校之績”

明朝建立初期,面對人煙斷絕的局面,朱元璋采取四項措施,國力得到恢複

這些政策的推行,國内經濟作物種植面積成幾何倍增長,桑麻、棉的種植,為明朝紡織業的發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材料,為之後紡絲、紡棉的發展奠定了基礎,最終為國家和人民經濟水準的提高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明朝建立初期,面對人煙斷絕的局面,朱元璋采取四項措施,國力得到恢複

綜上所述,明朝建立之後,面對百姓流離失所,民生凋敝,百業待興的局面,通過制定适合國情的政策,鼓勵開墾荒田讓土地複耕、大規模的屯田擴大種植面積、興修水利解決農業沖突、種植經濟作物刺促進經濟發展。通過以上四項措施的推行,使明朝在短時間内,逐漸走出民不聊生的困境,社會趨于穩定,國内人口迅速增長,到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的時候,全國達到6054萬人,為之後的大明王朝的興盛,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