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二戰時期如果沒有美國的支援,蘇聯能否戰勝德國

二戰時期如果沒有美國的支援,蘇聯能戰勝德國嗎?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國向反法西斯陣營國家的援助,極大地支援了各國的戰鬥信心,其中對蘇聯的援助也在很大程度上支援了蘇聯抗擊德國的戰鬥。在這方面,蘇聯即被援助。國家從來都沒有否認,也一直在官方記載和宣傳中給予積極評價。實事求是地講,美國對于二戰的勝利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蘇聯也是如此。那麼問題來了,如果沒有美國對蘇聯的援助,蘇聯能戰勝德國嗎?美國的援助到底是雪中送炭還是錦上添花?一提到這個問題,很多人張口就來。

二戰時期如果沒有美國的支援,蘇聯能否戰勝德國

所謂沒有美國的援助,蘇聯必亡于德國。那麼事實真的是這樣嗎?今天我們就來說道說道,希望您能耐心看完,并留下自己的觀點,長按點贊鍵就可以觸發超級點贊,謝謝您的支援。首先我們要搞清楚的是,美國之是以援助蘇聯,不是無償的善意,而是有求于蘇聯。要知道國家之間隻有永恒的利益,更何況美國和蘇聯曾彼此充滿敵意。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不是美國需要蘇聯拖住德國來幫助英國,那麼美國一定不會援助蘇聯。如果蘇聯沒有拖住德國,那麼之後。

二戰時期如果沒有美國的支援,蘇聯能否戰勝德國

美國和英國能不能獲得勝利,就要大打一個問号了。搞清了這一點,我們就來分析一下美國對蘇聯援助的重要程度。美國在1941年6月通過了租借法案,已在經濟及軍事方面向盟國提供物資方面的幫助,抗擊法西斯。6月22日,希特勒閃擊蘇聯,措手不及,内外交困的蘇聯立刻想到了美國,并很快加入了租借法案締約國。在蘇德戰争之前的實力對比上,德國大大超過蘇聯,德國入侵蘇聯之前,已控制了歐洲14個國家的人力物力。台曆總計人口達2.9億,鋼産量達4500萬噸。之後,希特勒對斯大林實施了戰略欺騙,并啟動巴巴羅薩計劃,集中了其主力及其仆從國幾乎全部兵力的2/3,準備襲擊蘇聯。出動總兵力高達550萬人,大約相當于法國戰役的1.7倍投入。1941年6月,德軍向蘇聯發動進攻,18天後就推進到了蘇聯腹地500到600公裡處,占領了波羅的海沿岸各地。入侵後一個月。

德國法西斯占領的蘇聯領土相當于兩個法國的面積。蘇聯對當時的戰略形勢和戰争展現發生的态勢,估計不足,對有關的重要情報分析錯誤,進而造成了蘇聯的種種被動和失利。斯大林此前認為,希特勒攻打蘇聯,至少也得在徹底解決掉英國之後,因為隻有這樣,他才無後顧之憂,不需要在大西洋沿岸布置重兵了。是以,當德軍向蘇聯境内發動攻擊的時候,斯大林并沒有認為是德國大規模入侵蘇聯的開始。而德軍的精心準備和以快制勝的閃電戰,使蘇軍的損失極為慘重。

二戰時期如果沒有美國的支援,蘇聯能否戰勝德國

毫無準備的蘇軍在戰争開始後的前三個月中就損失殆盡,這給了希特勒一個錯覺。蘇聯也不過如此。就在德國認為蘇聯已經無兵可用之時,打起精神的蘇聯集結了大批的軍隊,大量征招士兵入伍,穩住了自家陣線。當時德國人口八千萬左右,而蘇聯則擁有1.6億人口。整個衛國戰争中,蘇關聯員的力量超過三千萬,這是德國無法比肩的。德國人前期順風順水兒,等他一到莫斯科就怎麼都打不過去了。德國認為攻下蘇聯首都莫斯科,蘇聯就會戰敗。但細想一下,如果德國真的攻下莫斯科,在莫斯科以東又會出現多少個莫斯科?而德國貴族軍官隻會打順風仗,到死都改不了。是以希特勒總是不停地咆哮,不準撤退,而蘇軍工農出身的軍官和自己的士兵一起死。死戰到底。

二戰時期如果沒有美國的支援,蘇聯能否戰勝德國

美國在二戰期間總共向蘇聯運送了1600萬噸戰争物資,其中飛機1.4萬架,裝甲戰車1萬輛,機車3.2萬輛,各種火炮7944門等。白向蘇聯租借了672艘艦船。美國在戰時,向蘇聯提供的物資總價達130億美元。但關鍵問題是,這些物資,主要是在1943年莫蘇德戰場攻防态勢,一手後才向蘇聯提供的。蘇聯在1941年末和1942年基本屬于沒有什麼支援的情況下進行的莫斯科保衛戰,美國和英國這時還在觀望,而之後的德軍兵敗莫斯科,其中的原因除了蘇軍奮力抵抗之外,主要就是因為天氣。當德軍進攻時,氣溫已經到了零下十度,而德軍士兵所穿的衣服都是單一凍傷,凍死死傷無數,大大地削減了德軍的戰鬥力。德軍的補給線很長,戰争。物資運不上來,而蘇軍就不一樣了。因為是在本國作戰,軍需物資會源源不斷地運送到前線,士兵數量就更不用說了,斯大林的一句話就可以招兵上百萬人,蘇軍的物資和兵源越打越多,而德軍則完全相反了。戰役結束後,蘇聯頂住了德國。

