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專欄|詩詞小課堂26:竹枝詞二首(其一)

專欄|詩詞小課堂

26

劉禹錫:竹枝詞二首(其一)

竹枝詞二首(其一)(唐)劉禹錫

楊柳青青江水準,聞郎江上踏歌聲。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解讀

劉禹錫人稱“詩豪”,所寫的這首小詩卻情意切切,與豪氣完全不相幹,他創作起來真可謂題材廣泛,無所不能。

《竹枝詞》起源于四川民歌,民歌風格向來是清新通俗、生動活潑,劉禹錫在四川做官時特别喜歡這種民歌,寫下了多首《竹枝詞》。

我們來看這一首《竹枝詞》好在哪兒。

詩的第一句寫景,景色是少女眼中看到的江景,楊柳青青江水準,一派風和日麗,歲月靜好。

突然,一陣歌聲打破了眼前的平靜。歌聲是從江上傳來,少女立時聽出,唱歌的人正是自己的情郎。

歌聲打破了四下的甯靜,也牽動着少女的心思。

接下來的兩句“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我們仿佛看到這個姑娘飛紅了雙頰,低頭尋思。她在想什麼呢?

原來,她早就喜歡上這個唱歌的小夥子,但小夥子一直沒有對她表明态度,可剛才他的歌聲中又多少聽出些情意。

唉,這個人的心意真就像忽晴忽雨的天氣一樣,你說他到底對我是有情意呢還是沒有?

這兒“道是無晴卻有晴”采用的是雙關的修辭手法,以“晴朗”寓意“情意”,含蓄不露,又貼切自然。

整首詩将一個少女在春日裡聽到情郎歌聲後,起伏豐富的内心活動表現得淋漓盡緻。

少女羞澀忐忑,小夥捉摸不定,讓我們也替他們着急:這到底是有情呢還是無情?

因為他們的一點小心思,因為我們的一點小關切,這首詩便如同有了靈魂一般,傳誦千百年。最後兩句一直為世人喜愛,引用無數。

劉禹錫

劉禹錫(772年-842年),字夢得,河南洛陽人,進士及第,唐朝文學家、哲學家,有“詩豪”之稱。詩文俱佳,涉獵題材廣泛,并有哲學著作《天論》三篇。卒于洛陽。

阿爾遐想

唐朝是歌舞的盛世,你知道唐朝最有名的舞曲是什麼嗎?

應當是《霓裳羽衣曲》,它是唐朝宮廷樂舞,相傳為唐玄宗登洛陽三鄉驿,望女幾仙山所作。

此曲集唐朝歌舞之大成,名傾一時,無數文人雅士留下的詩文中均有精彩描寫,可惜現在已經失傳。

專欄|詩詞小課堂26:竹枝詞二首(其一)

作者簡介

專欄|詩詞小課堂26:竹枝詞二首(其一)

顔回樂

立雪教育機構創始人,資深圖書從業者。

愛讀書,愛電影,愛畫畫,沉浸于視聽帶來的樂趣,并努力把它們分享出來。

其風格生動有趣,寓深刻的哲理于妙趣橫生的語言之中。

曾出版《藏在成語裡的穿越大冒險》。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