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此人名氣不大,卻是康熙朝第一寵臣,死後康熙令皇子代行跪拜禮

古代,皇帝的地位是最高的,皇權至高無上。是以大臣們拜見皇上或者是上朝的時候都得向皇帝行跪拜禮。

但在清朝,卻有一位大臣,康熙曾下旨,讓其皇子代他向這個大臣行跪拜禮。

當時這位大臣去世的時候,康熙正在南巡。聽到消息後,就立馬派他的皇長子前去祭奠。不僅下旨讓皇子代他跪拜,而且還為這位大臣舉辦了特别隆重地跪拜禮。

是以這位大臣到底是誰呢,為何能得到皇帝如此看重呢?

此人名氣不大,卻是康熙朝第一寵臣,死後康熙令皇子代行跪拜禮

一、不為私利,挺身而出

其實這位大臣是漢人,叫做王熙。

說到他,

大家可能就有所耳聞,那就是因為《罪己诏》

。曾經順治皇帝發過一份罪己诏,而這個诏書的代寫者就是他。那他到底有何能耐,又是何方神聖,竟然都可以代筆皇帝呢?

順治四年的時候,

王熙

中了進士,

深受皇帝的信任

,在這以後也是不斷地升官,到了康熙五年,他的職位又升了一次,但是此時還是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鳌拜他們四個把持着朝政,康熙并沒有實權。是以康熙不得不韬光養晦,等待時機,準備一擊即中。

此人名氣不大,卻是康熙朝第一寵臣,死後康熙令皇子代行跪拜禮

王熙任職的時候,可謂是兢兢業業。

向上直言進谏,直接彈劾官員。之後他又被升到尚書,并且還成為了太子的老師。不過因為當時持政的那四位大臣提出要尊滿,他也是以受到牽連。

但對于此次牽連,他隻是隐忍不發,

等待機會。而當四大輔臣中的兩個鬧掰時,這時的他直接站了出來,怒斥了他看不慣的鳌拜,說他過于嚣張,目無皇帝,不是一個合格的臣子。

此人名氣不大,卻是康熙朝第一寵臣,死後康熙令皇子代行跪拜禮

因為他們四個是老臣子,而康熙登基的時候年紀也較小,是以當時的朝政才是他們一直在把持的。

而王熙一直是看不慣他們的做法的,

是以當皇帝與鳌拜正面交鋒時,他

也是毅然支援皇帝的

。甚至還請旨康熙,對于那些仗勢欺人的要嚴懲不貸,欺負百姓的更是不能饒恕。

而在此之前,王熙對于四大輔臣一直是隐而不發。即使大發也是小發,但是這次,

王熙再次表現出對鳌拜的不滿

,而且是更為直接的、更為激烈的。

此人名氣不大,卻是康熙朝第一寵臣,死後康熙令皇子代行跪拜禮

是以,

在此之後,他開始了多次的反攻

。在朝堂上的時候,直接說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鳌拜他們四個是不忠之人,不堪為人臣。違背了先主,而且還沒好好扶持、協助現在的君王去治理天下,痛斥他們之前的種種。

而後,康熙也是暗度成倉,在四大輔臣中的兩個已經死了的情況下,康熙開始了自己的行動。還有王熙的幫助與支援,而王熙帶給他的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支援。正是有了王熙第一個站出來,讓他看到了希望,

甚至是一種喜悅與欣慰,因為終于有人敢站出來和他們四個對峙了。

此人名氣不大,卻是康熙朝第一寵臣,死後康熙令皇子代行跪拜禮

二、忠君為國,深得重用

但因為當時罪己诏是王熙代筆寫的,是以他便成為了衆矢之的

。也正因如此,他成為了康熙對抗他人的一個武器,康熙也開始了自己的一個計劃。

之後,王熙再次被擢升。據傳記記載,在順治十八年的時候,世祖急忙召見王熙,讓他趕緊去寫遺诏,之是以這樣,是因為當時世祖已然病危。

此人名氣不大,卻是康熙朝第一寵臣,死後康熙令皇子代行跪拜禮

但王熙因看到病危的世祖,情緒久久不能平複。便請世祖讓自己在别的地方進行撰寫,後來他便在乾清門開始了第一條的書寫。

待他寫完全部之後,便把寫好的呈給了世祖,世祖看過之後,很是認可。但不幸的是,當晚,世祖便離世了。

當王熙在翰林院做官的時候,因為他對于當時的局勢非常了解,也深深體會到順治目前境況。是以做的一些事情,總是能很好地考慮到順治。在順治四年,他成為了講官,

因為處事周到,是以很得聖意

此人名氣不大,卻是康熙朝第一寵臣,死後康熙令皇子代行跪拜禮

康熙十二年時,王熙又升為兵部尚書。而此時的他被調到兵部,是因為皇帝要撤藩。同年,因為吳三桂造反,

王熙斬殺了他的兒子

,吳應熊。也正是因為吳三桂的造反,促使皇帝決意要除掉後患,斬草除根。

不論是之前,還在在平定叛亂的過程中,康熙始終是信任着王熙。并且對他也是越來越重用。

十七年前,皇帝特準他出席議政王大臣會議。這其中既有對王熙的重用,也有一些政治因素在。但是不論是哪種因素,王熙最終是很得皇帝重用。

此人名氣不大,卻是康熙朝第一寵臣,死後康熙令皇子代行跪拜禮

因為皇帝想要分走滿洲貴族的權力,以便自己更好地統治。

其實就是為了加強皇權,讓自己擁有更大的實權。是以便讓漢臣的王熙也開始參加這個重要的會議,

并且還恩準王熙,與他們一起議事的時候,不用向王公跪拜。

這對于一個大臣來說,可以算是一種極大的恩賜。在當時,其實很少有人可以參加議政王大臣會議,這個會議的參加者,大部分都是一些王公貴族,比如親王、郡王等。

而王熙不僅有幸參加了,而且皇帝還給了他特許可以不用行跪拜。

此人名氣不大,卻是康熙朝第一寵臣,死後康熙令皇子代行跪拜禮

要知道,

當時能參加這個會議的大臣,在回答問題時,是需要一直跪着的。

是以,由此可以看出皇帝确實是很看重王熙的。也從側面反映出了,王熙鳳對朝廷穩固以及康熙平叛時所做的貢獻之大。

總結

後來,王熙想要請旨辭官,回歸故裡,但皇帝并未允準。因為皇帝感覺他非常有想法,如果經常和交流,感覺受益匪淺。而且

之前的他對朝廷貢獻也很大

,雖然現在年紀上來了,但是處理事情已經有自己的一套方法。

是以不舍得放他離去

,便讓他在自己身邊,繼續留用。

此人名氣不大,卻是康熙朝第一寵臣,死後康熙令皇子代行跪拜禮

接着又過了幾年後,皇帝準許了他的請辭。而後,皇帝又下旨嘉獎他,還賞賜了他一塊匾額,并且還說他自己非常想念他。

從這,我們便不難了解,為何在他逝世時,皇帝會給他如此隆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