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武則天高瞻遠矚:先殺女婿再殺侄媳婦,然後逼親生女兒嫁給侄子

前言:江西省吉安市永豐縣是歐陽修故裡,筆者作為歐公故裡的晚生,希望借助歐公修撰的《新唐書》,向大家推介我的家鄉,本文配圖全部取景于歐陽修故裡江西省吉安市永豐縣。

武則天高瞻遠矚:先殺女婿再殺侄媳婦,然後逼親生女兒嫁給侄子

武則天這個人,腦回路跟一般人不一樣。她的一生當中,充滿了常人難以了解的騷操作。比如在太平公主的婚姻問題上,武則天就有“先殺了女婿,再殺了侄媳婦,然後逼親生女兒嫁給侄子”的騷操作。

太平公主是唐高宗和武則天唯一活着的女兒,太平公主的第一位驸馬薛紹,讓武則天感到很不爽。薛紹是城陽公主的兒子,城陽公主是唐太宗與長孫皇後的親生女兒。唐高宗很喜歡外甥薛紹,就把太平公主許配給薛紹。

武則天高瞻遠矚:先殺女婿再殺侄媳婦,然後逼親生女兒嫁給侄子

武則天當時還是皇後,還沒有到隻手遮天的地步。武則天對薛紹很不滿意,就想攪黃這樁婚事。武則天借口薛紹的嫂子出身不好,以“我女豈可與村婦為妯娌”為由,反對這樁婚事。薛紹的嫂子出身蘭陵蕭氏,是宰相蕭瑀的侄女。武則天這樣的說法,明顯是無理取鬧。

唐高宗不聽武則天的話,執意要把太平公主許配薛紹。武則天權衡利弊,知道不能跟唐高宗翻臉,就答應了這門婚事。唐高宗一駕崩,武則天就獨掌乾坤。武則天以謀反為由,把女婿薛紹抓起來。任憑太平公主如何哀求,武則天就是不肯放過薛紹。可憐的薛驸馬,竟然被嶽母下令給活活餓死了。

武則天高瞻遠矚:先殺女婿再殺侄媳婦,然後逼親生女兒嫁給侄子

薛驸馬一死,武則天就下诏逼太平公主嫁給武承嗣。武承嗣為了增加在接班人争奪戰中的砝碼,也迫不及待想娶太平公主。太平公主無論如何,都看不上猥瑣的武承嗣。任憑武承嗣如何獻殷勤,太平公主都不願意嫁給他。

武則天怕把女兒逼出個三長兩短來,隻好放棄武承嗣。武則天沒辦法,隻好對外宣稱武承嗣有病,取消太平公主與武承嗣的婚約。武承嗣也沒辦法,隻能是姑媽說有病,就承認有病。姑侄二人一唱一和,太平公主和武承嗣的婚約就取消了。

武則天高瞻遠矚:先殺女婿再殺侄媳婦,然後逼親生女兒嫁給侄子

武則天不死心,她鐵了心要從侄兒裡面,選一個人當女婿。順便說一下,古代的時候,有“表哥表妹,天生一對”的說法。唐高宗讓女兒嫁給外甥,武則天讓女兒嫁給侄兒,倒也符合當時的禮法。

武則天選來選去,標明了侄兒武攸暨當驸馬。武攸暨為人忠厚老實,他沒啥本事,隻因為有個女皇姑媽,就被冊封為千乘郡王,還被封為右衛中郎将。武攸暨長得還可以,不像武承嗣那麼猥瑣。太平公主在母親的威逼之下,實在是沒得選擇,隻能勉強答應嫁給武攸暨。

武則天高瞻遠矚:先殺女婿再殺侄媳婦,然後逼親生女兒嫁給侄子

問題的關鍵是,武攸暨已經結婚了。古代實行一夫一妻多妾制,男人隻能有一個正妻,但是可以有若幹個小妾。太平公主貴為帝女,不可能去當小妾。武攸暨要娶太平公主,就必須休了原配。

武則天假意招武攸暨進宮議事,然後派人去殺了武攸暨的原配。可憐那位武攸暨的原配,啥也沒做錯,隻因為老公被武則天看上了,就被賜了三尺白绫。武則天心狠手辣的程度,由此可見一斑。

武則天高瞻遠矚:先殺女婿再殺侄媳婦,然後逼親生女兒嫁給侄子

武則天先殺女婿,再殺侄媳婦,終于完成心願,把親生女兒嫁給了侄兒。武則天掌權期間,讓武家女子大規模嫁給李唐皇室,讓李家公主大規模嫁給武家子孫。在武則天的安排之下,李家和武家就成了打斷骨頭連着筋,互為甥舅的親戚關系。

武則天死後,李唐皇室重掌乾坤,武家非但沒有遭到大規模清洗,還出現了貞順武皇後(追封,生前為唐玄宗的惠妃)和宰相武元衡等大人物,就是得益于武則天生前的妥當安排。由此可見,武則天雖然心狠手辣,但也是高瞻遠矚。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