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漢文帝即位當晚,為何劉盈5個兒子全被殺害,是否他授意的

漢高祖劉邦建立西漢之後,将很多功臣都封了王,到了晚年的時候,這些異姓王就成為很大的隐患。是以劉邦在去世前,就将異姓王的憂慮給去除了,這才安心閉上了眼睛。可誰知道,呂後掌權之後,就把娘家的人都提拔起來,更是一一封了王,劉家的天下,眼看就慢慢變成了呂家的。

呂後隻有劉盈一個兒子,是以劉邦去世後,劉盈就順利繼位,是為漢惠帝。但是劉盈生性怯弱,母親又過于強勢,進而導緻劉盈是進不得,退不了。呂後還強迫劉盈娶了自己的外甥女,劉盈無法接受這樣的婚姻,與外甥女張嫣并未有過子嗣。

後來呂後為了報複戚夫人,将她做成人彘,還帶劉盈去看,結果劉盈吓得不敢再出門,整日與酒色為伴,年僅23歲就抑郁而終了。呂後沒辦法,隻好扶持劉盈的幼子劉恭,宣稱是皇後張嫣與惠帝所生,并“殺其母,立所名子為太子。”之後在呂後的掌控下,劉恭成為新帝。

“秋八月戊寅,(漢惠)帝崩于未央宮。九月辛醜,葬安陵”——引自《資治通鑒》

漢文帝即位當晚,為何劉盈5個兒子全被殺害,是否他授意的

(呂後劇照)

劉恭知道生母冤死後,立誓将來要找呂後報仇,結果被呂後知道,便廢了劉恭并殺死,又立劉弘當了皇帝。這一次還沒等到劉弘做什麼,呂後就先去世了,她一死,呂家就徹底失去了靠山。

劉氏宗族的子弟,早就不滿呂後專政,如今呂後已死,他們便團結起來對付呂氏一族。朱虛侯劉章與周勃、陳平暗中聯系,設計讓呂祿交出了兵權。之後他們帶兵沖進皇宮,将呂産等人誅殺,接着又追捕呂祿,最終凡是呂氏一族無一幸免,漢朝大權又回歸劉氏手中。

在此期間遇到一個棘手的問題,就是現任皇帝劉弘,他的皇後是呂祿的女兒,也算是呂氏一族。如果不除皇後,便不能對呂氏一族鏟草除根,将來她若是為呂氏翻案,那在場的人都脫不了幹系,可她貴為皇後,又不能随意處置。

漢文帝即位當晚,為何劉盈5個兒子全被殺害,是否他授意的

(呂後與劉盈劇照)

經過商議之後,衆人還是決定處決了皇後,他們的理由就是,劉弘并非漢惠帝親生,而是呂後從呂家抱來的孩子。衆人口徑一緻,不僅将皇後殺了,就連皇帝劉弘,都索性一起廢了。

劉弘倒是廢了,可他還有四個兄弟,也就是說,劉盈還有其他四個兒子在世。選他們任何一個人繼位,将來萬一要給劉弘報仇,那衆人都要遭殃。但不立他們為帝,又該選誰繼位呢。最終在商議之下,都同意擁立劉恒為帝,因為他不僅是漢高祖的兒子,擁有正統皇室身份,還是個仁厚、孝義之人。

“代王方今高帝見子,最長,仁孝寬厚。太後家薄氏謹良。且立長故順,以仁孝聞於天下,便。”——引自《史記》

就這樣,代王劉恒在劉氏宗室的擁立下,登基稱帝,是為漢文帝。可就在漢文帝即位當晚,劉盈5個兒子全被殺害,這是否是他授意的呢?

漢文帝即位當晚,為何劉盈5個兒子全被殺害,是否他授意的

(劉盈與皇後張嫣劇照)

為了避免諸王将來為劉弘報仇,劉氏宗室子弟選擇将他們斬草除根,但當時劉恒已經确立為皇帝,衆人要殺他的侄兒,是否應該知會他一聲呢?答案是肯定會,是以劉恒這5個侄兒,雖然不是他明令下旨殺的,但肯定是他默許的。

衆人殺死惠帝的5個兒子,理由是他們非漢惠帝親生,但真實情況隻有他們知道。他們既然怕其餘4個将來給劉弘報仇,才将他們斬草除根,但他們始終是漢文帝的侄兒,難道這些人就不怕,将來漢文帝為侄兒報仇嗎?是以說此事漢文帝肯定知道。

那麼漢文帝素來以仁厚著稱,為什麼他會默許别人殺死自己的侄子呢?

漢文帝即位當晚,為何劉盈5個兒子全被殺害,是否他授意的

(劉恒劇照)

劉恒不是劉邦的長子,他要繼位必須保證兄長沒有子嗣,可劉盈偏偏還有5個兒子在世,這就導緻劉恒不算第一順位繼承人。是以5位侄兒被殺,要說劉恒不知情,确實有些說不過去。也正是因為如此,劉恒必須清除皇位的障礙,而這件事不由自己親自動手,是再好不過了。

至于為什麼史書上對此事諱莫如深,大概有兩個原因。一個是有人故意掩蓋,除了漢文帝本人以外,其餘參與誅呂事件的宗室,為了避免自己受牽連,都想讓此事消失在曆史長河中。另一個可能是因為漢文帝的功績,讓後世隻注意到他仁厚的一面,是以這件事就被掩蓋了。

漢文帝即位當晚,為何劉盈5個兒子全被殺害,是否他授意的

其實很多野史中,都藏有微言大義,雖然其中很多說法都無法證明,但不妨可以作為我們窺探曆史的一種門徑。是以,漢文帝是否授意殺死5個侄兒,雖然真實性有待考證,但對于古代帝王的謀權之術,我們也不能排除這種可能。

不過即使這是真的,又有什麼問題呢,古代皇帝為了鞏固勢力,哪一個不是踩着别人的屍體上來的。就算聖明如唐太宗,他的皇位,還是靠弑兄殺弟,逼迫父親退位來的。

(參考文獻《資治通鑒》《史記》)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