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除了鐵原,還有一個師在華川舍命攔截,并且還是師長自作主張

在抗美援朝的第五次戰役中期,志願軍再次勢如破竹沖過了三八線,有一舉把敵人全部趕下海的勢頭。不過這時部隊已經進行了一個月的艱苦作戰,武器彈藥和糧食物資幾近枯竭,已經無法繼續向南追擊了,此時彭總也是立即下令所有部隊停止進攻,主力向後撤退到三八線一帶進行防守。然而,敵人幾乎也在同一時間集結重兵,向志願軍發起了瘋狂的全線反擊,妄圖此次徹底消滅我軍主力部隊。然後63軍的諸多将士血灑鐵原,成功地完成了阻擊任務,讓西線的主力部隊得以跳出敵人的包圍圈。但是除了這場決定生死的鐵原阻擊戰外,在東線戰場的華川同樣爆發了一場戰鬥。要不是一位師長擅自行動堅決阻擊,我軍主力部隊很有可能會遭遇滅頂之災,甚至可以說如果輸了,那麼志願軍前期積攢的優勢将會灰飛煙滅。

除了鐵原,還有一個師在華川舍命攔截,并且還是師長自作主張

1950年底的時候,美第八集團軍司令沃克,在逃跑途中因一場車禍而喪生。緊接着馬修·邦克·李奇微臨危受命來到北韓,接過這支被打成了喪家之犬的部隊。在《戰争論》中有句名言,懸殊的勝負都基于戰争中的攻守失衡。那時候聯合軍隊上下毫無士氣可言,麥克阿瑟更是萌生出了後撤到日本的想法,那些美軍士兵都不知道能不能見到下一個聖誕節。而志願軍戰士在這期間越戰越勇,雖然不論從武器裝備還是後勤補給都遠落後于敵人,可是那種保家衛國的信念和靈活多變的戰術,讓聯合軍隊在戰鬥中吃盡了苦頭。由于我軍部隊十分擅長夜間作戰,而美軍引以為傲的空中支援在這時基本毫無用處,這對雙方來說就是一種攻守失衡。并且志願軍部隊在之前的戰鬥中,多次對聯合軍隊使用迂回穿插、分割包圍的戰法,使之完全沒有辦法采取更好的行動,這也是一種明顯的攻守失衡。

除了鐵原,還有一個師在華川舍命攔截,并且還是師長自作主張

麥克阿瑟在戰争伊始,一度認為這會是一場單方面的屠殺,自己在火力、裝備、後勤等諸多優勢下,根本就不屑考慮使用什麼戰略戰法。然而在兩次巨大的失敗之後,他的信心基本上已是七零八碎,便覺得除了徹底将戰争規模擴大之外,最好的辦法就是使用原子彈進行打擊,沒有也不會想到去仔細分析這種攻守失衡。但隻是雖然麥克阿瑟不會這麼做,可不代表其他司令官不會去研究。

李奇微在對戰鬥進行了分析之後,認為己方在武器裝備、後勤等各個方面,均領先了志願軍部隊一大截,而造成雙方攻守失衡的原因,主要就是戰略戰法和戰鬥意志。有了這個明确的指導思想後,他就開始想盡一切辦法彌補這一短闆,甚至還想在合适的時期殺一個回馬槍。然後,李奇微每當來到一個陣地後,他都會讓手下的士兵學習志願軍的戰鬥精神,并且為了表示自己的戰鬥決心,他總是會在左肩上綁一顆手雷。在之後的時間裡,李奇微一直都在全力分析志願軍。他發現雖然我軍戰士在戰鬥中舍生忘死,并且能夠十分靈活地使用各種戰術,但是在後勤補給方面存在很大的漏洞,戰士們隻能随身帶着彈藥補給進行戰鬥,并且整體攻勢大約隻能維持一周的時間。在發現了志願軍這一緻命缺點之後,李奇微決定以磁性戰術進行反擊。

