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曆史底蘊是把雙刃劍,将秦國推向帝國寶座,又讓其二世而亡

戰國時代,周室衰微,諸侯争霸,其實在戰國早期參與争霸,或者參與重大利益紛争的國家,都是擁有曆史底蘊的國家,也就是說這些國家要麼來自周天子的正統分封,要麼是在武王伐纣戰争中,立下功勳而被分封的,比如說齊國,開國之君姜子牙是西周第一功臣,再比如,晉國,開國之君是武王之子,成王之弟,這些老牌諸侯國成立都是有背景的。

曆史底蘊是把雙刃劍,将秦國推向帝國寶座,又讓其二世而亡

再比如楚國,專業對抗周室數百年,在周王鞭長莫及的情況下自立為王的,還有一些西周的王族分支,憑着血脈的高貴被封為諸侯的,比如燕國,而戰國首霸魏國繼承的是晉國的衣缽的;這些國家都是相當具有曆史底蘊的諸侯國,它們在整個周王朝的傳承過程當中,也占據着重要的組成部分。

曆史底蘊對國家發展影響深遠

進入戰國時代,也是它們經曆了重重的考驗而生存了下來,進而能夠參與戰國時期的群雄逐鹿。但是深厚的曆史底蘊并不是一個絕對的優勢,或者說并不是一個國家生存和發展的絕對好處,很多時候國家的發展受曆史底蘊的影響是非常深遠的,這一點我們從秦國身上就可以看出一二。

事實上,在戰國七雄當中,秦國的資曆是最淺的,換句話說,它參與諸侯争霸的資格是最小的,它其實是東周的開國諸侯,比之晉國、齊國、楚國和燕國這些國家晚了整整一個時代,哪怕是韓、趙、魏三家是戰國時代新型的諸侯國,都比秦國更有資格參與中原争霸。

曆史底蘊是把雙刃劍,将秦國推向帝國寶座,又讓其二世而亡

因為韓、趙、魏三家,它們本身是老牌諸侯國晉國的家臣而成立的國家,本身就是晉國國内的大貴族,在晉國成立時就已經存在;而且在晉國國内它們也掌控着巨大的國家權力,可以說在實際上在晉國後期,是淩駕在晉國國君之上的。我們從根本上來講,韓、趙、魏這三個國家也擁有着比較深厚的曆史底蘊。

秦國迅速崛起得益于曆史底蘊比較淺

那麼為什麼說曆史底蘊,對一個國家的發展來講是一把雙刃劍呢?為什麼很多人認為,秦國之是以能夠成長迅速,卻得益于曆史底蘊比較淺呢?這種說法到底有着什麼樣的道理呢?本篇文章重點分析一下這樣問題,看一看秦國的成長,與它的曆史底蘊到底有哪些淵源?而這些又具體的表現在了哪些方面?

秦國政治制度受周王室影響較淺

首先第一點,國家的曆史底蘊不深,那麼基礎政治制度受到周王朝的影響就比較淺,最原始的統治形式在國内紮根也比較淺,讓這個國家比較容易接受新制度的熏陶,進而更加容易接受變法和改革。

曆史底蘊是把雙刃劍,将秦國推向帝國寶座,又讓其二世而亡

我們知道秦國是東周的開國諸侯,因為幫助周平王東遷有功而被分封的,對于這個國家來講,它成立的時代是一個周天子統治已經衰弱的時代,那時諸侯已經有了不聽王命的表現,既然周天子對于各大諸侯國的控制權已經逐漸變弱,由周王朝所折射出的一種統治制度,自然也就不會對諸侯國産生更大的影響,特别是對于秦國這個新型的國家。

秦國遠離周朝統治核心,天子式微時期被分封

本身秦國就地處西部的偏遠地區,與周王朝的統治核心距離比較遙遠,所謂天高皇帝遠,周王朝本身就對秦國的控制能力不強,而且周朝所奉行的制度已經不再被各諸侯國服從,對秦國這個新興的國家來講,周朝的制度影響力就是更低了。

秦國成立後忙于對付戎狄,開疆拓土,忽略制度建設

再者說,秦國之是以能夠立國,其實靠的并不是周天子分封的诏令,那個時候周天子對于西部領土已經失去了實際的控制權,王朝的西部邊界大部分已經被戎狄所控制,是以按理來說,周天子其實是給了秦國國君一個空頭支票,如果它們能夠從戎狄手中将領土搶回來,那麼這個國家就可以立國,搶不回來那就另當别論了。

曆史底蘊是把雙刃劍,将秦國推向帝國寶座,又讓其二世而亡

是以,秦國在立國前期,大部分時間都投入到了戰争當中,為了從戎狄手中搶奪領土,為了拓寬自己的領土疆域,也為了提升自己國家的實力以友善參與諸侯争霸,這個國家在剛剛立國的時候,并沒有将精力放在仿照周王朝的統治制度,并進行政治改善上。

曆史底蘊淺比曆史底蘊深厚的國家,更容易變法強大

是以,建國的時間比較短,建國的時期比較特殊,國家的曆史底蘊不深厚等等原因,讓這個國家并沒有受到太多的制度影響,也就更容易接受後來的商鞅變法;這一點我們通過兩個執行個體就可以得以證明。

