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傷亡6000萬人,蘇聯明明很強,為何二戰時死傷如此慘重?

說起二戰,那可是一場給全人類帶來浩劫的世界大戰,參戰各國都付出了十分慘痛的代價,尤其是蘇聯和中國。據統計,當時中國軍民的傷亡總計達到了3500萬人,而蘇聯付出的代價更高,總的傷亡人數達到了6000萬人。

當時,我們是一個落後的農業國,要面對裝備精良的日本侵略者,隻能靠血肉之軀來抵抗,是以我們付出了慘重的代價,最終取得了勝利。但是蘇聯在二戰爆發前可是一個僅次于德國的歐洲強國,為什麼會傷亡如此慘重呢?

傷亡6000萬人,蘇聯明明很強,為何二戰時死傷如此慘重?

蘇聯在二戰爆發前,整體實力位居世界第三,歐洲第二,是當時歐洲數一數二的強大國家,照理說是不該付出這麼慘重的代價。但是我們分析下蘇聯當時面臨的情景,就能得出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了。

首先,蘇聯打仗的傳統就是在拼人。

蘇聯的前身俄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死亡人數就是最多的,光軍人的陣亡人數就達到了170萬人。因為一戰時期,俄國的工業能力是最差勁的,是以俄國人當時打仗拼的就是人,以量取勝,這種作戰思維也延續到了二戰時期。蘇聯擁有強大的動員能力,能夠從全國征集源源不斷的兵力投入戰場,這是蘇聯的優勢,也是蘇聯為了勝利不得不做出的抉擇。

傷亡6000萬人,蘇聯明明很強,為何二戰時死傷如此慘重?

其次,蘇聯在蘇德戰争初期的失誤。

蘇聯雖然很強,但蘇聯面對的是比它更強,而且已經占據大半個西歐的德國,當時德國發動巴巴羅薩計劃,完全是突然襲擊,蘇聯方面沒有提前做好準備,在戰鬥一開始就損失了3000門大炮、2000架飛機、1500輛坦克、還有30萬蘇軍被俘虜。蘇聯最精銳的力量在一開始就損失大半,僅僅在1941年内,蘇聯就損失了70%的工業生産能力,以及烏克蘭等糧倉。

傷亡6000萬人,蘇聯明明很強,為何二戰時死傷如此慘重?

是以被德國突然襲擊的蘇聯,其實力已經被大大削弱了。為了赢得戰場的勝利,蘇聯就不得不投入更多的人力,利用有限的工業生産能力生産更多的武器裝備,來阻擋德國人的進攻,這就導緻蘇聯士兵的傷亡居高不下。當時德國幾乎集中了80%的兵力在進攻蘇聯,并在攻入蘇聯後對平民進行了殘酷的殺戮。整個蘇德戰争蘇軍總陣亡1060萬多人,而平民的死亡就達到了1740萬多人。

傷亡6000萬人,蘇聯明明很強,為何二戰時死傷如此慘重?

這就是戰争的殘酷。但同時我們也應該感謝蘇聯當年的貢獻,如果不是蘇聯抵抗住了德國,二戰的結局如何還是個未知數。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