除了鐵原,還有一個師在華川舍命攔截,并且還是師長自作主張

如果戰鬥初期發現志願軍的進攻過于兇猛,那麼部隊可以先行向後方撤退,但是不允許拉開太遠的距離,因為這樣便可以依靠空襲和火炮進行消耗。但如果認為自己可能在晚上遭遇奇襲,便可以先向後撤退約30公裡的距離,等天亮了之後再尋找機會與之決戰。而之是以定下了30公裡這個距離,因為李奇微認為在大多數情況下,這是志願軍在晚上行軍的極限距離。但如果部隊在戰鬥中被志願軍包圍,便可以依托坦克等重型載具就地反擊,再加上呼之即來的空中力量,憑借裝備優勢完全可以作出有效抵抗。最後就是如果志願軍已經持續進攻一周左右,那麼部隊便可以嘗試向其發起反攻。在以上戰術思想的加持下,李奇微要求所有部隊必須吸住志願軍部隊,不僅大大削弱了戰士們擅長夜間作戰的優勢,雙方的那種攻守失衡也逐漸被調整了過來。雖然這種戰術給志願軍造成了巨大的麻煩,但不得不說确實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除了鐵原,還有一個師在華川舍命攔截,并且還是師長自作主張

除此之外,李奇微還讓所有部隊統一向前進攻。跟麥克阿瑟那種橫沖直撞的做法完全不同,這樣做讓志願軍很難進行穿插迂回,這也讓之前的攻守失衡再一次被削弱。于是在第三次戰役中,美軍在志願軍凜冽的攻勢下放棄了漢城,全軍都有序地向後撤退。好在彭總及時發現了這個陷阱,馬上就讓部隊停止追擊并就地休整。而在第四次戰役中,志願軍和聯合軍隊基本上打得有來有回,基本上沒有出現十分嚴重的攻守失衡現象,是以在局部戰場上雙方也是各有輸赢。雖然志願軍在這一次并沒有吃什麼虧,但是等到了第五次戰役的時候,情況便發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轉變。在志願軍部隊彈盡糧絕的情況下,聯合軍隊發起了一場全面的反撲,緻使我軍曾一度陷入了絕境,但好在有兩支部隊死死地頂住了這份壓力,其中一個就是在鐵原血戰的63軍,另一個就是自作主張在華川阻擊的58師。

除了鐵原,還有一個師在華川舍命攔截,并且還是師長自作主張

在第五次戰役正式爆發之前,李奇微被提拔為了聯合軍隊總司令,而第八集團軍則被交予給了範弗裡特。這個範弗裡特和李奇微是一類人,也就是他讓志願軍損失如此慘重。時間來到了1951年的5月21日,志願軍的物資武器已幾近枯竭,再也無法繼續追擊有序後撤的聯合軍隊,隻能準備再次撤回到三八線附近。不過志願軍在這之後要是能夠有序撤退,那麼最終的結局便有可能和第四次戰役差不多,但就是在此次的攻守轉換中出現了問題。有一些在尖端負責斷後的部隊沒能及時抵達陣地,有的雖然順利拿下了陣地,但是并沒有控制住周圍的交通線,緻使各支部隊間出現了短暫的間隙。而範弗裡特正是發現了這一關鍵漏洞,便讓4個軍13個師的兵力全線進攻,此時攻守失衡的主動權被他牢牢握在手裡。

除了鐵原,還有一個師在華川舍命攔截,并且還是師長自作主張

聯合軍隊憑借機械化速度快的優勢,兵分三路準備對志願軍進行分割包圍。由于敵人此時行動實在太快,導緻各個部隊都沒能第一時間反應過來,當時58師正在向華川北撤退的路上,而聯合軍隊的兩個軍馬上就要完成合圍。

5月27日拂曉,58師大部分已經通過了華川。但是周圍一陣陣密集的火炮聲,讓師長黃朝天認為這附近肯定有敵人,其他部隊可能正在被分割包圍。此時58師并沒有接到任何作戰指令,隻要繼續向前很快就可抵達安全的後方,并且不需要消耗更多的有生力量。但是如果58師就這麼走了,那麼後方的戰友很有可能會被追上後進而吃掉。華川是戰略意義十分重要的交通樞紐,如果這裡被占領,除了後續部隊會面臨危險之外,敵人還有可能會直接北上推進至金城一帶,這個後果絕對是不可想象的。現在擺在黃朝天面前有兩個選擇——退或者守,然而他在和政委短暫地商議之後,随即向全軍下令立即集合休整,準備阻擊。