燕國曆史底蘊深厚,容易墨守成規

第一是燕國和秦國之間變法的對比;燕國是戰國時代裡曆史底蘊最為深厚的諸侯國,它是西周的開國諸侯,第一任國君召公奭更是姬姓王族,同時在西周的朝堂上擁有着比較高的地位,是以如果單純的從血脈和相對于周王朝的地位上來講,燕國這個國家是比其它的國家等級更高些,同樣它的曆史底蘊也是最為深厚的。

曆史底蘊是把雙刃劍,将秦國推向帝國寶座,又讓其二世而亡

燕國深受西周王道政治影響

可是正因如此,燕國受西周統治制度的影響特别深遠,西周是推行一種王道的政策的,深受周王朝統治影響的召公奭,自然也會在燕國推行這種王道政策,這使燕國後期的幾百年發展曆史都深受其害。

我們如果仔細的分析燕國曆史就會發現,燕國在進入戰國時代之前的曆史特别平靜,甚至它出現過九代國君的空白,産生這種情況的最合理猜測,就是那九代國君當中,燕國并沒有出現影響中原格局,或者說影響國家發展道路的事件,可以說是一個與世無争的國家,這就是燕國深受王道影響的一個具體展現。

王道政治傳統阻礙變法改革

在王道的統治影響下,燕國其實奉行的是一種類似于道家無為而治的方式,主張在君主的上司之下各司其職,堅決奉行西周的禮樂制度,反對諸侯國之間的戰争,是以它與其它國家之間的沖突并不多,發展可以說相當的按部就班,是以,王道的統治在燕國人的心目當中其實是一種固定的思維模式。

曆史底蘊是把雙刃劍,将秦國推向帝國寶座,又讓其二世而亡

對于戰國時期的燕國人來講是祖先遺留下來的政治傳統,這樣的傳統它們已經堅持奉行了幾百年之久,想讓它們在一朝一夕之間進行改變是非常困難的,是以在燕昭王變法的時候,哪怕有着魏國和秦國的成功先例,也沒能夠同樣推行法制變法,變法隻是在國家的一些發展形式上面做了變動,可謂是治标不治本,換湯不換藥的。

秦國受王道政治影響小,阻礙力小,變法輕裝上陣

但秦國的變法卻不止如此,秦國的變法可以說是一場徹底的大換血,其實秦國并非沒有實施過王道政策,秦國曾經在秦穆公的時候任用了百裡奚,百裡奚推行的政策就是一種類似于王道的政策,就像是孟子見梁惠王時所說的那樣,從百姓的養生喪死方面進行改善,在那個時代也對秦國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響。

因為秦國推行王道政策的時間并不長,到秦孝公時,秦國推行法治政策并沒有受到很大的阻力;可以說,在商鞅變法當中的最大阻礙來自于貴族,因為商鞅變法确實是損害了貴族的利益,自然會得到貴族的反對。

曆史底蘊是把雙刃劍,将秦國推向帝國寶座,又讓其二世而亡

不過,對于平民百姓來講,法治政策卻給他們帶去了利益,與他們能夠接受的政治統治并不相悖。換句話說就是秦國的百姓不具有燕國人那種根深蒂固的思想傳統,因為立國時間少,沒有必須要發展傳承的基本制度,是以在改變和接受的方面顯得比較容易。

秦王朝的滅沒并不是極端苛政,而是法治政策失誤

第二點則是秦王朝建立之後推行法治政策的失誤;我們從秦王朝十幾年的發展曆程來看,像儒家子弟所說的那種極端的苛政其實并不存在,秦朝确實征收了比較大量的徭役和賦稅,但這種徭役和賦稅更多的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了,比如說修建長城,比如說修繕都江堰,修建靈渠、通靈渠等等,這些都屬于基礎的防禦設施和水利設施,對穩定國家的發展是有着很大的好處的。

而被人們诟病的阿房宮其實也并沒有建成,像杜牧所言的那種覆壓三百餘裡,骊山北構而西折,其實隻是一種誇大的構想而已,可能唯一能夠作為例證的,也隻有秦始皇輝煌的骊山陵墓了,換句話說,哪一個時代的帝王沒有為自己修建宏大的陵墓呢?是以說,秦王朝的覆滅我們并不能從這一類的問題上尋找原因。

曆史底蘊是把雙刃劍,将秦國推向帝國寶座,又讓其二世而亡

秦朝推行的法治政策不被原六國百姓所接受

事實上,關于秦王朝的覆滅,更多的是在法治政策上推行的一種失誤,秦國是因為法治變法而強盛起來的國家,是以,秦朝建立後就自然而然地想要在整個王朝内推行法治政策,但六國覆滅之後,秦朝的子民已經不再是原本的秦國子民,它的子民是曾經戰國七雄的所有平民百姓,原屬秦國的百姓能夠接受法治,但這不代表六國歸降的子民們也能接受。

因為在他們原本國家覆滅之前,他們一直以來接受的統治環境與法治是大不相同的,那同樣也是他們根深蒂固的思想觀念,讓其一朝之間放棄原本的生存方式,而接受法制是有點操之過急的。