這時英美才放心大膽地進行援助蘇聯,因為蘇聯已經徹底穩定下來了,因為源源不斷地給蘇聯武器彈藥食品,又拿了一堆戰争資源,甚至是幾幢。這時的德國想打赢根本沒希望了。蘇聯通過莫斯科保衛戰、斯大林格勒保衛戰等重大戰役阻止了德軍的進攻,并逐漸扭轉了局面。戰争結束以後,法庭上有人問一個德軍軍官,你們什麼時候知道自己會打輸的?德軍軍官回答說,莫斯科還有一次。媒體在采訪蘇聯元帥朱可夫時提問,你是什麼時候意識到蘇聯可以擊敗德國的?朱可夫不假思索,脫口而出莫斯科保衛戰。律師也證明蘇聯最終戰勝德國機電于莫斯科保衛戰的勝利。是以,結合上面我所講的,莫斯科保衛戰期間的蘇聯相當于是在孤軍奮戰,而德國則獲得了意大利和歐洲仆從國軍隊的鼎力相助。是以說,美國對蘇聯的援助并非是蘇聯擊敗德國的關鍵原因,因為這些援助主要是在1943年才開始的。這個時期蘇德戰場已經進入了膠着态勢,兒童時期的蘇聯在兵力、主要裝備數量和戰場态勢方面已經明顯的優于的。國也從蘇德戰争爆發初期的嚴重潰敗到穩定戰線。

二戰時期如果沒有美國的支援,蘇聯能否戰勝德國

并取得部分地區的成功反擊。相對而言,美國對蘇聯的物資援助,對蘇聯堅定抗擊法西斯的信心的作用更大一些。那麼,為什麼如今很多人會說,如果沒有美國的援助,蘇聯不可能戰勝德國?其實,這完全是戰後美國宣傳的結果。例如,二戰結束時,曾對淪陷區的法國群眾做了一個關于1945年擊敗德國中各國的貢獻的調查,支援蘇聯貢獻最大的占了57%,支援美國的占了20%。而将近半個世紀後的2000年,年輕一代人的認識,卻恰好颠倒了,支援美國的占了50%,蘇聯占了20%。要明白,打敗德國的是蘇聯,美國和諸多國家的合力,不是美國一個人的功勞,出的錢最多,唔代表功勞最大。當時美國選擇了一個最佳時機介入了二戰,進而把自身的損失。降到了最低,這一切都要感謝日本人的貪婪魯莽。1941年底,日本貿易險偷襲了美國的珍珠港,迫使此前一直對戰争持中立态度的美國站了出來。在此之前,美國人深知德日意如果主宰戰後秩序,對自己非常不利,無奈國内群眾消極厭戰并不好。

二戰時期如果沒有美國的支援,蘇聯能否戰勝德國

動員參戰國會的反對派也不會同意戰争撥款。羅斯福抓住了日本偷襲珍珠港,這一難得的介入機會,全體通過了,對德意日軸心國宣戰,充當了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當然,彼時的美國把主要的精力都投入于日本的太平洋戰争中。與此同時,美國也進一步加強了對歐洲參戰國的援助,累計向同盟國援助了,總價值達501億美元的各類物資,當然,蘇聯也是受益國之一,這些物資有效地幫助了蘇聯擊敗德國,但不能說蘇聯是在美國的幫助下擊敗的納粹德國,因為蘇聯獲勝的主要原因還是蘇聯的戰時動員機制,斯大林能在最危機時刻動員起全國居民進行有力抵抗。反觀二戰時的歐洲諸國,凡被攻至首都的國家都是軍心不穩,民心潰散,并最終亡國。其實蘇聯的衛國戰争與中國的持久戰一樣的性質,德國是不可能奪得。最後,勝利的蘇聯。

二戰時期如果沒有美國的支援,蘇聯能否戰勝德國

即便是沒有英美的支援,也隻是時間上會更長久而已。而在戰後,國計民生最好的卻是美國,美國用超小的代價換得了二戰後的最大果實,之後英國讓出自己老大的位子,德日遭到打壓,淪為美國的小弟盟友。由于美英價值觀同整個西歐及講英語的諸多國家基本相一緻,于是美國人的國運一直延續到了現在。

本就講到這裡了,您對此有什麼想說的,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與我共同讨論,希望您能給我點贊、關注和轉發,謝謝,我們下期再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