除了鐵原,還有一個師在華川舍命攔截,并且還是師長自作主張

由于58師臨時更變了撤退計劃,是以在華川基本上沒有工事可用,并且也基本上不會有兄弟部隊負責後援。但即使如此,58師在黃朝天的率領下還是立刻進入了戰鬥狀态。他們要面對的是敵3個師約2.8萬人,而自己在曆經一個月的戰鬥之後隻有7千人左右,并且敵人還有飛機坦克等重型武器,雙方此次可以說達到了極緻的攻守失衡狀态。那時候,敵人的先遣部隊已經鑽進了華川,58師也隻能一邊部署一邊安排戰鬥,首先讓173和174兩個團作為先鋒主力,并讓172團身處其後負責支援,主要就是搶奪華川北部的戰略要地,以争取時間讓大部隊可以展開陣形。由于58師在人數和裝備上明顯較弱,是以黃朝天認為一味死守是肯定不行的,于是在夜裡派出了一個加強連奇襲敵人的先遣部隊,在将其消滅後重新奪回了華川。在這期間迅速修築工事阻擊敵人,僅在27日一天就打退了多次進攻,等到夜晚才接到就地阻擊的指令,而58師已經戰鬥了幾乎一天了。

但是聯合軍隊是絕對不會放棄這個機會的,于是在第二天幾乎全軍出動,在空中力量的掩護下向華川發起了進攻,但是58師全體将士發起了英勇的還擊。之後的戰鬥異常慘烈,身處最前線的173和174團傷亡慘重,讓黃朝天不得不讓172團頂上繼續戰鬥。時間來到了5月29日,172團配合174和173團發起了反擊,不僅奪回了數個重要陣地,還成功地掩護了幾支正在北撤的兄弟部隊。等到5月30日晚上,落後的部隊基本上全都通過了華川,範弗裡特想要分割包圍的妄想基本失敗。可當時抵達後方的部隊還沒能構築牢固的防線,是以他如果繼續向前推進,我軍很可能還會蒙受巨大的傷亡,隻可惜擋在他面前的是58師這一銅牆鐵壁。

除了鐵原,還有一個師在華川舍命攔截,并且還是師長自作主張

由于後續部隊基本已經完成了撤離,是以58師也不需要一定要以華川作為基點,這就表示戰士們獲得了更大的戰鬥空間。于是在6月2日那天,黃朝天下令放棄前沿的兩層防線,進而全部轉向後方進行阻擊。這個時候敵人已經進攻了一周的時間,但他們卻僅僅向前推進了約4公裡左右,可在這時58師出現了一個十分嚴峻的問題,那就是戰士們基本上都沒有糧食了。接下來的時間,敵人的攻勢依舊十分兇猛,戰士們就這樣忍着饑餓又打了三天。雖然部隊再次放棄陣地向後撤退,但是戰士們也基本上達到了極限。為了能進一步挫敗敵人的進攻,黃朝天在6月6日指令部隊發起反擊,可能是敵人被打了個措手不及,是以這次戰鬥十分成功,極大地振奮了戰士們的士氣,也極大地阻礙了敵人進攻的腳步。在之後的三天時間裡,58師又将敵人的數次進攻全然擊退。等到6月8日晚上,60師接過了58師的戰鬥任務,後方的防禦陣地也基本部署完成,雙方的攻守平衡被拉到了同一水準線上,這次華川阻擊戰也得以圓滿結束。

除了鐵原,還有一個師在華川舍命攔截,并且還是師長自作主張

華川阻擊戰是黃朝天自行判斷而決定戰鬥的,除了最大程度阻滞了敵人的追擊外,還給撤到後方的部隊提供了充足的時間。雖然這場戰鬥的知名度不如鐵原,但對當時的局勢同樣意義深遠。而在鐵原和華川的戰鬥結束之後,李奇微深知志願軍絕不會給自己第二個機會了,是以在之後的時間他也建議以和談為主,雙方也基本上在短時間内,沒有發動過什麼大規模的戰鬥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