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永遠是創造的第一生産力,可以說在我們生活的周邊莫不是有很多這樣的案例的,生活起居的到日常用品,到處是能夠展現科學技術的一個成就。回想當初在我國初建的時候,全國上下也可謂是百廢待興的,經曆了長時間的戰役,對我們來說是很大的一個損耗,而此時的一個關鍵發展就是核武器,從當初的槍杆子了出政權到新中國成立,可以說軍事力量俨然是成為了一個國家的支柱,而為了不受核威脅,首先就需要我們有自己的核武器。
要說新中國成立以來,對國家發展貢獻最大的一群人,當屬上世紀的兩彈一星元勳了。沒有他們,我國的航空航天事業仍将是一片空白。也是多虧了他們,新中國才能奮起直追,後來居上,不落人後。

而提及兩彈一星元勳,相信大家最熟悉的還是鄧稼先、錢學森這兩位。而他倆的早年命運遭遇也相當一緻,兩人曾先後在美國高等學府深造。學成之後,在欲報效祖國的道路上,都遇到了不同程度的阻礙。1947年,鄧稼先通過了赴美研究所學生考試,次年進入美國普渡大學研究所學生院進修。由于鄧稼先成績突出,天賦異禀,僅用1年時間就獲得了博士學位。
而鄧稼先的天賦也被美國政府看到,它們原本想用優渥的條件把他留在美國,甚至發動鄧稼先的老師和同學一起勸說。然而,都被鄧稼先婉言謝絕了。1950年10月,鄧稼先毅然放棄了優越的生活環境和工作,回到祖國積極投身到了新中國的建設之中。
相比鄧稼先,錢學森的回國之路更加坎坷。錢學森留美時間要比鄧稼先早,其早在1935年就奔赴麻省理工學院航空系深造,在校成績極為突出,憑借他的能力,很快在衆多學子之中脫穎而出,當時的世界著名的大科學家馮·卡門因為愛才,就收了錢學森當徒弟,這一下可不得了,錢學森的能力讓這位馮·卡門也十分驚訝,從此對錢學森極為重視,正是在錢學森的幫助下,馮·卡門與錢學森一起建立了“卡門-錢學森”公式,這樣的成就,讓錢學森早早的就名揚世界,轟動一時。
1949年,得知新中國成立後,錢學森再也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想要立馬飛回祖國,用自己的知識為祖國建設出一份力。錢學森和媳婦一商量,夫妻二人很快達成一緻,決定回國。隻是錢學森夫婦沒想到的是,這一次回國,舉步維艱,一拖就是數年。
那時也是在1949年,美國的麥卡錫主義開始擡頭,這是由參議員麥卡錫帶頭的一場美國國内反共産主義運動。這個特殊時期下,錢學森作為一名中國人,身份自然敏感。他不僅被吊銷了參加機密研究的證書,還在1950年,準備坐上回國的渡輪時,直接被美國官員扣留下來關進了監獄。
當然,麥卡錫主義隻是錢學森無法回國的原因之一。還有一個重要原因便是當時的美國海軍次長丹尼·金布爾說了這樣一句話“錢學森無論走到哪裡,都抵得上5個師的兵力。”
錢學森在美國從事的是空氣動力學以及火箭、飛彈領域的研究工作,丹尼·金布爾這句話絕非危言聳聽。美國政府亦是對錢學森相當重視,甯願将其軟禁,也不想讓他回到中國。1950年,美國将錢學森拘禁并且将他的家抄禁,就是想要找到所謂的證據。被關押的那段日子裡,錢學森夜不能寐,沒過多久就瘦了30斤。直到加州理工學院方面拿出了保釋金,加上美國方面确實找不到證據,繼續羁押錢學森,這才将他放了,但這并不代表他能夠離開美國。
終于,1954年後,由于美國在北韓戰争中的失利,麥卡錫主義開始在美國走下坡路,監視錢學森的人員也逐漸減少。終于能緩一口氣的錢學森馬上偷偷托人送了一封求救信回祖國,我國收到這封信後十分重視,馬上展開了和美國政府的談判。然而,由于錢學森的軍事價值巨大,美方仍然不肯松口。最後我國不得不拿在北韓戰場上俘獲了11名美軍飛行員作為籌碼,以此來換回錢學森的自由。
按理來說,這4名飛行員的價值也是抵不上“五個師”的錢學森的。而當美方正在猶豫不決之際,我國先下手為強,率先釋放11名飛行員回到美國,在國際輿論上占據了主動。
美國一直對外宣傳自己是人道主義國家,倘若想要反悔,這些已回國飛行員的家屬自然不會停止對美國政府的聲讨,美軍士兵也會思考為政府效力究竟值不值得。我國這一舉措,可謂讓美國騎虎難下,進退兩難。最終,迫于無奈,美國隻好讓錢學森回國。1955年10月8日,錢學森一家終于回到了魂牽夢繞的祖國,實作了投身新中國建設的夙願。
縱觀近現代曆史,任何一個國家的振興都離不開偉大的科學家。而正是有無數像錢學森一樣心系祖國的海外科學家,中國才能走向複興,走向富強。