六國百姓受原有統治環境影響,很難迅速接受新法治

秦王朝統治的根本失誤在于它并沒有經過一個過渡時期,就将法治政策一股腦的推向了整個王朝,讓沒有接受過法治觀念影響的人感受到了壓迫,進而進行了反抗。這其實也是一種曆史底蘊的影響,如果山東六國的子民們不是世世代代接受非法制的統治政策的話,那麼他們對于法治政策就不會過分的反感,也就不會感受到過度的壓迫而進行反抗。

曆史底蘊是把雙刃劍,将秦國推向帝國寶座,又讓其二世而亡

通過上面兩個例子我們可以看到,秦國的發展與它的曆史底蘊是有着很大的淵源的,兩者之間的關系并不單純的表現在它的強盛上,同時,對于大秦帝國成立後的統治形式也有着很大的影響,甚至可以當作是它滅亡的一個原因。

秦國因曆史底蘊淺而強大,也因其他國家曆史底蘊深厚而滅亡

是以,對于整個秦國和後續的秦王朝來講,前期曆史底蘊的不深厚是它強盛起來的一個基礎,讓它比其它的國家更容易接受變法改革,更容易接受比較有先進性的基礎制度,從前的秦國人能夠更好地接受商鞅變法的内容,而在商鞅變法之後所積累起來的底蘊,卻成為了最終決策失誤的原因,畢竟原屬山東六國的子民,并沒有改善因為曆史而積累下來的思想。

這就很好的解釋了為什麼秦國作為一個諸侯國時,推行法治政策沒有崩潰卻在建立一個王朝之後,再繼續推行法制政策的道路上,土崩瓦解這一事件了。

從根本上而言,這就是曆史底蘊在作怪,

是因為長久的發展曆史而造成的,根深蒂固的思想在作怪,是以很多時候抛棄秉承已久的思想,進行思想上的解放和創新,還是非常有作用的,也是發展的一種必要。

曆史底蘊是把雙刃劍,将秦國推向帝國寶座,又讓其二世而亡

曆史底蘊除了對于國家政策和發展形式上的影響,相對薄弱的曆史底蘊還讓秦國的改革更具先進性;這點我們從秦國和楚國之間的對比上就可以看到,秦國立國時間相對來講比較短,是以,它在發展的道路上可以接受一種新時代的熏陶,可以在衆多的統治形式當中選擇法治來治理國家,但是像是楚國這種在春秋時期就已經自立為王的國家來講,就不存在這種選擇權。

讨論

楚國受傳統思維影響,成也分封,敗也分封

雖然在春秋時期,各大諸侯國之間的明争暗鬥就已經比較紛亂了,但諸侯國還沒有完全脫離周天子的控制,從表面上來看,最基本的政治統治還是來源于周王朝,是以當楚國在春秋時期自立為王的時候,能供楚國借鑒的統治形式隻有西周的分封制度,這就是為什麼楚國會憑借一個諸侯國實力來實施分治制度的原因。

畢竟除了西周的分封制,它們沒有其它的借鑒形式,而曆史發展的潮流也沒有那麼迅速,并沒有萌生出向吏治、法治這樣的具有先進性的統治形式;可是對于一個國家來講,基礎的制度和統治形式對國家的發展影響太過深遠,分制的政策一旦形成,想要進行改善那就是難上加難了。

曆史底蘊是把雙刃劍,将秦國推向帝國寶座,又讓其二世而亡

試想一下,實施分封制的周王朝最終會出現春秋戰國,仿照分封制度建立了分治制度的楚國,到發展的後期又能夠好到哪去呢?是以說,在這一點上,秦國其實也占了曆史底蘊短比較大的光。

小結

從以上叙述

,我們可以得知,其實曆史底蘊對一個國家來講真的是一把雙刃劍,比較豐厚的曆史底蘊可以為一個國家提供文化的支撐,在文明的發展上有着更加多的話語權,對于一個文明和一種文化的傳承也更加穩定和友善,可是曆史底蘊卻容易對其文明治下的百姓,造成一種思想上的禁锢。

畢竟千百年來,這種文明就是依靠着某一種發展形式而傳承的,成百上千年後的子子孫孫也自然會堅定的遵守這種發展形式,思想、思維、文化等千百年來局限在一個架構内,容易形成墨守成規的思維惰性。對于相新興的國家來講,在思想上的突破能力就顯得相對薄弱,影響人們的創新思維,創新理念和創新動力,新興國家要想突破已有的體制,必須有創新的勇氣,隻有創新才能為國家實力發展注入新的契機。

戰國時代,魏國之是以成首霸,那是因為進行李悝、吳起變法,秦國之是以逆襲成王,商鞅變法功不可沒,是以,每一個國家在發展的過程當中都要堅定的思辨,同時堅定的創新,隻有這樣才能夠在身後的曆史文化當中,增加更多的新鮮血液,讓一個文明的發展亘古不衰。

參考文獻:《春秋集注》、《呂氏春秋》、《戰國策》、《資治通鑒》、《史記》、《左傳》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